为什么会有人自学画画,成就很大。画画靠“悟性”能“无师自通”吗?

俏渔妹海鲜


学习绘画可以拜师学艺;也可以自娱自乐和自学成才。

中国画自古至今,靠【悟性】能【无师自通】的确大有人才。得大名者如王冕,徐渭、石涛、金农、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刘奎龄、金城、蒋兆和、黄秋园等人。

无师自通只是说当事人没有拜在某派某人门下,不是当事人没有学习摹仿的对象。审视以上大家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点的共性。

一、天赋好,悟性高、鉴赏能力强。

天赋好反应快,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识丰富。悟性高,触觉敏锐,目光如炬,视角特独,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搞艺术鉴赏能力很重要,分不清好坏,辨不明真假,看不懂高低,只能是眼低手更低。需要升一级为眼高手低,再升一级为眼高手也高,甚至演变为眼高手更高才有可能成为积大成者。这里的眼实质上是大脑中的艺术细胞,其涵盖了对优质艺术元素的输入,吸收、再造、再输出的过程。无以上三种能力,很难完成神作频出的高标准。

二、艺术生活圈。

生活在艺术世家,全身上下充满艺术细胞。文化艺术很需浸淫其中,沉移默化的过程。以上很多大家或是家学渊源,博览群书,夯实个人学养;或是亲朋好友本身就是书画名家,经常交流互动;又或者亲朋好友从事收藏,画店、装裱等书画艺术相关经营工作。让其大饱眼福,大开眼界,无形中将其鉴赏水平提高至较高的高位。

如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长,从一个无名之辈到临摹馆藏名家之作以假换真,偷樑换柱。

再如一本芥子园画谱,造就了多少画家!在一此画家眼中,简直就是一部【葵花宝典】。因此,具有大画家潜质的人才,很需要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环境。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三、后天努力及平台。

具有以上两个优质条件后,如果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就会成伤仲永第二,一事无成。所以在此两个优质基础也要付出更加的努力,追求艺术不进即退,你可以不努力,但阻止不了别人努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吴昌硕的伯乐是任伯年。齐白石的伯乐是陈师曾。傅抱石的伯乐是徐悲鸿。这些名家如果没有位高权重的伯乐扶上马,送一程,前程将无法想象。目前,很多艺人要拜师学艺,特别是位高权重的名家,是不无道理的。

以上三个条件兼备,最终成就了一代自学成才的书画大师!











谢锡宙


我只跟老师学习了白描,其他的没学过,只是耳濡目染其他学生学到的东西,然后看着书凭感觉临摹,凭感觉用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比葫芦画瓢,很多理论久而久之成了弊端,毕竟没有上过专业院校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我想,我就差去学校补一补理论知识了











画家于培霞


小时候喜欢画画,但也仅限自己乱涂乱画,没条件学。直到去年八月才真正开始画,都是看抖音和头条学的。有时候也想要不要报个班,但是要上班带孩子没办法~只能在网上多看看教程类的视频。主要不是为了成才,纯粹的喜欢画,觉得是件开心的事。就这样~不断摸索进步,愿望就是能信手拈来,画什么像什么就好了[呲牙]











A小静133002999


画画真不能无师自通,这是我工作之余画的,靠网上零星视频和文章自学,摸索了两年就只能是这个程度,有很多不足和弊端都没办法靠自己解决,真心喜欢画画,打算正儿八经学一下。



东方时光廊


我就是自学,有个启蒙教育就够了,关键是天赋和学习能力,还有刻苦,专心于一件事。至于找不找老师,这事要慎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社会上很多人越是水平不怎么样,越喜欢为人师。看看头条发视频给别人做示范的所谓老师们吧,甚至自称某流派开创者或者什么领军人物,包括一些美协的头面人物,绝大多数是画的不好的,甚至相当于骗子。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行业,找了这样的老师,那不是误入歧途?很多学校的美术老师,自己的水平也是很差的,因为做不了画家,才当了老师。甚至很多大学教授,也没有真才实学。艺术这个东西很特殊,不好把握,不像数理化。很多一辈子所谓专业画画的人,往往别的行业根本没接触过,生活阅历很简单,他们的作品也就是写生或者空想,阅历限制了他们的创作水平。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当今在中国美术专业平台上有位置的人,都在五十岁上下,当年绝大部分都是学习不好的人,考不上理工大学才去考美术的,这个人群当年就不是精英群体。所以现在艺术糟粕很多,就不奇怪了。本人不谦虚的说,理工科重点大学毕业,高工,美术专业一天没呆过。俺也不参加任何烂美协。











画家企管专家


我小时候就喜欢画画,没有条件都靠自学!自学很吃力也走很多弯路。但喜欢就不怕艰难,我相信只要执着用心去做,一定有所成就!一以下是我的作品,不足之处请大家指出[祈祷]











国画工笔北雪


自学半年,无师自通,




用户6610149740761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校可以教你创作理念和绘画技法,但是,艺术修为的高低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悟性所起的作用。之所以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遍地都是,真正成为艺术家的人却并不多,也就是这个原因。

吴冠中先生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觉得艺术家应该是“野生植物”,不是靠“圈养”就能出成果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自学或独立创作的重要性。他希望社会建立合适的机制,资助、奖励年轻的穷艺术家进行探索。现在看来,这样的建议还是颇有些道理的。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凡是有亲戚朋友的孩子想要报考美术学院,吴冠中先生总是一概劝阻。他认为美院教的那一套,是培养画匠而不是艺术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都是为了钱!尽管这样的观点可能还是有失偏颇,但是对于一个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老艺术家来说,能够公开表示这样的观点,一定不会是心血来潮或空穴来风。

如果吴冠中先生的看法属实的话,我们的确很难断定自学和求学于美术院校哪个更有优势。

吴冠中说:“对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他讲明利害,学美术等于殉道,将来的前途、生活都没有保障。学画的冲动浇不死,这样的人才可以学。”其实,这句话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如果真的具备了可以“殉道”的学画态度,再加上一些悟性和指点,去不去美术院校可能真的就没那么重要。

如果缺少足够的思想准备,或者学画的资质也不行,就算到了艺术院校也难有所成。靳尚谊先生就对现在美术专业学生的素质表达过担忧:现在的学生连提问题都提不好。比如专业的问题,提得非常幼稚。不了解情况,对道听途说的东西不做任何的学习研究,然后把自己听到的当作事实。











创e派


我认为画画可以通过“悟性”无师自通。

首先,先要了解什么是“悟性”,“悟性”也可以理解为天赋。一个人的天赋是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的,只有你喜欢了,才会去钻研才会去研究,从而才能激发所谓的“悟性”,最后不断的提高创新。

其次是,画比字易学,但画画必须练字,如果单纯画画不练字,画会提高很慢,反之,就很快。“悟性”就像沉睡在体内的神秘力量一样,需要外界刺激激发,这刺激激发就要考平常的反复看,反复临摹,再反复体会,再达到领悟,然后再创新。

再是画画不像写书法,画画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不受所谓的技法限制,只要有思想有意境,然后将感情融于笔墨,挥洒于纸上。而书法就比较困难,它要在笔法的支撑下苦练,若不苦练不按笔法走,必然是一塌糊涂。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代,画画无师自通的认好多,其实也不必纠结于拜不拜师,其实个人认为还是不用拜师,一是现代的所谓大师,有几个沉下心来专心致志的研究书画?二是拜师了思维容易跟着老师走,失去自己个性,最好的法门就是“师造化”向大自然学习。完全把自己的思想放开,这样才容易出成就。

还有就是,学画画也罢,学书法也好,刚开始不要想着去拿这些去挣钱,一旦沾染名利,就会被束缚,“悟性”也会被限制。





诗文杂记


一个自学者,即使很有天赋与悟性,如果生活在一个非常闭塞的环境里,难以看到或者临摹一些高手(不必说是名家)的作品,更兼文化和艺术修养不高,要想在艺术上做出极大的成就,几乎不可能,除非是超级天才!即使像梵高那样的天才画家,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除了本身的天分和努力,还有就是家庭的熏陶和青年时代在画店里开阔了视野,而且,他还曾出去学习了三个月,虽然中途退学,但足以证明他也是想学习一些不懂的东西的。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梵高不可能成为以后的梵高。 一个自学者,若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作为基础,想完全依靠自学做出极高成就,可以说很难很难。像英国那几个自闭症患者是真正的天才画家,这种人,世界上屈指可数,但凡是天才人物,大都是身上有极大缺陷的。他们能够画出那么多城市的宏大画面,也离不开当今这个时代,若没有飞机,让他们如何鸟瞰整个城市?天才尚且如此,大部分的人就更不能离开所处的时代条件了。一个画家,具备了极强的模仿里,观察力和超大的记忆力,就距离天才不远了,再具备一定的想象和创造的能力,不想成为天才,也不可能吧。 本人就是完全自学者,从来没接受过哪怕一分钟的美术课面授。至于小时候,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个墨水瓶子或者水杯,那根本就没一点美术含量,不能算美术教育。就此而言,我那时的绘画水平早就远远超过老师了。因为我那时已经能用铅笔画出像样的人物和动物了 。遗憾地是,我的记忆力一般,讨厌精耕细作的画画方式,更没有持之以恒的忘我精神。但我自从决心自学画画之时,就已经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各种书画书籍遍布。过了几年,又接触了互联网,若没有这些前提条件,想完全自己封闭式的瞎摸索,恐怕相当相当困难。 如下:本人习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