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時刻,智慧防疫、智慧醫療如何有的放矢?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雜誌發表《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其中指出: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戰疫”時刻,智慧防疫、智慧醫療如何有的放矢?

(AI技術)

本次疫情大考,各地方、各行業的“考生”們都在努力答題,面對各級職能部門出現的治理盲點,很多地方開始採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解決現實存在的疫情防控救治難題。

在“全民戰疫”進程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醫療服務行業必須使用的“倚天劍”。不少平臺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施疫情科普、披露疫情信息和協調物資調度,比如丁香醫生推出的疫情地圖、騰訊較真查證疫情闢謠平臺、阿里防疫資源全球尋源平臺等等。


“戰疫”時刻,智慧防疫、智慧醫療如何有的放矢?

(萬開流動人口追溯系統)


在社區、企業、學校、食堂防疫管控方面,大數據技術和AI技術更將體現它的優勢。


萬開科技智慧應急測溫防控系統

1、通過大數據技術集成本地算法,自動識別人員,實現ID校驗複核。通過體溫監測設備的體溫數據共享,全面提升流動人員身份—體徵識別管理、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準。


“戰疫”時刻,智慧防疫、智慧醫療如何有的放矢?

(攝像ID識別)

2、測溫人員通過健康信息錄入提前備案相關信息(人員ID+旅居信息+體徵調查),通過數據後臺將健康信息記錄數據化。


“戰疫”時刻,智慧防疫、智慧醫療如何有的放矢?

(萬開雲智能支撐平臺)

3、通過AI技術應用實現口罩佩戴預警、異常體溫預警,即時語音預警,提醒現場檢查輔助人員對其進行提示和複測。

“戰疫”時刻,智慧防疫、智慧醫療如何有的放矢?

(萬開人行測溫方案技術應用)

針對公共衛生管理問題,文件指出: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

近日,武漢市醫保部門在國家醫保局指導下,在微醫互聯網總醫院連夜上線國家醫保電子憑證。即日起,武漢市參保患者均可通過刷臉校驗身份,領取自己的“電子身份”,不出門、不拿卡即可享受線上複診購藥、醫保結算等便捷服務。


作為疫情中心區域的武漢市,出臺這項措施滿足由於隔離而難以快速就醫的公眾無疑是非常受歡迎的。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追問,是不是“智慧醫療”止步於此?


在本次疫情爆發前,由於居家醫療、遠程求醫與大多數民眾的就醫觀念不符、智慧醫療工具接觸面小,如何定義智慧醫療一直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痛點問題。面對醫療資源相對緊張,而居民的醫療體驗度低的現實狀況,植根於智慧社區建設框架內的智慧醫療方案呼之欲出。


“戰疫”時刻,智慧防疫、智慧醫療如何有的放矢?

(萬開智慧醫療系統框架)

萬開方案

  1. 針對目前智慧醫療、居家醫療的面臨的現狀,萬開智慧社區建設方案提出,將智慧醫療納入智慧社區整體解決方案的構想當中,有效運用智慧手段實現分級醫療、預防診療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2. 打破數據壁壘和打通運營模式,將成為智慧醫療發展的重中之重。
  3. 由智慧社區社區居民健康管理平臺收集和分析數據,形成精準、個性化的方案與建議,與居民,護理人員和臨床護理團隊共享;針對重點人群如老年人、特殊疾病患者實施體感監測數據分析;通過制定數據協議和標準,集成應用產品於健康管理平臺之中。實現智慧醫療的社區本地治理,緩解醫療資源集中帶來的就醫緊張狀況。


“戰疫”時刻,智慧防疫、智慧醫療如何有的放矢?

(萬開智慧社區居家醫療方案)



全民戰役,科技協行,萬開智慧解決方案與您同在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