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人生可不能像掷骰子这样活着

R君说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湣。

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

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外篇.达生》)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庄子,这位中国战国时期的“道家”哲学家,就提出了“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自然,不要为了世故而毁灭生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要谨守天道而不离失”的“返璞归真”的“人不滞于物”的修道理念。


所以,在《达生篇》中的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有人用瓦器(不值钱)作为赌注,赌起来似乎格外得心应手;当有人用衣带上的金属饰品(比较值钱)作为赌注时,赌起来便抖抖索索(有所顾忌);而当有人用黄金来当赌注时,就经常是头脑发昏,内心迷乱的状态了。实际上,很多事情外在的技巧并没有差别,但如果押上的东西价值太大,就会因身外之物过重而不敢行动。因此,对身外之物看得过重的人往往内心世界是沉重而笨拙的。”


R君自己一直觉得中国人文和哲学的2个时代高峰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另一个便是宋明时期的“理学心学”(朱熹、王阳明)。除了修身养性的方式差别之外,似乎这些上古圣贤早在2500多年前就对人的本性和欲望似乎都早已有了非常尖锐、清晰和彻底的认知。


自古以来,“赌”便从来就不是一个被认为正经的事情。因为要赌,便要押上对应的价值;要想从赌中获得大利,那对应的赌注也必然要大,而赌注一大,便会进入“人滞于物”的思维混乱的境地,那怎么可能可以冷静的去思考和行动,又怎么可能因此得到一个好结果呢?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这一次,一向拍喜剧片出名的亚当.桑德勒一反常态,拍了一部《原钻》(Uncuted Gem),就讲述了一个嗜赌成性的纽约小珠宝商,试图用一个自己淘来的原钻(没有正式切割的钻石原石)做赌注去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的历程.......


这是部典型“霓虹电音派”风格的电影。嘈杂的场景,交错的对白,快速多角度的场景和人物镜头切换,让整部作品都充满了夜幕下的“电音DISCO夜场”感:激动、快速、杂乱、迷幻.......这种风格和马丁.斯科希斯的很多作品的确很像,比如《赌城风云》或者《无间道风云》,难怪他喜欢这对年轻的导演兄弟,还特别做了这部片子的制片人。。。。


不过,除了电影本身还是有着鲜明的特色,本作还特别请来了2个特邀嘉宾饰演自己:歌星The Weekend, 和著名的NBA“狼王”凯文.加内特(简称“KG”)。而且这一次KG可不像大家想象中只是偶尔露个脸的客串,还是正正经经的故事主线角色,对主人公的命运走向交集有很重要的影响。这就颇为难得了........在R君印象里,除了科比的《亲爱的篮球》和乔丹的《空中大灌篮》,NBA巨星能在电影里串主要角色的的确并不多见。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并且,本作中又一次涉及了犹太人的生活,以及埃塞俄比亚“贝塔犹太人”的故事,如果关注R君之前《红海潜水俱乐部》的影评:(一场现实的“出埃及记”,6000难民的胜利大逃亡),就正好能串起来这些现实和历史背景和故事。所以,学习,见识和开阔视野永远是无所不在的,差别只在于你是不是那个“有心人”,在于是真正有了做一件事多少年经验的累积,还是只不过是做了某件事多少年.......


有人常说:“这一次我没有选好,那一次我没有看对......” 呵呵,难道人生是靠掷骰子过着的么?


人生怎能行走钢丝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有时候R君和周围的伙伴们,或者朋友们聊天,大家常常都有一个共识:现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智商低下或者真正智力有问题的人已经很少了.......换句话说,我们的身边和周围都是聪明人。


可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就是这些聪明人会做出一些相当愚蠢的判断或者事情,仿佛跟他们的背景、教育、地位和应有的能力、眼界完全不匹配,甚至很多错误还可以不断持续恶化,为了弥补一个错误不惜去弄出另外一个错误,直到无法收拾......当然,那些在同一个问题上原地摔了一次又一次的更加屡见不鲜。


为什么好多聪明人却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而有很多看似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人,却能把很多事情走的很顺?


其实无非是私欲和恐惧在做祟......而《原钻》中主人公Howard的整个故事,正是这些情况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作为纽约的小珠宝商,Howard当然不可能是个蠢人。正相反,他仅仅是从电视上看到了“贝塔犹太人”的情况,就敏感的意识到他的那些远在非洲的同族,并且诉诸行动,搞来了这么一块宝石原石。


事实上,赌性也好,运气也好,眼光也好,不管是什么原因,至少他的这步棋走的还是相当成功的。花10万美金搞来的这块石头,虽然不像他期望的那样在拍卖会被人用100万美金拿走,但是至少他最后也能把这块石头15万美金卖给了KG。所以,这位大哥多少还是位聪明的生意人,并且也还有自己的赚钱办法和能力。


但是就是因为他过于聪明,也过于自负,所以习惯于铤而走险,所以他总继续去赌自己的运气,却一次又一次的把很多本来可以更好的解决办法、财富和机会不仅抛弃,而且甚至把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最后在人生终于“运气巅峰”的时候还被人一枪打死,什么都没有捞到........


像Howard这样的人现实中还真的不少。他们也许成起来很快,发达起来也很张扬,常常目中无人,但是一旦碰上逆势,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自己一整串的人生或事业链条都出问题。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太贪心。什么都想最大化自己个人的利益,怎么可能长久呢?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这一次“新冠”病毒的疫情突如其来,让口罩、药品、个人护理等产品意外红火了。R君自己的主业就是海外跨境业务,于是毫不意外的,来自全球的各种口罩、防护服、红外体温枪的供应机会就来了,有来自德国、韩国的、也有日本甚至泰国的,最夸张的是一个以色列商人居然还发了一个来自伊朗的供应商货源。R君就问:“以色列跟伊朗不是敌对国家么?这生意你们也做?”


真的是金钱面前,什么都本色尽显.......


诱惑很实在,需求也很实在,但是R君和团队思考再三,最终决定一点都不碰这些产品,拒绝了所有的所谓这些机会。


为什么?


很简单,且不说这些物资很快都是国家级的战略物资,囤积居奇本来就有很大的法律风险,在这种突然的暴利需求下,商业欺诈风险徒增,做生意怎么可能只算收益不考虑风险?


为了一点金钱,不顾风险和个人信誉,总在钢丝上行走,也许行得一时,肯定行不得一世。所以Howard再聪明,以这样的处事风格,也许赢得一时,但终究会碰上一次彻底翻船的事情。


So, 人再聪明,没事总把自己的命拿来赌,怎能指望一直走运?


方式注定了结局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其实Howard的死,不仅仅是因为他过于喜欢赌博,他行走江湖的方式也是“作死”之道。


当然他欠了一些钱(听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多),但至少这一路他其实也有很多机会可以缓解这些情况,不至于显得四处走投无路的境地。


但每次一有机会,Howard就会选择继续冒险。甚至其实不是冒险,而是完全不考虑后果。


比如,KG问他借了原石,给了他总冠军的戒指做抵押。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去了旁边的珠宝店把戒指抵押换了钱,然后继续去下注。 实际上,如果他输了,赎不回这枚总冠军戒指,KG很可能不会把这块原石再还给他。这其中的利害对比,这么聪明会算计的Howard这时候却不会思考了。


所以,Howard并不是仅仅嗜赌,而是他处理事情的方式才是更加致命的,甚至才是他最终悲催结局的核心原因。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比如,他的原石假如真的如他预测的那样值钱(至少50万美金而不是17万美金),他完全需要淡定下来,找到最专业的鉴定人来出具权威鉴定。如果他坚信原石的价值和现实差异那么大,那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去完成这样的工作,要远比急着上拍卖会重要的多;


而另外一方面,在阿诺和催债团队要离开他办公室的时候,他完全可以让他们离开,然后再电话给情人Julia更换酒店去投注或者做其他安排,而不是将这帮亡命徒锁在防弹门之间,把他们惹到失去理智;更不应该看到自己比赛赢了更加得意忘形的把他们放进来。


到处树敌,到处欺骗,到处失信,胜时失态忘形,败时惶惶如丧家犬,这样的个性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如何能在世间走的长久?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他在办公室和KG的一段对话中,他自以为自己和KG是一样的,那种为了求胜不顾一切的人。但是实质上完全不是,KG的确相信原石可以给他带来好运和状态,但是更多的时候KG依靠的是他长期的训练和比赛能力,以及坚韧的意志;而Howard,则纯粹是盲目的自信,毫无根据的猜测和几乎从来没有计划性的随性。


如果这样的人可以最终脱身,那这个世界恐怕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所以,最终Howard在自己终于看到所有困局得到解脱的时候,人生被嘎然而止,也算是一种必然。


其实,世上的事情常常是过程决定结果。只要做事做人的方式对,很多小事,甚至看起来不能成的事情,都会做成;而做事做人的方式不对,哪怕再好的机会,常常末了都变成鸡飞狗跳的一地鸡毛。


所以,人真的不能过于短视,也不要过于得意忘形。当你自己觉得自己好像春风得意,不想别人影响你的心绪时,该想想有一天如果自己需要别人的相助时,可依靠的那些关系又是否还在那里。毕竟,人生是以年为单位在过,不是以月,日为单位在过。


《原钻》,权当是一幕人生负面教学片,倒也典型,真切。

为什么赌徒输赢都没有好下场?这部电影给了个好例子

R君,2020年3月8日,于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