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要懂得的手段和心計(大全集)(外圓內方,靈活變通十一)


20幾歲要懂得的手段和心計(大全集)(外圓內方,靈活變通十一)

為忠言披上“糖衣”

不要一味地強求或大加責難。

忠言可不逆耳,良藥也可不苦口。

有些話不能直言,便得拐彎抹角地去講;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搞不清對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就要投石問路、摸清底細;有時候為了使對方減輕敵意,放鬆警惕,我們便要“曲線救國”,甚至用“環顧左右而言它”的迂迴戰術,這就是為忠言披上“糖衣”。

委婉的語言,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是維繫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的重要手段。

如果你知道,有個人確實犯了錯誤,而你直率地告訴他,指責他,你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

有一次,小冬請了一個室內裝璜師,替他配置一套窗簾。等到他把賬單送來,小冬嚇了一跳。

幾天後,有位朋友來小冬家,看到那套窗簾,提到價錢,幸災樂禍地說:“什麼?那太不像話了,恐怕你自己不小心,受了人家的騙吧!"

真有這回事?是的,她說的都是真話,可是人們就是不願意聽到這類的實話。所以,小冬竭力替自己辯護。他這樣說,價錢昂貴的東西總是好的。

第二天,另外有一個朋友到小冬家,她對那套窗簾誠懇地加以讚賞。並且她還表示,希望自己能有一套那樣的窗簾。小冬聽到這話後,跟昨天的反應完全不一樣。他說:“說實在的,我配製這套窗簾,價錢太貴了,我現在有點後悔。”

當我們有錯誤的時候,或許我們會對自己承認……如果對方能給我們承認的機會,我們會非常感激;不用對方說,極自然地我們就承認了。如果有人硬把不合胃口的事實往我們的喉嚨塞下去,我們是無法接受下來的。

楚莊王酷愛養馬,把那些最心愛的馬都披上華麗的綢緞,養在金碧輝煌的廳堂裡,睡清涼的席床,吃美味的棗肉。

有一匹馬因為長得太肥而死了。楚王命令全體大臣致哀,準備用棺槨裝殮,一切排場按大夫的葬禮隆重舉行。左右大臣紛紛勸諫他不要這樣搞,楚王非但不聽,還下了一道命令:“敢為葬馬向我勸諫的,一律殺頭。"

優孟聽說之後,闖進王宮就嚎啕大哭。楚莊王吃驚地問他為什麼哭,優孟回答:“那匹死了的馬啊,是大王最心愛的。像楚國這樣一個堂堂大國,卻只用一個大夫的葬禮來辦馬的喪事,未免太不像話。應使用國王的葬禮才對啊!”

楚王說:“照你看來,應該怎樣呢?”

優孟回答:“我看應該用白玉做棺材,用紅木做外槨,調遣大批士兵來挖個大墳坑,發動全城男女老幼來挑土。出喪那天,要齊國、趙國的便節在前面敲鑼開道,讓韓國、魏國的使節在後面搖幡招魂。建造一座祠堂,長年供奉它的牌位,還要追封它一個萬戶侯的諡號。這樣,就可以讓天下人都知道,原來大王把人看得很輕賤,而把馬看得最貴重。”

楚王這時終於恍然大悟,知道這是優孟在含蓄地批評他,便說:“我的過錯就這樣大嗎?好吧,那你說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優孟答到:“事情好辦,依臣之見,用灶頭為槨,銅鍋為棺,放些花椒桂皮,生薑大蒜,把馬肉燉得香噴噴的,讓大家飽餐一頓,把它葬到人的肚子裡。”

如果你要糾正某人的錯誤,就不應該直率地告訴他;而要運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才不會把對方得罪了。對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溫和的暗示妙於直說。


有時候,你對家人、對朋友,覺得有許多話不得不談,可是一說,反而傷害了感情。於是你就引用一句中國古話替自己解圍,說什麼“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但我們也可以做到讓忠言不“逆耳”,如果將批評溫和地暗示出來,其效果可能會更好。

一位父親的記述讓我們佩服他說服兒子的技巧:

昨天晚上,我太太拿電話賬單給我看:

“瞧瞧,兒子在我們去歐洲的時候,打了多少長途電話,”她指著其中一項,“單單這一天,這一通,就打了一小時40分鐘。”

“什麼?這還得了!”我立刻準備上樓去說他。可是,才站起來,又坐下了,我想自己在氣頭上,還是不說的好。而且兒子這麼大了,我要說,也得有點技巧。

我把話忍到第二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對兒子笑著說:“你馬上回學校了,查一査資料,找一家長途費率最低的電話公司。”然後,又來個急轉彎,“咳,其實你上博士班,恐怕也沒有時間打,我是多操心了。'‘

“是啊,是啊,'‘他不好意思地說,“你是不是看到了我上個月的電話賬單?那陣子因為要有一大堆事急著聯絡,所以確實打多了。”

吃完飯,我很得意,覺得自己把要說的“省錢、少打電話、別誤了功課”這些話,全換個方法說了,卻沒一點不愉快。假定我們的看法是對的,我們的意見是正確的,那麼,在我們去說服別人的時候,我們可能犯些什麼錯誤呢?首先,我們可能過分心急。人們常說:“心急則亂。”我們常常會急切地把自己的看法、建議、批評一股腦地塞到我們關心的人的耳朵中,卻不管方法是否得當,別人是否能接受。都巴不得別人聽了我們的話,立刻點頭說好,大為讚賞,向我們感激地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或“你的話,真是一言點醒夢中人,倘若我能早向你請教,能早聽到你的指點,那就不會惹出這麼多麻煩了”。

是的,這種情形不能說沒有。一個頭腦清楚、眼光敏銳,而又善於表達自己意見的人.對別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幫助。但實際上,這種情形是不太多的,在大多數場合,別人不會被我們一“說”就“服”的。我們應明白,別人的看法、想法、做法,不是一天形成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沒有那麼快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好的建議批評,那也要別人真正聽取接納了才會產生效果。社會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的話,學生不接受;父母的言論,兒女反對……那麼如何才能讓別人接受我們的言語呢?這就要注意方式,先說一些好話,不要吝於讚美。此外,即使說好話也要適時適地、簡潔明瞭,讓人心生歡喜,接受我們的美言。否則,有好話不能使人誠意領受,豈不可惜!

說服不能等同於批評。話說得委婉容易讓人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