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总经理惨淡出局:你无法想象办公室政治能恶心到这种程度

本文的故事由一位90后朋友第一人称亲自讲述,涉及其所在公司众多黑暗内幕,请酌情阅读。

90后总经理惨淡出局:你无法想象办公室政治能恶心到这种程度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职场也不外乎如是。

作为一名92年就成为某民企集团事业部总经理的我,内心还是非常自豪的。可未想到的是,未来的几年会让我如此身心疲惫,甚至黯然出局,徒留不愉快的回忆。

01 帮派林立,明争暗斗

90后总经理惨淡出局:你无法想象办公室政治能恶心到这种程度

刚开始,这种感觉还不是非常明显,直到我们团队愈加壮大,和其他团队接触愈加深入。

公司每次做新项目,都会将项目交给某事业部负责,或者成立新的事业部独立研发运营。其中大部分项目,需要多个事业部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但每个事业部的员工招聘与管理,基本上都是各个事业部总经理自己负责。每次,老板基本只负责牵头,偶尔询问下进展。

帮派林立的现象,并在这种缺少管控的事业部群的制度下,开始出现。

“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一定是你们的问题。”,某事业部老大反驳道。

“这个项目不只是我们团队的项目,有问题需要大家一起配合找出问题。我们也排除了很多地方没发现问题,你们配合一起排查下你们那边有没有问题就这么难吗?”对着电话,我直接发火道。

“而且老板今天还找我问过,让我今天必须向他汇报什么时候有结果。”

为了避免冲突加大,我顺势提起了老板,虽然老板并没有问,但长期和其他事业部“掐架”的经验,也让我明白了一些沟通的“艺术”。

结果和他们的员工配合一起查问题时,发现是他们的问题。

这种扯皮甩锅的事情,在集团事业部之间每天都在上演。

“某事业部的谁和某事业部的谁,因为争论需求/问题,发生争吵打架。本需要开除犯错员工,但考虑项目进度与员工平时表现好,予以警告、向被打方道歉、赔偿医药费的处罚,暂时先观察几个月。”

看到人力资源部发出的全公司邮件通报,我回想着事业部之间因为讨论项目吵架打架,好像不止一次了。

老板的不重视,事业部总经理参差不齐的职业素质,项目合作缺少各自的利益规则,都为帮派林立的状况埋下了祸根。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在公司中开始变得斤斤计较。

无数次为其他事业部做的项目,最终因为负责市场的事业部没有运营起来,导致我们事业部无数个月的辛勤付出全部泡汤。想着前期那些事业部的画饼,我不禁自嘲自己太年轻。

从此,除非老板下命令,否则谁要于我合作,都必须要有研发费给到我们,以后的事以后再谈。为此,我不断和各事业部明争暗斗,心里说不出的疲惫。

英国前自由党领袖D·史提尔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经济理论 - 史提尔定律,即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连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在这里,却以一种畸形的方式运行着。

02 裙带关系,调情下属

90后总经理惨淡出局:你无法想象办公室政治能恶心到这种程度

帮派林立的问题,直接造成了严重的裙带关系。

群狼围饲的环境,你既要快速坚固团队战线,还要防止核心人员流失或被挖角导致的崩塌。

这一点在我最后出局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集团中,最有话语权的事业部当属某个跟着老板,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在一起干的张总(化名)部门,话语权大到老板也经常妥协(下一块再谈)。

作为和我们合作最深的部门,我对他们的情况也最为了解,包括很多龌龊的事。

对于利益上的明争暗斗,我都能理解,毕竟这个公司就是这样的环境。能争利益谁傻站着不去争?没利益,团队就小,项目也少,话语权等于0。

但他身上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还是让我高估了其为人。

他的部门掌控了公司大部分国内市场和核心资源,一年营收上亿,所以话语权也大。

但是一个养着几十个销售人员的部门,其中4个销售人员的营收就占到了全团队的80%。

1个是总经理老婆的姐姐,1个是总经理的侄子,2个是经常被总经理调情的女下属。

你没看错,同一个办公室两个经常被他调情的女下属,而且总经理和她们都有各自的家室。

我怎么知道?公司在每个人电脑都安装了监控,负责看管监控的人和我关系很铁,我从一些被监控到的敏感信息里知道的。

所以当有天,我们眼里很好看的某事业部女助理,被调到他事业部当总经理助理时,内心还是有些揣测的。当然后续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那时我已经基本要出局了。

除了这位张总的部门,老板也会安插自己的人掌控核心权利。

例如,负责某某市场的事业部总经理是其老婆,某刚毕业不久并担任市场部总监的新人和公司副总裁是同一个地方的,我们都觉得应该也有裙带关系,不然太多巧合与不合理。

现代管理学之父说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而这里,善于用人唯亲。

03 喧宾夺主,黯然出局

90后总经理惨淡出局:你无法想象办公室政治能恶心到这种程度

帮派林立的争斗,也导致了一些事业部的消亡。

有个逐渐没落的事业部总经理和我很熟,他有次透漏了他们没落的原因。

老板设立他们部门,本想着从那位张总手里将市场多争取一点过来,不能让那位张总一家坐大。

刚开始非常有成效,但那位张总的一次逼宫却让老板选择了妥协。

对方直接压着几亿的库存不出货,甚至在会议上和老板与副总裁直接拍桌子吵了起来。

没办法,老板妥协了,这个站在老板这一边的新事业部并逐渐失去资源,苟延残喘的撑着。

不仅如此,那位话语权最大的张总,还让自己老婆的朋友暗度陈仓,掌控了集团下的一家生产工厂。除此之外,还在外面以其他人的名义开了几家公司,分摊资源与利益。

老板虽然也知道,但暂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闹翻了,整个集团都会面临倒闭的危机。只能慢慢得通过一些改革,潜移默化的削藩集权。

而我,则也成了这场权利争夺战的牺牲品。

从2018年开始,那位张总并多次私下放话要把我们部门并过去,甚至还暗地里在我团队中传播这种消息,而我还是被关系好的员工主动告知,才知道这回事。

老板不知道是站在我这边,还是怕我做出极端反抗,私下里谈话说是支持我的,让我放心,还拉着那位张总来安抚我。好话好说的同时,也建议我把一些浪费我们精力的项目分出去给其他事业部。

经过几番折腾,我放弃了一部分对我们影响较小的项目,给了老板老婆的部门。

到了2019年,在一次高层会议上,老板、副总裁、张总等人一边倒的严肃要求我将手上几个核心项目加上团队,一起打包并到张总部门。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团队内这两年新招的员工中,有个别中层管理人员被张总挖角,反过来倒戈做团队一些同事的思想工作。

这件事还是和我同一阵线的员工,被他们劝说后私下给我说的。

不是裙带关系的同事,在这种环境下,果然难以让人相信。这或许也是我不被公司信任的原因,毕竟我是外来的。

随着团队中和自己统一战线的员工,不断被他们谈话逼宫,总部也时不时让我出差或者下达一些乱七八糟的任务给我,我最终选择了放弃。

毕竟我个人的力量,在这场席卷整个集团的风波中,太显单薄。最重要的是,我们事业部掌控的市场和客户资源很少,不像那位张总。

后面的事情自不用多说,大家也能猜得到。团队合并,项目成果转移,坚持同一战线的管理层人员被无数手段逼迫离职。

而我,也借着这些年的积累和渠道,与原来团队的几个管理层一起创业,开始做自己的事业。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面对办公室政治,本想说些干货。但仔细想想,这又能怎么样,终归只是临时的让自己不心烦罢了。

什么正视,什么改变,什么接纳,什么适应,真得可以吗?

90后总经理惨淡出局:你无法想象办公室政治能恶心到这种程度

没经历过残酷的办公室政治,就无法明白其中的辛酸苦辣。在这种氛围环境下,每天的内心都是紧绷疲惫的,人也越来越阴谋论化。

个人面对大环境,要么只能忍气吞声,承受无处不在的心理压力,专注自己;要么就只能选择逃离。

有足够的筹码,才是制胜办公室政治的王道,前提是公司给你机会获得筹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