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食野味,也要幫一把必須轉型的養殖戶

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大得人心。在社會各界一致為《決定》叫好的同時,公眾也關注一個問題:原本野生、現在卻普遍存在的人工養殖動物,到底哪些還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相關從業者能否找到新飯碗?

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專兼職從業者有1409多萬,其中食用動物產業從業人數達626.34萬。這麼大的規模,涉及這麼多人的生計,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全面禁食野味,也要幫一把必須轉型的養殖戶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是必須不折不扣執行的法律。相關養殖戶如何順利轉型,如何不讓從業者生計受到影響,則是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題。

當務之急,當然是儘早明確“目錄”和範圍。甲魚、牛蛙等可以繼續養殖食用,相關養殖戶就吃了一顆定心丸。其他的,則仍在等“目錄”,比如那家竹鼠合作社,目前存欄6000多隻竹鼠,每天還得喂飼料,如果不能交易,直接損失就是上百萬元。

事實上,最高立法機構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指出,決定的出臺實施,“可能會給部分飼養動物的農戶帶來一些經濟損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農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補償。”

全面禁食野味,也要幫一把必須轉型的養殖戶


因養殖竹鼠走紅的“華農兄弟”。

協助轉業。一些抗風險能力弱的貧困戶,原來養殖的動物“不能吃”了,自己很可能也跟著“沒飯吃”了。因此,要加快發展好扶貧產業,吸納更多從原有養殖產業遷移出來的貧困勞動力。另外,擴大貧困地區勞務輸出,進行技能培訓,也是幫助相關養殖戶轉行的一條途徑。

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是要主動作為。尤其是幫助貧困戶找到新飯碗,不僅事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也是防止野生動物養殖變成“地下產業”的大事。

掃描或者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


全面禁食野味,也要幫一把必須轉型的養殖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