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昨天零病例,老瓦開始謀劃著一家一家去吃好吃的了......


鄭州昨天零病例,老瓦開始謀劃著一家一家去吃好吃的了......


早上一睜眼,抓著手機就看肺炎疫情的實時動態,全省確診病例3例,鄭州確診病例為零。

這是迄今為止,與自己日常生活關聯緊密的好消息中,最令人振奮鼓舞的好消息了。老瓦做了兩碗川味泡菜肉臊面以示慶祝。

肉臊子是兩天前自己剁的一塊去皮五花肉和家中泡菜罈子裡面切成顆粒的泡蘿蔔泡豇豆泡生薑泡辣椒同炒而獲得的妙物,放冰箱冷藏室內放一週都不會壞。

前天中午,老瓦用小程序點了個巴奴的外賣。巴奴的外賣小哥是正弘旗店的,他臨出店門的時候給我打了一個電話。我倆分頭出發,他騎車過來,我下樓去小區西南門去接他。

結果,我倆同時到達,誰也沒等誰。

我拍了幾張照片,發了頭條號。有讀者留言說倆人吃四百貴了啊奢了啊云云,我心說擱家都憋了仨禮拜了還說這,哥就眼饞肚裡飽不行嗎你個老鱉一。

拎著四大袋巴奴的外賣往家走,腦海中遂勾勒出待疫情結束後,自己要一家一家去吃的美食畫面。光想想,都過癮。

鄭州昨天零病例,老瓦開始謀劃著一家一家去吃好吃的了......


小區西南門馬路對面賣煎包那家的雞蛋布袋好吃。這道美食,自從30年前老瓦在安陽出差第一次吃到就愛上了,營養又美味。有開封人把它叫做雞蛋鱉。

順著福彩路往北,去吃煜豐汴京烤鴨。任你是燜爐掛爐的烹製技法都無所謂,好吃才是硬道理。

出門順晨旭路往西走200米,逍遙鎮的紅喜胡辣湯,喝著還湊合。老闆說普通話,可洋。

往西走的大路口,是楊記牛肉拉麵經三路店。他家是緯五路楊拉總店和海灘街口楊記望青家的思念備胎。

沿著經三路往南過東風路的路東,有家張老熗南陽燴麵。老瓦對外地的燴麵品牌不感冒有偏見,是不對和狹隘的。他家的就餐環境不錯,滷護心肉的滋味頗佳。

東風路經三路繞彎拐明鴻路,去廣順興家吃個鍋肚包雞。紅專路上的九記做豬肚雞火鍋比較早,東區百福街上粵小煲的豬肚雞也可以。

過上幾個月,鄭州的肚包雞肯定會死一大片,就像前兩年的水滸烤肉和潮汕牛肉火鍋般。但這三家,會好點。

再原路耍回去走經三路。過了農科路,路西是福狀元。吃份雙椒燜面再往前走。

紅專路東拐100米路北,因為拆遷搬來不久的趙記雞蛋灌餅,必須夾著生菜刷個醬吃一個。店雖小,但兩口子講究,食材放心。

往東走不遠的路南,是清宴胡辣湯豆沫。喝碗兩摻吃點油饃頭,歇歇。

經一路,從林科路開始算起一路往南。武漢名吃的臭鱖魚,比徽派風格的臭鱖魚臭的更凜冽更兇猛些。葛記燜餅,要吃原鍋大肉的味道才香。冬天配伍喝紅豆粥,夏天要喝冰鎮綠豆沙。

葛記燜餅對面是報業集團的食堂,對外營業。手工包的餃子、紅燒扒皮魚都不錯,稱半斤滷肉夾倆熱騰騰的高爐燒餅,口感牙完了。老瓦於斯地上班多年,必須記上一筆。單位領導會看這篇短文。

過豐產路的路東,是家雙門臉的信陽菜小店曾誼坊。要上倆用鋁飯盒盛裝的五香滷小甲魚,佐酒利器也。

吃完了,拐豐產路加油站加個油。在對面的同勝祥吃一碗酸辣小炒泡饃,別去摳招牌上的字眼是否山寨正宗,好吃就行。

經一路黃河路路口的豫興齋是個清真館子。紅燒大酥肉要是燒透燒進味了,味道還可以。

路東的趙老三牛肉胡辣湯門臉雖破舊,但生意一直都可好。不比山字輩的味道次,辣的一點也不信球。

鄭州昨天零病例,老瓦開始謀劃著一家一家去吃好吃的了......


吃完這一大陣,咱們去管城咱們去管城。

途徑緯四路口,去長城飯店一樓的大槐樹麵館,要倆醋泡流沙蛋,吃碗肉醬刀撥面。

他家北隔壁張存有家的燒雞買一隻。因為須水鄧記,距離太遠了。還有二環支路超姐家正經的老母雞湯。

姐弟鹹水鴨一定也要剁半隻,必須多要一袋秘製辣椒蘸料。歲月時光已經流淌了20年,眼看著他家那個弟弟的頭頂,從枝繁葉茂到稀不愣登。

花園商廈後面姐弟倆土豆粉要吃原味兩摻的。南隔壁的永霞烙饃卷菜,要是忘了放酸豇豆,口感會差很多。然後再去永霞東隔壁喝一碗陳記的芝麻葉粉漿麵條,說這種吃法帶勁的,基本上都是咱們河南人。

再去政一街上的虢國羊肉湯買一個肉夾饃,大肉的。裡面要加蒜粒和青椒粒才過癮。倘若有羊肉糊卜賣,吃住更爽。

如果去會堂後門愛芳愛德家吃紅燒扒皮魚,一定要讓服務員交代後廚一句,現如今白糖賣的可是不便宜,白跟那憨頭樣使勁放。白糖若適量,口感才最好。

鄭州昨天零病例,老瓦開始謀劃著一家一家去吃好吃的了......


去管城去管城。

路過紫荊山,去鄭州烤鴨店排隊買個外賣烤鴨。就不去西大街吃五順齋了。

人民路工二街口,去合記總店吃碗滋補老湯燴麵,想開點,就特麼的奢一把吧。涼拌豆腐絲要來一份,這是專門下白酒了。倘若就著啤酒吃豆腐絲,可傻逼。

去工三街上方勇家擼個串。他家的肉雖然烤的一般般,但是清真燒麥菜莽和小餛飩,加了不少分。

北順街北口往東,蕭記燴麵商城路店,感覺和30年前他家十字路口時期的口感差不多。

沿著北順城街往南走,海豫樓的素包子算是美味了,老瓦一直都愛吃。他家的羊肉餃子也地道。

起源食府、趙帥燒烤,張記羊肉湯、勝利雞一路吃將過去。西蘭軒已經好多年沒去了,爭取去吃一次,他家在可多年前,有清真的特一級廚師。

然後在趙記買點桃酥、蜜三刀、哈啦豆、江米條打包帶走。邊走邊吃,抄近路從法院西街去往管城街。白記家的牛肉餡餅麥仁粥,下回再去。

京館涮的芝麻醬蘸料,不知道咋回事,吃著沒有以前香了。但他家裝修後生意依然爆棚,老字號就是恁牛掰。新門頭是省直書法家協會主席徐榮雙先生題寫的,老瓦認識他。

管城街上的馬四涮鍋也可以,蘸料味道正。

宋老三家的原油肉和附近不遠北下街閃高興的衝湯蘇肉,都值得一吃。

現在鄭州賣油茶的寥若星辰,已是早就落寞的早餐食品。清真寺街上有家楊記油茶,還能喝。清真經堂席,因為有了阿訇的誦經祝福而具備了儀式感。回頭老瓦攢10個人去預定一桌,品嚐一下經堂席酥肉原油肉黃燜雞的獨特滋味。經堂席提前不預定,沒人搭理你。

回民喜歡把牛羊肉酥肉寫作蘇肉。沒有別的理由,傳承習慣而已。都是錯別字惹得禍。

商城路上馬驫家的燴麵還可以,老味道。沾汁羊肚,有兩次做的還不錯。但不穩定。

管城西街南口的楊記灌湯包子不錯。清真,羊肉餡的。

鄭州昨天零病例,老瓦開始謀劃著一家一家去吃好吃的了......


順著花園路,往回瓦。一路向北。看過電影《一路向西》的,文章後面舉個爪。

豐產路上的國琪鴨脖買半斤,要微辣的,就著喝啤酒,爽呆呆。他倆是親密愛人啊!

往西走,國貿南門那片,喝上一杯蜜雪冰城的奶茶壓壓身上的汗,因為好喝還便宜。經過了2020年這個悲傷的慘淡開局,老瓦以後估計不會考慮去喝10塊錢往上一杯的奶茶了。

都這樣了,你還要啥自行車呢。

因為是飽腹溜縫的細微美食,所以鄭州這些年基本上沒有啥好喝的餛飩。所有蔡記家的餛飩好喝嗎?其實你是去吃蒸餃的吧。

從政七街搬來關虎屯的沐府小餛飩,因為了江南風味的淡淡清香,所以很吸引老瓦。平時要是想吃濃郁口味的,我會自己在家剁餡和麵,包紅油抄手吃。會做飯的人,豆是鎮屌。

喝完餛飩出門往西,順著豐產路走到經七路,本味鮮炒雞、駱總督擔擔麵、郭記熱乾麵、宋河羊肉板面,這四家的味道都還可以。

本味鮮炒雞家的酒杯,斟滿白酒是一兩。要盤炒雞,再去隔壁端碗擔擔麵。一大塊炒雞,一大筷子擔擔麵,仰脖一杯夢3。

這個固定套路,最好連續懟上六輪,然後去暮色籠罩的馬路邊哇哇的出酒。好讓這涕淚交集的鮮活場景,凝固住自己此生難以磨滅的深刻記憶。

郭記熱乾麵,老瓦吃了20多年了,就喜歡碗裡那燙熟的大把綠豆芽的爽脆口感。老瓦希望遠在武漢的那些朋友你們別生氣,你們要是來鄭州,我會帶你們去經二路林科路口去吃熱乾麵,那家無名小店的口味,比較武漢。

此時此刻的大武漢,有父親在高炮71師服役時關係最好的老戰友王尚學叔叔,有老瓦十九中的同班同學孫冬芸,有周大福華中區以郭玲麗女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在武漢土生土長的朋友們。老瓦的內心深處,怎會能沒有濃濃的牽掛和衷心的祝福祝願。

待到病毒亡盡時,相約鄭州賞海棠。

屆時,我除了帶你們去碧沙崗公園賞玉蘭賞海棠賞碧桃賞紫荊賞櫻花之外,我還會帶你們去百花路吃蒸餃喝餛飩吃路東解家的紅燒南灣魚頭灌湯脆皮鴨麥香鐵棍山藥。

白酒,就喝仰韶吧。畢竟現在流行兼香。

今天是2020年2月22日,距離農曆二月二隻有兩天了。

二月二,龍抬頭,萬事順遂有盼頭。我是瓦爾特,我以拙笨文字,記錄著咱們鄭州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