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見善思遷,有過則改"。中國紅軍與敵人的長期鬥爭中,就是憑藉著不斷學習和改正,及時止損來完善隊伍,保證革命事業順利進行。

在面對生死存亡的時候,黎平會議作出重要決策,放棄北上湘西、向黔北地區進軍。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黎平會議舊址

1934年12月月底,幾經輾轉,中央紅軍到達緊挨黔北的烏江南岸,眼看渡過烏江就能完成紅軍轉兵貴州的戰略。

但是,此次戰略行動缺乏必要的組織和思想保證,李德、博古等"左"傾領導人始終沒有放棄北上湘西的想法。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強渡烏江油畫

對於進入黔北,他們打心裡是非常不願意的。

李德、博古此時還是"三人團"的主要人物,把持著中央軍委。

此時又面臨著繞路北上還是繼續進兵黔北的爭論。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李德

根據史料記載,李德等人在紅軍到達烏江之後,不考慮敵我態勢的變化,不切實際地提出在黔北進行反攻國民黨的建議。

由於李德還是主持中央軍革的領導人之一,他的意見對紅軍戰略影響很大。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博古

不解決掉李德、博古的思想認識,紅軍就有可能在之後的鬥爭中陷入思想分歧,進而爭論爭辯,影響團結。更有甚者,明顯的錯誤決策如果被執行實施,那對紅軍恐將面臨滅頂之災。

在1934年12月最後一天,紅軍大多到達猴場地域,晚飯過後,周恩來緊急主持召開了政治局會議。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周恩來

會議的議題就是討論李德、博古剛提出不久的意見。

博古在會議上第一個發言,仍然是老調重彈,他提出一方面要不過烏江,轉為游擊戰,另一方面,找準機會尋路北上與紅二、六軍團會合。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在如今這個危機關頭,博古還能一次又一次提出這樣的意見,與會人員都怒不可遏。

博古發言結束,毛澤東馬上就發言反對:"不能走回頭路,去湘西這個計劃是之前已經討論過的,是行不通的。"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毛澤東,周恩來和博古(右一)的合影

隨後,毛澤東重申了在川黔地區建立根據地的建議。王家祥、朱德等人也都站起來發言,大家都反對博古的意見,一致支持毛澤東的建議。

李德聽見大家一邊倒的支持進入黔北的意見,拍案而起,撤掉頭上帽子,嘶吼道:"不樂意?現在必須回到湘西,這是共產國際之前已經同意的,不能變更,必須執行。"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在場與會的人員都是老革命了,都熱愛著共產事業,熱愛著中共紅軍,絕不能看著他們將紅軍推向火坑,大家紛紛發言與李德爭辯。

"共產國際和我們已經失去聯繫很久了,根本就不瞭解我們現在的真實情況。"

"簡直是愚昧,戰情千變萬化,不顧實際,一味想要執行之前的計劃,完全不符合戰爭理念。"

.......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說的李德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李德無法反駁,不可否認,他如果按照共產國際的計劃,將紅軍帶到湘西,那他就可以像共產國際交代了。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激烈爭辯,會議再次否定了博古、李德北上的建議。

李德北上老調重彈,猴場會議緊急召開,十多個小時爭辯很是激烈

烏江戰役

翌日,紅軍開始組織了烏江戰役,渡過烏江,向黔北進軍。

猴場會議的召開,對進兵黔北起到了關鍵作用,也為後面遵義會議的召開埋下了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