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前不久一家人出門逛街的時候,在街上看到一個大約四歲左右的男孩,拉著他媽媽的手,一直停在玩具店門口,不肯走。看樣子男孩是因為想要買玩具,而他的媽媽不同意,所以一直在玩具店門口耍賴。

小男孩嘴裡一直對媽媽喊著:“媽媽,我就想要這個玩具,你給我買好不好?”站在男孩一旁的母親,臉上顯然有一些不耐煩,對孩子說:“不可以這樣!今天已經給你買了一個玩具了,說好了一個就夠了,為什麼還要呢?”小男孩似乎已經聽不進去媽媽說了什麼,只顧著一個人在那邊哭鬧。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小男孩的母親面對如此的無理取鬧,終於忍不住了,立馬把他從地上拖了起來。想要把他拉走,而男孩依舊不依不饒,還把剛才媽媽給自己買的玩具從手中扔了出去,大喊道:“這個玩具我不要了,我就要裡面那個!”

小男孩獨母親一氣之下,就丟下他自己一人離開了。看著自己的母親真的離開了,不理自己了,小男孩這才從地上站了起來,急匆匆去找自己的媽媽。

其實這樣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很多父母在家裡,或者在外面遇到孩子無理取鬧的情,都很束手無策,他們想趕快讓孩子停止這一場哭鬧,於是常常把“你不可以”這句話放在嘴邊。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01父母總是對孩子說“你不可以”,有什麼樣的結果?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很多時候孩子無理取鬧的行為,只是希望父母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們覺得只要父母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他們便會停止這一場哭鬧。但是父母有時或許不能及時接收到孩子的信息,他們只覺得孩子出現這種哭鬧行為非常不妥,所以只是一味地想要制止孩子,並沒有真正瞭解孩子的心理取需求。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孩子有著逆反心理

當孩子在哭鬧時,很難把控自己情緒,他們在這個時候對於父母的行為以及言語都是比較敏感的。如果父母越是反對自己這樣做,他們可能就會越要這樣做,因為他們覺得很多時候只有反抗父母,父母才能滿足他們的所有要求。

父母或許為了制止孩子的哭鬧,對他們說不可以這樣做,這種行為即便是在當時被制止了,但是孩子真正的需求以及心聲沒有得到父母的回應,並不能真正紓解負面情緒。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比如小時候對物質的不滿足,讓他們在成年後形成“過度補償心理”。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02父母或許可以學一學胡可的方法,安撫孩子的情緒。

■拒絕以暴制暴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時,會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制止,這種方法是非常不妥的。一些膽子比較小的孩子,很有可能會被父母嚇到,開始害怕父母,甚至還會在內心裡產生對父母的牴觸情緒;而一些膽子比較大的孩子,很有可能會和父母對著幹,父母兇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更兇。

父母不妨學習一下胡可的做法,在一檔親子節目裡,她發現小魚兒開始無理取鬧時,第一句話是對他說:“我知道你要……但是我們不能……。”先是表達對孩子的理解,然後再告訴孩子規則,這樣一來,孩子不僅能夠知道自己哪裡做得不妥,而且還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憤怒的情緒也會慢慢地平復。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學會安撫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出現無理取鬧的行為時,家長們應該要先學會安撫孩子的情緒。因為大部分孩子之所以會突如其來地爆發情緒,是因為他們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許他們在父母面前哭鬧完以後就開始後悔了。父母一定要學會寬慰孩子,表示對他們行為的理解,但是也要提醒他們這種行為的不妥之處,讓他們在今後能夠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比如胡可知道小魚兒因為害怕而哭泣時,先是對他說:“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已經表現得非常好了,而且你現在也堅持下來了。”小魚兒聽到這句話以後,立馬停止了自己的哭鬧。在安撫孩子情緒上,胡可這樣的行為確實非常值得學習,他先理解孩子產生情緒背後的原因,然後再鼓勵孩子,最後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這樣一來,孩子的哭鬧不僅停止了,而且情緒也得到安撫了,最後會更加地信任父母。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03父母對孩子說“我知道”,是一種積極回應

孩子之所以會無理取鬧,是因為自己的某些需要或者想要的東西,沒有被家長滿足,所以他們才會用這種方式,引起家長的注意。如果家長用“我知道”這句話來回應,孩子便知道父母已經瞭解他們的心意了,自己的需要已經被父母知曉了,他們便會停止哭鬧。

“我知道”意味著父母願意去了解孩子、接納孩子。一旦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接受,他們比較激動的情緒,便會慢慢地穩定下來。這是父母對於孩子心聲的積極回應,孩子也能從中體會到父母的信任和關心。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只有父母懂得積極回應孩子的心理需求,即便是在今後,孩子不斷出現新的需求,他們也不會採用無理取鬧、撒潑打滾的方式,而是會與父母好好表達需求,並且樂意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建議。

孩子因為年紀小,還不會運用“理性腦”控制自己的情緒,下意識使用“情緒腦”,才會用哭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需要。

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不要用偏激的方式打罵孩子,用大道理說教或者直接不管孩子,一走了之。而是對孩子說“我知道”,慢慢安撫孩子的情緒,等他平靜下來,再跟他說不能滿足他的原;或者利用“延遲滿足”的方式暫時平息孩子的怒火,再教孩子理性表達需求。

當孩子無理取鬧,父母與其說“你不可以”,不如換成“我知道”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沒有非要買某樣東西,賴著不走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