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的錢 用在哪才是刀刃

借殼、敲鐘,快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已兩年有餘,近兩年來,圍繞快遞企業的收購、併購、參股等投資動作愈發頻繁,自順豐在2018年10月坐實收購DPDHL在華業務後,在過去的1年中,這些動作迎來了又一個高峰。


快遞企業的錢 用在哪才是刀刃

宅配市場資本運作頻繁

2019年1月14日,壹米滴答完成D輪1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融資,緊接著1月25日,優速快遞完成新一輪數億元投資,這兩輪投資背後,都有著普洛斯的參與。3月11日,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品牌正式成立並在上海舉行發佈會,順豐董事長王衛親臨現場致辭。

同天,快遞領域再度發生重大投資,據申通快遞發佈公告表示,阿里巴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其股東公司為德殷控股,該筆交易於2019年7月正式完成,阿里巴巴正式擁有了德殷控股49%的股權。而在此前,阿里巴巴早在2010投資百世快遞並收購匯通,2015年入股圓通速遞,於2018年聯合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並持股約佔10%,“三通一達”中僅剩韻達未被入股或投資。

2019年末,順豐收購品駿的消息反覆出現,既有順豐的否認也有所謂內部人士的確認,直到2020年2月26日前後,唯品會與順豐簽訂新合同,並承諾全年6.4億單算是此事得到了實錘,品駿難逃解散命運。

快遞企業的錢 用在哪才是刀刃

供應鏈化趨勢明顯

從這些投資來看,在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和集中的情況下,企業依然在不斷重點打造和提升自身服務範圍和質量,其中最明顯的趨勢就是供應鏈化。

首先以順豐為例,成立順豐敦豪供應鏈品牌便是最好的證明,在新聞發佈會上,王衛直言“供應鏈擁有億萬級市場”,這是順豐的機會,而與DPDHL合作將是服務這個億萬級市場的最好的模式。從順豐的2019年財報來看,2019年度順豐控股實現營收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2.37%,其中快運和供應鏈等新業務板塊收入保持高速發展成為主因之一。

菜鳥同樣如此,儘管菜鳥自身沒有快遞業務,但是參股、投資各快遞企業、成立“丹鳥”品牌,正式宣告菜鳥已經擁有了提供電商供應鏈服務的能力;宣佈獨立的京東物流也已經在為客戶提供供應鏈服務,並藉助數字化供應鏈為客戶提供供應鏈設計和優化,例如需求預測、網絡規劃、端到端產品流優化、庫存策略優化、運輸車輛及路徑優化、模擬仿真等。德邦快遞推出“大件快遞”不僅是為了服務家電的電商化,也同樣服務於B端客戶。通過“大件快遞”產品,B端客戶對於門店庫存的掌控更加精準,也更能夠匹配銷售策略和市場需求,幫助實現供應鏈的柔性。

當然,企業間的併購、投資,也形成了企業的抱團合作,消除潛在競爭對手的同時,也擴大了自身的市場份額,這也是市場必定會經歷的階段。除此之外,例如順豐與品駿之事,有業內人士表示順豐是希望通過此舉獲得電商件以加大自身市場份額,對此本刊不做猜想和評論,但無論是何種目的,這都可被稱作為花錢買市場的一種。


快遞企業的錢 用在哪才是刀刃

用錢買服務

另一種投資便是用錢買服務。近幾年,中國快遞包裹量一直處於高增長形勢,2019年中國快遞包裹量已達630億件,增長率達到了24%,據預測未來的包裹增長率將持續保持在20%以上。

未來的包裹持續放量,將進一步考驗快遞作業的能力。因此,硬件的投資成為快遞企業提升自身“內功”之必需。

提升運力

先是運力。作為快遞企業的核心支柱,近年來快遞企業對於運力的投入不斷增加,最明顯的莫過於航空運力的投入。據不完全統計,各快遞企業全貨機數量分別為順豐58架、圓通12架、跨越速運11架,以及中通最近剛剛擁有了全貨機。儘管相比於國際巨頭DHL、UPS、FedEx等,中國企業的貨機數量仍處於起步階段,能夠有效結合各類運輸工具達到最高效率才是關鍵,例如順豐啟用高鐵運輸就是最好的例子。除了貨機,作為運力資源的主力軍——公路運輸也是快遞企業關注的重點。例如在2019年末,順豐就表示計劃聯合優質車隊及企業共建運力底盤,通過團隊協作運營及持續技術投入,共同致力於提升運輸效率。


快遞企業的錢 用在哪才是刀刃

加大網點投入

其次是“網”點,即分撥中心的建設和末端的投入。2020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據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介紹,2019年,全國已建成快遞物流園區402個,主要城市智能快件箱已達40.6萬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到8.2萬個。以順豐為例,斥資38.9億元在鄂州建設航空物流園,此前建設機場的消息也是震動業界。而且,快遞快運企業的“業務跨界”,也帶動了網點硬件的升級換代。大載重、廣尺寸的自動分揀設備被大量引入分撥中心,以應對越來越大的包裹,同時分揀精度也在不斷提升,以保證貨物分揀的質量。


提升內功 把錢花在刀刃上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中國宅配行業依舊處於戰國時代,不過隨著背後資本的推動,已隱隱展現出了走向“三足鼎立”的趨勢。當然,對於宅配企業而言,中國宅配市場本身就是一塊不斷變大的蛋糕,激烈的競爭不僅存在於存量市場,新增市場也是必爭之地。

同時,對於硬件的投資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也愈發重要和急迫。疫情期間,大量的物資通過宅配企業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在疫情嚴峻期間相當考驗中國宅配企業的運營能力。各級轉運中心的機械化和自動化作業,除提升效率外,也為企業自身的疫情防控減輕了負擔。而且在疫情結束後,疫情期間滯留的包裹和消費反彈很可能帶來更多的訂單量,也需要宅配企業做好應對措施。

因此,對於中國宅配企業而言,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仍舊是企業經營的重點之一,畢竟有投入有產出。


提升首末兩端效率

以各大宅配企業公佈的數據來看,幾乎都已完成了在全國一級和二級分撥中心的佈局,而且各大分撥中心尤其是一級分撥中心自動化程度相對較高,總體上提升了包裹的分撥效率。然而從前幾次的電商大促來看,包裹寄遞的大部分時間被用於集散場、快遞點等下沉網絡的作業,因此對於宅配企業而言,可以適當考慮幫助提升集散場、快遞點等環節的硬件水平,以提高整體效率。例如採用小型分撥設備、簡易掃碼稱重設備等,降低人工操作強度。

快遞企業的錢 用在哪才是刀刃

提高現有場地利用率

隨著未來宅配業務的進一步增長,現有設備的作業量也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國家推行“快遞下鄉”政策,宅配業下沉農村地區會越來越深。無論如何,提高效率不僅是口號,更是行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建設更多分撥中心和提升現有場地的效率成為了宅配企業可能考慮的戰略。而且目前拿地難、成本高等原因,對於企業而言,發揮現有場地和利用小場地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多層式分揀設備可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例如在CeMAT ASIA 2019現場,金峰展出的雙層直線交叉帶分揀系統,該系統由垂直循環輸送機構和載有小型帶式輸送機的分揀小車組成,可以根據客戶不同需求進行模塊化組合,完美地適應各類場地的分揀工作。

此外,針對一些訂單處理量沒有那麼龐大的小場地,也可以使用往復式分揀機等投資成本低、上線快的自動化設備,幫助提升效率。例如凱樂士研發的小型一體化分揀機——Blitz TR90,具備高性能、高精度、低能耗,結構精巧的特點,且非常適合小件分揀,該設備運行故障率極低,產品基於模塊化設計思路開發,可基於客戶使用需求進行設備擴展及拆分收納,具有超高的柔性及穩定性。與傳統小件分揀設備相比,產品更具性價比,場地依賴性更低、交期更短、個性化定製,迅速匹配客戶高速發展的業務需求。

除此之外,行業中能夠為快遞分撥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不在少數,他們各自擁有不同優勢和性能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也有在國內外應用非常成熟豐富的案例與經驗,快遞企業根據其需求,很容易找到適合其分撥中心包裹結構的輸送分揀產品,不可免俗地多說一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筆者縱觀多個行業和企業的發展路徑,並不建議因其業務量大而選擇自主研發物流設備,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在專業人士看來,快遞企業研發物流設備只是沒有太多選擇時的無奈之舉罷了。

未來,中國包裹量仍將處於高增長區間,這對於中國宅配企業而言,肯定是挑戰和機遇並存,而對於中國智能物流裝備行業,如何緊跟步伐為客戶提供更合適、性價比更高的硬件設備和解決方案,將是應對競爭的不二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