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這句話在劇作家曹禺身上應驗了,他19歲構思,歷時4年,23歲創作出話劇《雷雨》,震驚文壇,被認為是“中國話劇現實主義的基石”,在國內、國外舞臺上演無數次,曹禺本人也因此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雷雨》以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為背景,圍繞周公館這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講述周、魯兩家主僕、母子、兄妹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30年前,少爺周樸園愛上僕人的女兒侍萍,生下兩個兒子,後來為了家族門面,迎娶富家小姐,趕走侍萍。18年前,周樸園又娶小他很多歲的女人蘩漪,蘩漪婚後不堪忍受丈夫的專制,和繼子周萍相戀,沒多久,性格懦弱的周萍害怕戀情曝光,為擺脫蘩漪,愛上了家裡的丫環四鳳,蘩漪不甘心周萍的背叛,找來四風的母親挽回敗局,沒想到她就是當年的侍萍,隨後兩個家庭,8個人之間的關係被揭曉,四鳳得知周萍和自己是同母異父的兄妹,觸電身亡,周萍羞愧自殺,蘩漪瘋了,侍萍傻了,一場家庭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雷雨》切實反映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新舊思想碰撞下的社會現實,描摹了掙扎在社會鉅變中各色人物的命運。

著名評論家李健吾稱讚《雷雨》是“一出動人的戲,一部具有偉大性質的長劇。”它通過現實主義手法、個性鮮明的人物、充滿悲劇色彩的戲劇衝突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目光,具有深刻的文學意蘊。

一、周樸園和魯侍萍主僕戀被扼殺是《雷雨》悲劇的源頭

有人說,如果沒有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感情線,周、魯兩個家庭的悲劇就不會發生,這話有點兒絕對,但是從側面揭示了《雷雨》悲劇的源頭所在。

年輕時,周樸園意氣風發,留學德國,受西方思想的影響,追求自由的愛情,和傭人的女兒侍萍傾心相戀,同居生活幾年,還有了愛情的結晶周萍。

但是,周家因為門第觀念,看不起身份卑微的侍萍,反對二人的結合,逼著周樸園和一個門當戶對的闊小姐結婚,在侍萍生下第二個兒子三天後趕他們母子出門。

侍萍悲憤之於投河自盡,結果被路人搭救,流落外鄉,以討飯或做下人的方式養活著自己和小兒子,幾年後嫁給魯貴,生了女兒四鳳,之前的兒子也改名為魯大海。

而缺乏強烈反抗精神的周樸園,作為逼走侍萍的幫兇,此後多年一直活在痛苦和遺憾裡,儘管他接二連三迎娶富家女為妻,卻再也沒能擁有愛情。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他三十多年裡,一直保留著和侍萍一起生活的衣物、傢俱,記得侍萍的生日,擺放著她的照片,想給她修墳,就連她坐月子怕風,總是關著窗戶的習慣也一直保留著。他一直將周萍放在鄉下養,其中有為新婦的著想,也不乏面對兒子思念舊愛的擔心。

周樸園和魯侍萍,一個是周家的少爺,一個是周家的傭人,在不該相愛的舊社會相愛了,而且兩個人都不具備徹底的反抗精神,只能接受被家庭拆散的後果。

像他們這樣的悲情故事在那個年代屢見不鮮,但是像他們一樣在時隔30年後又連同下一代人糾纏在一起引發悲劇的故事不多。

曹禺的厲害之處,不但讓周樸園帶著對侍萍的愧疚活,而且還把自己的壓抑苦悶之痛殃及現任妻兒。

曹禺的不俗之處,不但讓侍萍活了,又讓她的兒子、女兒和丈夫在周樸園家做工,還讓他和侍萍重逢了。

這樣,才有了後面的故事,才有了催人淚下的話劇《雷雨》。

而這一切的發生,都離不開周樸園和侍萍年輕時的感情,他們相愛又分離,是整個悲劇發生的源頭。

二、“三一律”結構下,兩個家庭8個人的命運糾葛同時上演,引爆悲劇

《雷雨》是中國話劇史上第一部借鑑“三一律”結構寫成的多幕劇,“三一律”由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戲劇理論家最早提出,它要求劇本內容必須是單一的故事情節,且事件發生在一天之內和一個地點。

周、魯兩家30年的故事以大少爺周萍和繼母蘩漪、妹妹四鳳的不倫戀情為主要矛盾展開,同時穿插了和這三個人有關的其他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生活矛盾以及勞資衝突,時間發生在一天一夜之間(上午到午夜兩點鐘),地點雖然有周公館和魯家兩個,但是矛盾在周公館的客廳集中爆發。

曹禺化用“三一律”結構, 將普通的社會生活現象,匯聚到有時空限制的舞臺畫面中,用個性獨特的人物和激烈的衝突揭露舊式家庭的罪惡,控訴了“不公平”的社會,也讓觀眾領略了話劇獨特的藝術魅力。

1.母子畸戀

周樸園把周萍送回鄉下,長大後又接回來,至此他的悲劇開啟。

周萍從小在沒有親情溫暖的環境下長大,成年後來到陌生的周公館,面對專制又冷冷酷的父親,他是怯懦的,壓抑的。

蘩漪在十七八歲的美妙年華嫁給大她20多歲的周樸園,她所有對愛情的憧憬被身披封建外衣的丈夫擊得粉碎,丈夫不但不愛她還專注於工作不回家,她在“陰溝裡討著生活”, 被“磨成了石頭樣的死人”,天天被逼著看病和吃藥。

這樣的周萍和這樣的蘩漪同病相憐,擦出了叛逆之愛的火花。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一個是內心寂寞,需要愛情滋養的悲情女主人,一個是內心惶恐,缺乏母愛的私生子,他們彼此在對方眼裡看到了需要和渴望。

蘩漪需要愛的救贖,讓她枯萎的心復活,重獲青春活力,周萍的年輕和多情滿足了她。

周萍渴望親情之愛,給他母親般的眷戀,感受家庭溫暖,蘩漪的母性和熱烈滿足了他。

但是,這樣的不倫之戀是畸形的,他們對對方的愛有情慾成份,也有報復之因,周萍反抗父權,蘩漪反抗夫權,情慾和仇恨的火焰灼燒了兩個人的雙眼,讓他們看不見世俗倫理。

儘管心靈被損,性格扭曲的蘩漪不在意什麼倫理綱常,社會風氣,只想牢牢抓住自己的愛,但是周萍不一樣,他清醒之後對自己和繼母的偷情行為深感恐懼和悔恨,他逐漸受不了蘩漪的瘋狂,決定逃離她。

於是,一個想逃離,一個想阻止,兩人不倫之戀的悲劇也就此註定。

2.兄妹亂倫戀

幾千年來, 人類一直堅守著倫理的防線。“亂倫”之所以是人類最基本的禁忌,就在於它不但讓當事人蒙羞, 還使得與當事人相關的所有親人都面臨精神上的打擊,當然也包括對下一代的傷害。

亂倫會遭受“雷”劈的懲罰正是《雷雨》的題意,曹禺用周萍與蘩漪知錯犯錯的私通禁忌震撼讀者,又用他與四鳳不知情下的亂倫之愛加劇悲劇效應。

周萍在《雷雨》中是一個性格懦弱的富家少爺,當他開始後怕和蘩漪的不倫戀情時,首先想到的是逃離,逃離中遇上了四鳳,被她健康、美麗、單純的性格吸引,兩個人相愛了。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對於四鳳來說,周萍英俊、多金,就是天上的月亮,天真如她,對母親的勸解不予聽從,還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周衝的求婚,不管不顧地愛著周萍,懷了她的孩子。

對於周萍來說,四鳳青春活潑,和蘩漪截然不同,是他必須抓住的救命稻草,這樣他才能忘卻、擺脫和繼母的過往,回到正常的生活和情感軌道上來。

但是,因為上一代的恩怨,這份愛更具悲劇性,周萍在逃脫蘩漪魔抓的路上各種受阻,最後,他自己不但成了犧牲品,還連累四鳳,和他一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犯下不可逆轉的人性罪惡,陷入血緣亂倫的泥沼。

3.父子、兄弟間衝突不斷

在《雷雨》中,魯大海,也是一個悲劇性人物,只不過因為他的出場次數少和最後存活的結局,很少被人注意到。

他出身三天,就被父親拋棄,跟著母親侍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最後成了魯貴的繼子,卻因為沒有血緣關係不被他待見。

同樣因為上一代人的恩怨,讓他和父兄周樸園、周萍成了見面就分為眼紅的仇家。

魯大海在周樸園的礦上工作,因為表現優秀,成了罷工工人代表,和周樸園交涉,兩個人在不知道是父子關係的情況下,發生爭執:

魯大海:“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錢,你什麼都做得出來。你叫警察殺了礦上許多工人,你還……”

魯大海:“你故意淹死了兩千二百個小工,每一個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塊錢!姓周的,你發的是絕子絕孫的昧心財!”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他對周樸園的指控,引起了周萍的不滿,於是他和周萍兩個人大打出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演了兄弟相殘的戲碼。

在魯大海眼裡,周樸園是黑心資本家,周萍是花天酒地、賭博成性的公子哥,他鄙視他們。

而在周樸園和周萍眼裡,魯大海是不值得一提的螻蟻。

果然,周樸園在得知魯大海是自己親身兒子的情況下,出於利益考慮,開除了他。

無疑,魯大海是悲情的,但是周樸園和周萍何嘗不是?

周樸園要面對大兒子和妻子的私情,要面對二兒子和自己的利益糾葛,任憑他再鐵血無情,內心也難以平靜吧。

周萍因為戀上繼母,愧對父親,又為了父親,對弟弟動手,最後知道真相的他悲哀到:“爸,你不該生我。”

在上一代的情感糾葛中,傷害避無可避,他們誰都逃不脫。

4.情感糾葛下的慘烈悲劇

縱觀整部《雷雨》四幕劇,無論是源頭上週樸園和魯侍萍的主僕之戀,還是後來的母子畸戀、兄妹亂倫,以及父子、手足衝突,都在一步步將周、魯兩家推向悲劇的邊緣。

其中,蘩漪作為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對於悲劇的爆發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蘩漪為了拆散周萍和四鳳,不但把侍萍從濟南叫回來,還跟蹤周萍來到魯家,把周萍關在四鳳房內,讓侍萍親眼目睹二人的兄妹戀。

周萍為了徹底擺脫蘩漪,決定帶著四鳳出走,蘩漪想要留住他,逼著周樸園說出了他和侍萍的關係。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侍萍的的身份暴露後,像一聲滾動天邊的驚雷,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四鳳知曉自己和同父異母的哥哥相戀,不堪忍受打擊,衝入雨中後觸電身亡,蘩漪良心未泯,派兒子周衝出門看四鳳,周衝為救四鳳也觸電死了,周萍開槍自殺,蘩漪徹底瘋了,侍萍傻了,在混亂中大海跑了,只剩下憔悴不堪的周樸園。

他們每一個人都為了更好的生存,掙扎著找出路,結果都在掙扎中走向毀滅,這是話劇悲劇性藝術魅力的集中呈現,也是曹禺對舊中國家庭、社會、人性的悲劇性認識。

三、《雷雨》悲劇背後是人物性格指向的命運使然,亦是社會階層之殤

《雷雨》是一部劃時代鉅著,也是一部中國式悲劇典範, 通過情感關係、家庭關係及階級衝突演繹和變幻出兩代人之間的複雜糾葛,體現出人物命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也揭示出深刻的社會性和歷史性。

1.一系列巧合奏響了《雷雨》這一曲命運哀歌

《雷雨》中有一段周樸園和侍萍之間的對話:

周樸園:你———侍萍?

侍萍:樸園,你找侍萍麼,侍萍在這兒。

周樸園:你來幹什麼?

侍萍: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誰指使你來的?

侍萍:命!不公平的命運指使我來的。

侍萍在劇中前後5 次提到“命”,這裡的“命”源於她坎坷離奇的人生經歷,30年前, 身為使女的她和少爺周樸園相戀生下兩個兒子,被趕出門,30年後女兒走了她的老路,同樣以丫頭的身份和周家的少爺周萍相戀懷孕,萬萬沒想到命運巧合之下,更悲劇的是,和她女兒戀愛的是周樸園的兒子,她的親哥哥。

周樸園按照家族要求趕走深愛的侍萍,娶了不愛的蘩漪,在愧疚和專制下,或巧合或間接造成妻子蘩漪和兒子周萍的畸形戀情,又一錯再錯,和失散的二兒子魯大海相認不久就發生衝突,開除了他,還導致周萍、大海兄弟間大打出手,在第四幕劇中他也感覺到了命運的無常:

“ 有些事情簡直是想不到的。天意很——有點古怪, 今天一天叫我忽然悟到為人太——太冒險, 太——太荒唐。”

繁漪遇到周樸園,悲劇命運就註定了,偏偏她為了拯救枯萎的自己,不顧人倫戀上繼子, 他們的苟且即便不被揭穿,也會因為性格等因素走向悲劇。

周萍是被命運擺佈最慘的那一個,他在尋求親情中錯愛了繼母蘩漪,想通過與四鳳的正常戀愛救贖自己,卻又被命運推入另一個亂倫的陷阱,各種巧合最終把他推向自殺的境地。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雷雨》中,周樸園和侍萍的主僕戀是自然發生的,周萍和蘩漪的的不倫之戀有被逼無奈的因素,四鳳和周萍的亂倫之戀是毫不知情的,魯大海和周樸園的相認是意外的,這幾段情感都表現出來極強的宿命意識,充滿了意外、巧合和錯誤,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引導著他們走向滅亡。

曹禺在《雷雨》中充分利用衝突、對比以及巧合等敘事技巧,呈現出一曲極具悲劇情調與意蘊的命運哀歌。

2.分屬於不同階層陣營的社會矛盾,是攪動《雷雨》風雲的第九個“好漢”式人物

曹禺曾經提到:“《雷雨》還有第九個人物,一名稱為‘雷雨’的好漢,他雖沒出場,但卻幾乎總是在場,他手下操縱其餘八個傀儡”。

這名好漢究竟是誰?評論家們眾說紛紜,筆者以為這條好漢就是隱藏的社會階層矛盾。

從悲劇的源頭看,周樸園和侍萍戀愛的發生,是在19世紀末,當時中國封建社會門第觀念、階級對立等思想依然存在,

周樸園儘管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影響,但反抗不徹底,他和侍萍的戀愛不被允許,就被迫選擇家庭,並享受因此帶來的社會地位,身為底層丫環的侍萍也選擇妥協,自殺不成,以乞討和做工為生。

上層階級的少爺和下層階級的丫環之間產生了愛情,即便開花結果,也註定走向悲劇,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反映了被侮辱、被損害的下層人民對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不滿。

曹禺通過命運的書寫,製造各種巧合,讓這種階層矛盾的後遺症蔓延到下一代,也就是說,直到下一代這種矛盾依然存在。

我們看到周樸園雖然也是階層矛盾的犧牲品,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改過,而是把這種矛盾轉嫁給現有家庭,他利用自己封建家長的專制,不準妻兒有出格的思想和行為,把妻子安排在樓上,天天逼她喝藥,間接將她推向兒子的懷抱,最終推向瘋狂,這反映了資產階級階層內部民主、自由和專制、禁錮之間的鬥爭。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而周樸園和魯大海的矛盾,從出生時魯大海間接被拋棄,他就是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之間矛盾的產物,到18年後兩人見面,周樸園在知道兩人的血緣關係後,為了打擊工人階級的反抗,維護本階層的利益,依然選擇把大海從礦上開除,這時階層關係撕破了血緣關係,當年橫亙在他們之間的矛盾沒有解決,新的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階層矛盾又產生了。

透過兩代人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情感糾葛,我們清楚地看到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迫害,也看到了先進分子對舊勢力的反抗,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反抗,從蘩漪違背倫常的執拗戀情,魯大海堅決不妥協的反抗,到周衝偶爾流露出對父親的反對,都是很好的證明。

《雷雨》不單純對命運悲劇發出吶喊,也表現出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探求和認識,它是一部有口皆碑的現實主義傑作。

結語:

歌德說:“優秀的作品無論你怎樣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這話用來形容曹禺的話劇《雷雨》正合適。

它巧妙地把悲劇的價值和世俗的生活融合在一種不可能存在的圓滿之中,激發人們一面反抗舊社會,一面嚮往新生活,同時從更深層面體會人性的複雜和人生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