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自述:为什么盯盘久了会产生“盘感”?能更好的躲过大跌?

盘感到底是什么?

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在一段时间的感觉超级好,买什么什么涨,卖什么什么跌,真可以用“如有神助”来形容!可是还有些时候,情况却恰恰相反,好像主力在看着自己的操作一样,反向操纵着股票走势,自己买哪只股,哪只股票就跌;卖哪只股,哪只股票就涨。有感觉时做得顺风顺水,没感觉时做得一塌糊涂。

依靠感觉操作的人,不是新手就是高手。新手“看山是山”,心里没有杂念,不动心的感觉通常是对的;而一旦操作一段时间之后,由新手变成了老手,就会开始变得“看山不是山”了,心里也会开始有想法,开始猜测,有时会偏执于一端,这时是动心则乱的状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练之后,再由老手转变为成手,又回归到“看山还是山”,心里能控制杂念,辨清真伪,这时是真正的开悟阶段,这时的感觉已经升华到了直觉。

盘感,顾名思义,就是对盘面的感觉。给你一张股票K线图,你看一眼就能感觉到趋势的方向,下意识地判断出应该在哪里买进,买进之后市场会有哪几种可能的走势,你会如何应对。比如,乒乓球运动员在打乒乓球的时候,通常是看到对手的击球动作之后,下意识地进行回接球,他在接球之前不会产生明确的“上旋球”或是“下旋球”的概念,他在对手击出球的一瞬间,通过对手的位置,击球的动作,就可以对击出球的方向、速度、力量、落点做出直觉的反应。这就是乒乓球的“球感”,与交易中的盘感同理。

很多投资者问过这样的问题,盘感是不是天生的?为什么他们对盘感不敏锐呢?

我们不排除有极少数的交易者有特殊的素质,他们在交易时对盘中的走势有相当敏锐和良好的直觉,但多数人还是通过后天训练、积累培养出来的感盘。好比有的孩子有打乒乓球的天赋,反应速度快,手感好,但是要想成为职业运动员或是世界冠军,还是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才可以。有天赋是好的基础之一,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俗话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意思是说熟能生巧,天天受熏陶,自然会提高素养。盘感的培养也是如此。有些老股民到营业厅看一眼大屏幕上的大盘走势图就知道最近有没有操作机会,为什么呢?因为他天天看,几年如一日地看!他不认识上涨形态,上涨形态都能认出他了。话说得可能有些夸张,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投资者坚持用心看盘,多看盘,看盘的功力自然会提高。这是体现交易的艺术性的一面。不同的眼光看同一张图表,所看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盘感是通过对大量图表的观察形成的对各种形态的直觉反应。这种感觉与围棋上的定式相似,看到定式不必进行长时间的思考与计算,自然会落子在最有利的位置。但定式是要学习和不断推演的,直到让它的形态深入脑海,刻入骨髓。交易中的定式就是形态,我所知道的很多交易者都是形态迷,他们有自己总结出的不同效用级别的形态。对于那些一段时间表现不佳的交易者,也总是建议他们从自己最擅长最有把握的一种形态做起。如果你掌握了一种属于自己的最擅长的形态,那么就可以说你对这一种形态有了盘感。使你感到困扰的是,你还不能把这种形态从众多形态中一直很好地区分出来,并坚持操作最有效用、最容易赚钱的形态。一旦经过足够多的练习,你能从容应对绝大多数的市场走势之后,这时的K线图在你眼里就是不同形态的串联,而每段形态的走势在你脑海中都会下意识地反映出是否值得操作。如果这时有新手问你在这个位置出手的胜率,你甚至可能说出它的百分比,并调出几张类似的行情图给他看。当你把“定式”了然于胸的时候,你会感觉天空如此晴朗,一切应对自如。

如何迅速判断当日大盘强弱

1.从股指走势看大盘强弱

股票指数走势曲线的形状是大盘强弱的一个最直接体现。走势曲线上涨的视点越峻峭,表明多方主动攻击的心情越坚决,大盘也会趋强;反之,跌落的视点越陡,表明空方的兜售越猛,大盘也就越弱。当股指在成交量的合作下,上涨速度较快时,表明多方势头强而猛,大盘趋强;反之,当跌落速度较快时,表明空方力气强大,大盘趋弱。

另外,股指走势的波涛形状也能反映大盘的强弱。当股指在跌落一波之后反弹时,若反弹的高度不及跌落起伏的一半,而且股价又掉头向下,表明大盘归于弱势反弹;若反弹的高度挨近跌落起伏的2/3时,表明大盘有转强的痕迹;若反弹的高度超越跌落起伏100%时,则已是反转,表明多方已操控局势,大盘转强。反之,当股指在上涨一波之后回调时,若回调的起伏不及上涨高度的一半时就掉头继续向上,表明多方依然操控局势,大盘属强势调整;若回调的起伏超越上涨高度的100%时,表明大盘已开始转弱。

2.从成交量看大盘强弱

成交量是市场涨升的动力,成交量的扩大和减小常常意味着大盘强弱的变换。详细来说,当大盘处于缩量盘整时,多空两边处于交兵临界点;若成交量温文扩大,股价上涨,表明有新的资金出场,能量开始集合,大盘将转强,这种价升量增的价量关系是健康的。涨势晚期,当成交量创下天量却不能得以保持时,表明多头能量消耗过大,后期无法继续,大盘将盛极而衰,由强转弱。而弱势市场中的价量关系多数是背离的,上涨无量,一跌就放量,表明出资者的心态不稳,甘愿跌时斩仓,难以做到升时追涨。

3.从涨跌停个股的数量看大盘强弱

通常情况下,涨跌停板的数量最能够反映大盘的强弱。当大盘处于强势时,涨停板(或涨幅超越7%)个股的数量显著趋多。当数量添加到一定程度而不再添加时,表明大盘强势已尽,即将由强转弱;当涨幅榜前见不到涨停板个股(或涨幅超越7%的个股)而在榜尾却见到许多跌停板个股(或跌幅超越7%的个股)时,表明大盘已显著处于弱势,众多投资者急于出局。

4.从市场对利好或利空信息的反响看大盘强弱

当大盘处于强势时,大家心情乐观,见利好就欢呼雀跃,见利空则反响冷漠;有的极强势乃至是见利好大涨,见利空小涨,由于市场此刻将利空信息的呈现解释为“利空出尽即是利好”。当大盘处于弱势时,投资者们心情低落,对利好反响麻痹,易发生“逢高减磅”的思维,由于市场此刻将利好信息解释为“利好出尽即是利空”;而对利空反应则十分灵敏,任何利空都将会变成大盘跌落的导火索。

5.从市场对年度报告的反响看大盘强弱

企业成绩是对股价预期的重要依据。当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或中报)发布后,一般情况下,股票应该依据经营成绩的好坏从头排队定位次。然而,在上市公司发布经营成绩后,经营成绩差的公司的股票跌落,经营成绩好的却不涨,表明大盘处于弱势之中,上市公司的经营成绩现已难以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当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或中报)发布时,成绩好的上涨,成绩差的却不跌,则表明大盘处于强势之中,众多投资者们依然不计划卖出手里的股票,甚至还在积极买进。当年度报告(或中报)发布时,成绩好的跌落,成绩差的却上涨,这可能是主力资金停留在股市中的原因,表明大盘难有作为,个股行情还能够保持一段时刻,这往往表明行情现已到了后期。

图1.2为2016年9月16日上证指数的分时走势图:

老股民自述:为什么盯盘久了会产生“盘感”?能更好的躲过大跌?

上图中,沪市从当日的9:30开盘,到15:00收盘,这期间,上证指数会有涨跌变化的现象。其中,上图左侧的下部为成交量图,伴随着上证指数分时走势的变化,成交量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在上图中,上证指数当日开盘时为3008.90,收盘时为3002.85,当日下跌20.66,跌幅0.68%。

看大盘做个股

把所有个股看作是“鱼群”,构成指数的权重股就是“大鱼”,它们的方向代表了“鱼群”的方向,我们要想捉到“鱼”的话,一定要先看懂“大鱼”集团的方向,即大盘的方向。试想一下,是从一群鱼中捉到鱼的机会大,还是从几条鱼中捉到鱼的机会大呢?无疑是前者的机会更大。

不管什么时候,总会有游离于鱼群的个体,但想抓住它们并不很容易。有句话讲的好,“善猎者,必善等待”。做交易是要做大概率的事,等鱼们养肥了,成群结队地朝着有利于捕捉的方向行进时再下手。想想这样一个情景,你一定在电视上看到过棕熊捕捉大马哈鱼的场景。夏季是大马哈鱼产卵的季节,棕熊站在瀑布上游的岩石上,等待逆流而上跃出水面的鱼直接跳进嘴里。做股也是同样的道理,等待股票自己涨起来,它们必须经过我们等待的关口,也就是起涨点 。比起下河摸鱼来说,这是最有效、省力的方式。不仅如此,那些能最先跳出水面的,一定是体力好、速度快、有潜力的鱼。让黑马涨起来,让鱼跃出来,是我经常提到的理念之一,这都是一个道理。

再观察下面两幅图2-5和图2-6:

老股民自述:为什么盯盘久了会产生“盘感”?能更好的躲过大跌?

老股民自述:为什么盯盘久了会产生“盘感”?能更好的躲过大跌?

为了说明个股与大盘的关系,举了两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最近一直受到关注的概念股北方稀土(600111)明显远远跑赢大盘。在图2-5中,个股价格线远高于上证指数线。而大盘股中国石油(601857)明显连大盘的涨幅都赶不上。在图2-6中,个股价格线明显低于上证指数线。仔细观察,从图形形态上来看,两只个股与大盘的波动形态相似,但比例明显不同,活跃的概念股相当于放大了上涨比例,而大盘股相当于缩小了上涨比例。基本上八成的股票与大盘的波动形态会相似,只是在波动幅度上会有差别。同理,在日线上也是一样,这也印证了看大盘做个股的道理。当大盘打开上涨时间窗口时是最佳做股时机。

如何追击上涨趋势?

在股票强劲拉升之际的买入操作最好是重势不重价。前提是,你在之前已经做好了分析,准备买进这支股票,而不是临时决定的追涨。追涨应该建立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对自己方法的信心。一旦满足既定的进场条件,就不应再计较几个价位的得失。这几个价位与后面可能的上升空间相比微不足道,因此用追价买进是值得的。如果连这点信心都没有,那么最好不要买进这支股票。

如何增强自己在买进时的信心呢?那义无反顾的勇气从何而来?信心来自于过往的成绩,还有就是选择合理的进场位置。这里提一个选择进场位置的好办法。追高,要追在更大一个级别趋势的低位。这是在心理上较安全的位置,也是在技术上较合理的位置。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进行具体解释。

老股民自述:为什么盯盘久了会产生“盘感”?能更好的躲过大跌?

从图2-37中可以看到,开盘之后该股的分时线(白线)运行在均价线(黄线)之上,放量上攻的一波,图中用圆圈标出的量价位置,是追涨的理想位置。这一时间发生在10∶07分,25.45元的价位。如果不看后面的走势,只在盘中看的话,你可能会怀疑这里是否可能位于当天的高位。但如果放大周期,直接看日线图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位置其实是一个关键点位,并且是相对较为安全的价位。

下面看日线图2-38。

结合两幅图来看,日线上突破的正好是前高24.48元和24.45元的位置,这是突破上涨。做突破就是买这种形态,而上面分时图上介绍的就是具体选买点的方法。给你个理由,你就有信心追它,注意是追势不追价。趋势比几个价位更有价值。

图2-39显示的是个股京投银泰(600683)从2012年3月到5月期间的日线图。图中标出了一次与前面例子相似的回踩均线的相对安全买点。该股在突破10日均线之后沿5日线上移,在5.80元的位置遇到压力,连续三个交易日在此价位附近都有上影线,而没能形成突破。此后该股回踩10日线,然后在4月24日放量突破5.80元一线,这里是一个短线买点,在分时图上的买点如图2-40所示。

老股民自述:为什么盯盘久了会产生“盘感”?能更好的躲过大跌?

老股民自述:为什么盯盘久了会产生“盘感”?能更好的躲过大跌?

老股民自述:为什么盯盘久了会产生“盘感”?能更好的躲过大跌?

图2-40是京投银泰(600683)在4月24日的分时走势图。当天上午该股一直在前期压力5.80元下方运行,但均价线主要运行在昨日收盘价之上,均价线上涨,说明上午大部筹码在昨收价之上买进。下午开盘之后,该股在13∶05创出了当日新高5.81元,并且运行在均价线之上。我们等待其回落再次突破分时线上的前高时买进。在13∶09,该股再次放量突破前高5.81元,并且同时突破日线上的前高5.80元一线。在突破的前一分钟,即13∶08时的股价是5.78元,而在突破的13∶09收盘价到了5.90元。涨幅从3.21%到了5.36%,这一分钟是急速突破的一分钟。如果用挂单在当前一档或更低的价位上肯定买不到。而在收盘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均价线就是在5.90元,这说明此后很多人是在该价位之上买进的。

到此为止,我们了解了短线突破的买进方法,先在日线上确定突破位置,然后在分时图上找更具体的买点。如果你用挂单买不到这支股票,这也恰好说明了很多人都在买进,因为众多挂单在不断推高价格,买盘占优势。关键点位是多数人看好的买点或卖点,往往会放量并且伴随价格剧烈波动。否则的话,它也不会是关键点位。请记住,买在起涨点,重势不重价。

最后避免“只赚指数不赚钱”

在股市上,有的时候会出现大盘指数走势良好,甚至不断猛涨,然而股市中却有较大比例的个股行情下跌。对于广大散户投资者而言,只是“赚了指数”,但却没赚到钱,甚至还亏损。一般来说,投资者遭遇“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主要基于下述原因:

(1)过于悲观盲目地看空到底,结果踏空。很多时候,一些投资者并未从估值角度看待个股涨跌,而是跌后看跌、继续看空。这种在熊市培养出来的思维固守的结果,就是踏空此轮行情而且会继续踏空。

比如,投资者本该大胆抄底,结果却自发销户,把筹码交给大户和机构,这便是过度悲观对市场失去信心的结果,并因此错过减亏甚至止损获利的机会。

(2)没有选对个股。这部分投资者在中长线投资中,没有从公司基本面、成长性和政策受益等角度入手,短中线又跟不上热点节奏,有时虽然抄了底,但持有或调仓后持有的品种是目前还未启动的冷门股,没有主力资金关照,所以只有长度没高度,结果导致股价下挫。

(3)盲目追涨杀跌。当中期趋势一旦确立时,有些投资者顺应趋势操作,却未注意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短线波动或是中期回调。

比如,在市场冲到上升通道上轨或急拉产生背离时,投资者盲目追涨是不可取的,容易在高位被套或增加成本;而市场回落时,原本是低吸机会,投资者却又因为恐慌走势而提前杀跌出局。结果,这些投资者便未能收获盈利。

(4)没有坚持中期操作。一般来说,在一轮牛市里,能够真正赚钱的是那些在行情启动初期就及时抄底,然后适度调仓优化结构,再长期捂住牛股的人。

相对来说,很多散户投资者不具备短线操作的实战能力,却热衷于短线追涨杀跌,结果却在高位追进变冷的个股,快速被套时又不懂得及时止损调仓反而死守,结果错过了很多赚钱机会。

(5)节奏把握不好。有些投资者虽然能够坚持趋势操作,可在实战中却做反了。

比如,市场呈下降趋势时,投资者本来应该低吸加仓,结果却因看空而采取所谓的减仓和空仓观望策略;市场处于上攻初期时,有些投资者出于思维定式,认为是诱惑,反而放弃补仓的机会,在市场到了上涨末期时,却又盲目追高,结果只能哀叹“只赚指数不赚钱”。

(6)心态不稳,听信一些非理性恐慌言论就会影响自己正常的判断,缺少持股信心不敢建仓踏空或过早离场导致结果不赚钱。

比如,在大盘指数1949点来临前后,本应抄底,却看空到1800点,结果一线踏空;再逼空2150点区间构筑进攻平台,又因盲目悲观而提前出局等。一般来说,采用这种不稳定的心态去投资,往往很难在股市中赚到钱。

(7)缺少基本面研究和实战能力,这是投资者在股市里不赚钱的根本原因。很多投资者想进行价值投资,却不了解或不去了解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财务指标、产品成长性和生命周期等数据,也不看政策影响;在做趋势交易时,又不考虑量价、趋势、形态组合、资金动向、周期和拐点、换手等诸多决定性的趋势因素,却不知从深层次分析为何而买、因何而卖,缺乏最基本的研究和实战能力,从而导致盲目操作。

基于此,在股市行情一旦展开,尤其是中期行情出现后,投资者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应坚持和尊重中期趋势,保持理性;出现短线调整时,要注意防结构风险。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只要投资者能静下心来,按照正常的策略进行操作,就一定可以避免“只赚指数不赚钱”。

每天实盘解析盘中的个股操作机会和板块异动,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 财经赢家(tk60458),探讨交流炒股技术,操盘策略和擒牛战法、牛股热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