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同事,按揭买房花30年才还完,等还完自己都60多岁了。那还有必要买房吗?

杨焱15


以我的经历,我觉得按揭买房是划算的。

2009年,我拟在长沙河西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但当时我看中的楼盘这种面积户型没有挑选的余地了,因为太喜欢这个楼盘了,于是咬牙买了套121平米的。我们夫妇当时的退休工资加起来3000来元,但每月的按揭却要2400多,还贷期是20年。

虽然当时俩人开了间小店,但收入大概也就是俩人工资之和而已。当时的想法是,一旦家庭收入还不了按揭,就将原来的住房出租或售卖,一家三代住在一起。没想到10年过去了,不仅我俩的工资翻了三番,还按揭完全不成问题;而且儿子的收入也比我们夫妇的总和还多,并且他的住房公积金也足够还房贷了。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按揭买房不但不会有太大压力,反而会将买房时的压力分散到今后的20年—30年。


涓深漾溪


我本人有50多万,本想付首付的,但一想付完首付后就没钱了,每月在要还房贷几千元,一年就要还几万元。30年房贷的利息比买房的本金都差不多。想想压力很大,就没买!所以现在上班没什么压力,存在银行的利息每月两千多,一年两万多。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用户诚信689


但即便如此,你能说没有必要买房吗?租房住无法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一般没法落户口,孩子也无法上好学校,你不买房丈母娘也不答应。最主要的是租房住也不便宜,与其替房东还房贷,还不如为自己还房贷。买房住到60岁还完房贷,最后好歹还有套房子,租房住到60岁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通胀的大背景下,钱在逐渐"变毛",不只存款在变毛,贷款也在变毛,现在每月还数千元的房贷感觉压力大,30年以后每月还几千元根本不是问题。就像2000年左右最早的一批房奴,当时工资7、8百元每月还500元压力山大,但放到现在500元根本就不叫事儿。也就是说,买房子早的那些"房奴"现在都已经上岸了,现在的房奴不用等30年,可能十几年后就能上岸。


雨桐撩楼市


按揭30年 不代表一定会30年

我身边目前已经还清贷款的朋友

全都是30年贷款

可事实上

贷款还了最长的那个 也只还了10年就还清了

我那会儿买房前 也是各种计算顾虑

觉得大半辈子就这么要憋屈死

现在照样毫无压力

但只要你的贷款在你目前的能力范围内

以后就是轻轻松松


这玩意儿取名真难


我03年买房是县城第一家有物业费的小区,很多同事朋友都说:每年好丑都要交物业这个费用不划算……现在看来还不是九牛一毛,就好比现在的按揭买房,在过十年、八年每个月还几千仟块钱都不算个事,何况很多人都会提前还贷。


淡定從容007


坐标西安。14年7月毕业,16年三月买的房,120平,买的时候6000,买后就开始涨价,现在基本一万六了。

本人没租过房,但是听同事经常抱怨租房的苦恼,刚在一个房子适应了,房东突然告诉你由于什么什么原因,这个房子不能继续租给你了,等等。

所以,刚需的话,有首付的钱就买,没首付的钱能借到首付就买,实在弄不够钱那也没办法,总之,刚需的话,想尽一切办法买房。


张金健哥哥


2014年以前我们一直是租房子住,主要是老家县城有两套房子,老家是郊区的,政府要求做新农村时公公又做了一栋四层的房子,2014年的时候看到附近公立小学招生条件越来越严,我萌生了买房的念头,可是老公不同意,理由就是买房后还有月供,还要养孩子压力太大,我公公婆婆也不同意买房,一心让回到他们身边,后来因为意见不统一我和老公吵了几次架,最终他没拗过我,看房,交定金,很快就定下来了,那时候房地产大环境不好,周围很多人在说房价是泡沫,很快就要破灭,那时候也有点怕,但是想想自己是住,也不炒房,所以没什么怕的。当时买的时候房价6400一平,公积金贷款3.25的利息,月供2100块钱,我和老公的公积金就够还了,买房之后距离小区1000米建了一座重点小学,出门就是新建的地铁站,现在房价16000一平。一个同事本打算和我一起买的,后来听了别人的意见没有买,现在更买不起了。另外一个同事2019年买的1万5一平方,首付60万,月供7千多。


三生石1984


在以前我也觉得浪费30去还房贷觉得不值,特别的那个时候“牛刀”等一些唱衰人士的分析,我也认为活在当下,没必要透支自己的青春去做房奴。

大概在2013年的时候,房价已经开始猛涨了,一个同事跟我聊天,讨论该不该买房,他说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工资2000一个月,作为外地人,买房是刚需,最后贷款买房每月房贷800多,当时看压力有点大,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好,几年之间月薪已经涨到6000多,房贷还是800,自己有了存款,索性把剩下的房款都还了,然后有按揭准备给他儿子再买一套。现在他的工资到手已经有1万了,他的那两套房也跟着升值。

还有一个同事90后,大概在2015年买的房子,7000的月薪,按揭还款5000,他平时住单位的宿舍,那个房子出租,每月收4000的租金,后来他考公务员,去了外地,那个房子一直没有卖,就是出租,租金房价都涨了,现在根本没有生活压力。

我2014年买的二手房,按揭20年,当时月薪到手5500,房贷每月4500,压力真的大!后来利率下调,房贷降到每月4000了,我的工资也一直在涨,2019年的时候我工资到手1万多,另外每月还有3000公积金,可以说,不乱花钱正常生活足够了,现在有点存款,准备买个车上下班代步。

所以我觉得你要刚需,就早点买,通货膨胀是一定的,你手里的钱不去投资就会贬值,要么买点理财,4.5的利息也不太高,要么做生意,如果没有别的选择,买房一定是首选!我当初也是不屑这个高房价,等了两年,结果多花了几十万,现在看,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放到今天在去买房,我恐怕首付都不够了。一线城市买房绝对不会错!困难压力也是暂时的,别让那些天天说房价会跌的人影响你,你就问他如果有1000万,他会不会买房?没有房的人,应该是当初错过了买房的最佳时间心里不甘吧……


优秀青年编号动动拐


理论上还钱30年,人也老了,房子也老了。有点不值得。但实际上,近三十年来,货币不停贬值,钱越挣越多,但还是越来越买不起房子。我2003年第一次买房,当初自己手上只有3万块钱,房价37万,单位赞助了一点首付,自己借了一点,贷款26万,30年还清。按当时计算,自己每个月工资也就2000元不到,每月还1200的贷款,30年时间,还要成家养小孩,当时想来真是前路漫漫,异常灰暗啊,都不敢想象。但后来随着货币的贬值,工资也日新月异,2010年不到就全部还清了,现在也有几套房子了。所以我觉得,看事情远一点,还是有必要的,总想着房子降到一步就买的起,真的蛮难的,人享受惯了,如果房子很便宜了,谁不想换大房子住啊。


155273031


我当时跟你想法是一样的,我们当时买房的时候,没有多少钱,工资也是少的可怜,老公我们两人刚毕业没多久,工资都不高,老公家里条件复杂,公公离了三次婚,三次婚姻都有孩子,而且都有男孩子,我们买房的时候,后婆婆不让出钱,钱都是后婆婆管着,而且公公没有话语权,最后公公背着后婆婆借了一点钱给我们,当时我们所有钱加起来,可以付一个首付15万,是一个小房子,16年没涨价的时候买的,买之前我在想,要付30年,付完30年,就60岁了,到时候还有能力还贷款吗,不能年老体迈,还要每月还贷款,一直很纠结,但是因为老公家里也没房子,我们每次过节回去,后婆婆都不开心,我们没地方住,都住在公公的姑姑家,最后没办法还是买了房子,到现在还了几年,真是感谢当时后婆婆,不然现在的房价都没能力买房,这几年还房贷,老公工资慢慢高了,感觉压力没有之前想的大了想着以后存款多了,就先提前还一部分吧,感觉提前还一部分还是比较合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