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芸娘嫁给了爱情,却败给了现实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苏州人,出生于士族文人之家,后来家道中落。做过幕僚,商人,曾以卖画为生。

《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集,原有六卷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山中记历》和《养生记道》,后两卷早已遗失。记述了作者坎坷的一生,情真意切,真实情感付诸笔端,虽朴实却感人。“浮生”二字,出自李白的诗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本书中沈复与自己的妻子芸娘之间的爱情是最打动人心之处,几百年之后的我们仍羡慕他们把日子过成了诗,为他们恩爱夫妻不到头感到惋惜不已,为他们中年的穷困潦倒,贫病生活感慨万千。


《浮生六记》:芸娘嫁给了爱情,却败给了现实


芸娘嫁给了爱情,最终败给了现实。

他们的爱情是如此的美好,令人羡慕不已。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沈复仰慕芸娘聪慧过人,芸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自学认字,自学诗词,渐通咏吟,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怜芸命苦,四岁丧父;知芸勤劳,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十三岁沈复叹其才思隽秀,恐其福泽不深,不能释怀。于是禀告母亲:“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于是两人定下婚约,可见沈复也是痴情一片,对芸娘甚是心疼。后见芸娘刺绣又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

爱情最美不过郎有情,妾有意。芸娘三更半夜专门为沈复留粥,因此被人取笑,以至于后来见沈复就躲避。沈复出水痘,芸娘吃斋多年,直到两人成婚,沈复劝说才停止。两人如此可谓爱情圆满。

夫妻生活,羡煞旁人。

夫妻举案齐眉,兴趣相投。耳鬓厮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闲来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山盟海誓约定来世做夫妻,刻“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一个拿阳文,一个拿阴文,做两人来往书信之用。还请人画了月老画像,每到月初、月中夫妻二人必拜祭,想要仰仗月老神力来世做夫妻。


《浮生六记》:芸娘嫁给了爱情,却败给了现实

芸娘蕙质兰心,不喜珠花首饰,珍惜残书破画。夫妻的爱也惨在三餐四季里了。

为沈复做梅花食盒,夏天荷花初开时,晚间含苞,早上开放,芸娘用小纱囊,撮少许茶叶,放在荷花心里第二天早晨再取出茶叶来用泉水或雨水烹煮沏泡。沈复与朋友品诗论画,芸娘毫不犹豫卖了自己的钗子为他们买酒。

油菜花开时节,沈复与朋友游玩,不喜冷酒,芸娘租了卖馄饨的摊子为他们温酒。

沈复爱芸娘让芸娘女扮男装一起游水仙庙,瞒着父母游太湖让酝酿开眼界。他爱杜鹃,却因芸娘怜惜枝叶,不忍心让他大修大剪,就让他们连同其他的盆景一样不能成树。这就是爱你胜过爱一切吧。

沈复爱芸娘在芸娘被公婆嫌弃之后不离不弃,这也许就是患难见真情。读到这里我是感动的,沈复比那写下《钗头凤》的陆游,《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强很多,甚至比现在很多男人都有担当。在那个“子为父纲”的年代,沈复能做到如此真不枉芸娘一片真情。


《浮生六记》:芸娘嫁给了爱情,却败给了现实


芸娘临死也不曾埋怨沈复半句只是遗憾不能终奉箕帚、目睹逢森(儿子)娶妇,感激蒙夫错爱,有知己如夫君此生无憾。看到这里让人忍不住落泪。

芸娘愿望:

与郎君造个房子,买下房屋周围十亩菜园,聘老仆妇来种植瓜果蔬菜,以供给日常家用。到时,郎君画画,我来刺绣,当作品诗饮酒的资费。布衣菜饭足以享乐终身,不比再作远游的打算。这也是沈复的愿望,多么简单平凡,对他们来说竟成了奢望。

有爱情的婚姻是幸福的,只有爱情的婚姻是经不起风浪的。芸娘是幸运的,又是可怜、可悲的。

芸娘是可爱的女人,林语堂说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芸娘之所以可爱就因为她至始至终都是不世俗的,可爱的姑娘有很多,可爱的妇人真的不多。贾宝玉都说:“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他又感叹:“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


《浮生六记》:芸娘嫁给了爱情,却败给了现实

我等这些妇人,何尝不想永远可爱,永远是无价之宝,只是生活的无奈,如芸娘这样可爱之人若不嫁入富贵人家,还不是早逝的悲惨结局。

想当初芸娘把珠花送给弟媳;为小叔子做担保被诬陷被赶出沈家;自己的生活都不宽裕还要为夫君纳小妾;亏得那憨圆没去他们家,否者也是过得鸡飞狗跳。沈复本来继承父业,因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辞去公职,可真是任性,不顾上 有老人要孝敬,下有一双儿女要养育,没有尽到做到儿子义务与父亲的担当。芸娘病了八年无钱医治,沈复还冒险为朋友借款做担保,又因此被赶出了家门,居无定所。云娘与家中仆人辛劳纺织,刺绣,沈复用来游山玩水,广州之行为妓女一月花费百余金。最后,一双儿女,一个给人做童养媳,一个年幼就做学徒学做生意后来夭折。


《浮生六记》:芸娘嫁给了爱情,却败给了现实

年轻时逍遥,中年在现实面前穷困潦倒,饥寒交迫,家破人亡。这些都因为两人太清高了,不懂世俗,不懂算计生计。不懂得贫贱夫妻百事哀,人在世俗须世俗。生活不能只有琴棋书画诗酒花,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三毛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沈复芸娘已成历史,我们羡慕他们的爱情同时也要以史为鉴,追求美好的爱情不能离开物质基础。愿我们的爱情无关算计,婚姻生活中不忘算计生计。愿我们接着《浮生六记》的爱情,懂得些世俗与算计,让我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创造美满幸福的家庭与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