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中華第一陵乾陵,為什麼稱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乾陵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級重點旅遊景區,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遊區。武則天的陵墓和唐高宗為合葬墓,名為乾陵,這也被稱為是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作為兩朝帝王共葬一墓實屬罕見。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76公里。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它是一座石灰岩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

據說,唐時的堪輿家認為,梁山大利女主。所以武則天便把梁山選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後的“萬年壽域”。

乾陵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不管是裡面的寶藏還是修建的規模,在中國眾多陵墓中絕對是前幾名的。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因為墓穴尚未打開,所以目前只能從外圍窺見陵墓,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則天兩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

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臺階,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

古往今來,多少歹人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找不到的乾陵地宮墓道口,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被幾個農民意外發現。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經勘驗,乾陵葬墓至今未被盜過。1966年至1971年,中國考古學家曾多次對此墓進行勘察,結論是其墓堅固異常,據勘查從墓道口到墓門長631米,寬3.9米,共39層,全用石條填砌,各層石條再用鐵栓板固定,並灌注了鐵汁,這些情況與文獻所載一致,由此完全可以確信此墓確實難以開掘。

一代女皇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她從14歲入宮,用了整整18年的時間做了皇后,再用了長達35年的時間做了皇帝,而且在死後又用了1200年的時間證明了自己陵墓的堅不可摧,因此可見,武則天不但在生前征服了天下,而且在死後也征服了歷史。

史書記載了乾陵的選址故事,當年唐高宗在洛陽病逝後,陳子昂等人力主在洛陽設置陵寢,但武則天為了遵照高宗“得還長安,死亦無恨”的遺願,決定在關中渭北高原選擇吉地。

很快,朝廷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了兩位名揚天下的方士,一位是四川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宮裡專掌陰陽和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

武則天作為正式登基過的中國皇帝,在位15年卻沒為自己單獨建造陵墓,而是在死後打開已經埋葬了22年的李治陵寢,與李治合葬一處。乾陵並不是人們常說的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家夫婦合葬墓,可是作為不同年號的兩朝皇帝合葬一墓,倒真是中國曠古未有。

吏部尚書韋待價為山陵使,戶部郎中韋泰真為將作大匠,動用兵士和民工20餘萬人,按照“因山為陵”的葬制,將梁山主峰作為陵冢,在山腰鑿洞修建地下玄宮。《新唐書·陳子昂傳》載:“山陵穿復必資徒役,率癯弊之眾,興數萬之軍,調發近畿,督扶稚老,鏟山背石,驅以就功。”經過三百多個晝夜的緊張施工,到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安葬時,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後乾陵營建工程繼續進行。

22年後,武則天於神龍元年病故。在安葬武則天的問題上,朝廷發生了一番爭論,中宗欲滿足母后“歸陵”的遺願,大臣嚴善思極力反對。

他說:“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動尊者而後葬入。則天太后卑於天皇大帝,今若開陵合葬,即是以卑動尊,恐驚龍脈。臣聞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今若開陵,必須鐫鑿。動眾加功,為害益深。望於乾陵之旁,更擇吉地,別起一陵,既得從葬之儀,又成固本之業。若神道有知,幽途自當通會,若以無知,合之何益。”

寬厚仁慈的中宗皇帝,沒有接受這個建議,為了表示孝心,命人挖開乾陵埏道,啟開墓門,於神龍二年五月將武則天合葬入乾陵玄宮。從此,乾陵成為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兩帝的陵園。合葬武則天后,中宗、睿宗朝又將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八大臣等17人陪葬乾陵。因此,乾陵陵園的所有營建工程經歷了武則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歷時長達57年之久。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武則天在泰山封禪的時候感嘆:月有陰晴圓缺,天不滿西北,地傾於東南。我的人生,也有很多晦暗。

歷史上有名有姓的盜乾陵者,就有17次之多,比較大的盜掘活動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種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盜成功。

從武則天躺進乾陵的一刻,梁山就沒消停過。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歷代所有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中,他的反動程度僅次於明末的張獻忠。

這位鹽販子率領60萬大軍攻進長安後,先是痛痛快快地燒殺搶掠一番,待土匪癮過足了,他突然發現自己無事可幹了(其實當時的唐朝皇帝正糾集力量準備反擊呢)。這時,有人告訴了他一件事,在梁山西側黃土地下埋藏著大量碎石。

這個消息就是在暗示黃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側,那些碎石大概就是修築完乾陵後剩餘的原料。黃巢大喜,立即調出40萬士兵,跑到梁山西側開始挖掘。這些人都是農民出身,對鐵鏟鐵鍬的運用熟練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剷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

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沒有入口一樣,後來,唐王朝軍隊集結向長安發起反攻,黃巢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空手而逃。這位自稱是書生的黃巢愚蠢之極,他根本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

唐朝皇帝故意將修建產生的碎石埋在離墓道口300多米遠的地方。也就是說,他挖錯了方向,由此可見,沒文化的人千萬不能成暴發戶,因為錢也好,兵也好,在他們手裡不是造福一方的資源,而是勞民傷財、禍害天下的毒藥。

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第二個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煩的。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

但他的理想在此破滅。和黃巢一樣,他也興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還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遂此絕了念頭。乾陵至此逃過第二劫。

最危險的是第三次,這次出動的不是40萬大軍,而是一個現代化整編師,盜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鋤頭、鐵鍬,而是開山劈石如切菜的機槍大炮。主謀就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

他帶領部下,學著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正準備進入時,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為龍捲風,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七個山西籍士兵首當其衝,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裡還敢再向前,發一聲喊跑了出來。

據說,孫將軍的一個團生還者寥寥。當地人流傳“因武則天是山西人,他最恨老家的人來掘她的墓,所以那七個山西兵必死無疑。”就這樣,乾陵終於躲過最後一劫。

神奇的故事也是真實的歷史,到底是不是有神靈庇佑,我們也無從考證,古人對神靈存敬畏之心, "舉頭三尺有神明“,對天有異象心存芥蒂,即使盜墓賊也要掂量掂量天意,如果是今天的社會,一旦開工就沒有回頭箭,哪管你什麼天氣不好?

在唐初國力強盛時,陵墓建築一定是極盡奢華的,復原圖可窺一斑;

然而,唐朝初期尋龍點穴的概念剛剛形成,對於龍穴的定義尚不完整,雖然梁山屬於風水寶地,但乾陵卻並未埋在正穴上,為何有此說?因為尋龍點穴首要的條件就是青龍白虎做砂纏護穴位,並形成內明堂,所謂“上山觀水口,入穴看明堂”,只有龍虎交鎖,水口緊密才能聚氣,只有形成內明堂才有活動空間,然後才能藏風聚氣,具備以上條件稱:“開面結穴”;

墓道口建在半山腰上,神道正好建在山脊上,兩邊並沒有龍虎砂纏護叫“露風”,並不聚氣,既然如此,那麼又為何說梁山是風水寶地呢?看整個山形地勢是否有結穴的可能性,到山右側的“美人尖”回頭一望,發現原來真穴在山體右側。

山體右側俗稱“黃巢溝”,發現了形成穴位的條件,原來的神道恰好是青龍砂,美人尖的山體恰好是白虎砂,中間有兩條脈沿穴星緩緩落下,在落脈盡頭結穴,結穴位置的W形為後來修的公路;

上穴星頂部看來龍,卻比較失望,亥方父母山不大,過峽若隱若現,也就是說來龍不夠強健,脈氣較弱,雖然有龍氣但有限;

雖然乾陵沒有葬在正穴上,埋在了青龍砂上面,但皇帝的墓坑又大又深,當然能沾上龍氣,只是來脈孱弱,龍氣畢竟有限,所以後世也就只出了一個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之後也就沒有更出色皇帝和輝煌的時代了。

司馬道,又稱神道,是陵前修建的道路,與墓道不同,謂神行之道。主要是秦漢以後,墓主建造陵園之後引導接近陵冢的道路。

墓道是指修建墓葬時便於行人上下和隨葬品出入而修的道路多為斜坡狀或臺階狀。在墓葬封土以後,墓道也隨之掩埋。

神道兩側置放石人石獸,象徵帝王生前的儀衛。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其來由是: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據說他身長一丈三尺,異於常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後,秦始皇懷念他,特製翁仲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外。據說匈奴人來咸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稱為翁仲。

沿著司馬道一直走,到朱雀門外,就看到無字碑和述聖紀碑。

無字碑在朱雀門外的司馬道東側,通身取材於一塊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98.8噸,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額未題碑名,碑額陽面正中一條螭龍,左右側各四條,共有九條螭龍,故亦稱“九龍碑”。

無字碑側看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無字碑正看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宋金以後,開始有遊人題字於碑,使無字碑成為有字碑。再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漸鐫刻了許多文字,不僅在內容上自然形成了評價武則天的“碑文”,而且在書法上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備,或許這正符合了武則天當初立碑的本意。即,其功過是非自有後人去評說。其中無字碑陽面正中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朗君行記”題刻是用被稱為“二十世紀之謎”的罕見的契丹文字鐫刻的,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述聖紀碑位於司馬道西側,與無字碑相對,是武則天親撰、其子唐中宗李顯書丹,是為唐高宗歌功頌德的一通功德碑,記述高宗文治武功,開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不樹碑,墓內也不放墓誌銘,乾陵突破了這一慣例,因此述聖紀碑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

乾陵為什麼稱中華第一陵,考古界的三峽工程?

梁山可以說是世間少有的一塊“龍脈聖地”。但是此種說法卻被袁天罡所駁。袁天罡認為,梁山表明上看來是一處風水寶地,但是卻有很多不足。

大唐龍脈從崑崙山分出一支過黃河,入關中,以歧山為首向東蔓延至九嵕山、金粟山、嵯峨山、堯山。唐太宗皇帝已葬入九嵕山,為龍首,唐高宗就不能葬入龍首之前。另外,梁山是周代龍脈之尾,尾氣必衰,葬於此,恐李唐江山不保。而且梁山北峰居高,前後兩峰似女乳狀,恐怕陰氣過重,女人掌權。

高宗聽了袁天罡一番宏論後,不知該如何定奪。此事卻被武則天知道了。武則天小時候曾聽父親說過,她將來能做皇帝,於是,她便建議高宗認同李淳風的說法。高宗就應允了,第二天便傳出聖旨,定梁山為陵址。

難怪武則天死在洛陽,卻要遷入陝西乾陵與高宗合葬,把梁山定為自己百年之後的“萬壽疆域”。

關於乾陵的定名,群臣一時爭論不休。有人說太宗陵名曰昭陵,高宗陵寢應為承陵,以承接太宗恩澤。後來長孫無忌卻奏曰:“梁山位於長安西北,在八卦中屬乾位,乾為陽,為天,為帝。梁山既為陛下萬年壽域的天堂帝都,乾坤相合,陛下將為永世帝王。依臣之見,就定名為乾陵吧!”高宗聽了以後很高興,就定名為乾陵。

《周易》中有乾為陽、坤為陰,乾為男、坤為女之說,梁山陰氣瀰漫,有乾必有坤,看來“女主天下”是命中註定了。

乾陵墓依山而建,經過三百多個日夜緊張施工,一直到公元684年八月,主要工程才竣工。高宗入葬後,乾陵營建工程依然繼續。

乾陵營建時,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築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佈置於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

陵園建造仿照唐都長安城格局,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2米,西牆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

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如同一個地下版長安皇宮。

《唐會要》記載,貞元十四年(798年),乾陵修葺時曾造屋378間。此後,置的120餘件精美絕倫的大型石刻群,成為盛唐社會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讓人感受到它所體現的盛唐時代精神。

從梁山南二峰的天然雙闕起,往北依次對稱排列。端立首位的是1對高達8米有餘的八稜柱石華表,這是帝王陵墓的標誌,其造型昭示著生命長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對人類生殖行為的崇拜。接著是1對昂首挺胸、渾圓壯觀的石刻翼馬,馬身兩翼雕以捲雲紋,似有騰飛之勢。翼馬之北是1對優美的高浮雕鴕鳥,它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的象徵。

乾陵有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佈著兩組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他們都雙雙並立,兩手前拱,姿態極為謙恭,彷彿在這裡列隊恭迎皇帝的到來。但最為奇怪的是,這些石像都是沒有腦袋的,這就讓人產生了許多的疑問,為什麼乾陵會用這些沒有頭的石像守陵呢?如果你仔細觀察它們,會發現從這些人的脖子上可以看出石像的頭被砸掉的痕跡。那麼,這些石像的頭部失蹤是人為的呢,還是天災呢?

關於石像沒有腦袋的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一種說法就是,這些石像的頭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在明朝初期,有個外國使節到乾陵去遊玩,發現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這裡給唐朝的皇帝守陵,覺得既有損國格,也有辱於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強大的損害,便想把這些石像給毀了。但是他又怕引起當地民眾的不滿,於是便想到了一個妙計。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莊稼裡踐踏糧食,然後在第二天又煽風點火似的,和百姓說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們在晚上便成精了,開始糟蹋莊稼。要想保護好莊稼和糧食就必須把這些石像消滅掉,砍掉它們的腦袋,讓它們不能在出來禍害莊稼。當地的群眾認為這個外國使者說得非常有道理,於是一氣之下便把這些石像的腦袋給砍碎了。

而在明朝末年一些詩人描寫乾陵的詩句中出現了“赤馬剝落離倒旁”的詩句,說的應該就是乾陵的立馬和石像都紛紛地倒在了地上。詩中所描述的石像倒地的情景,似乎和民間的傳說在時間上有相近之處。

通過大量資料證明,在明嘉靖年間,也就是1556年的1月23號這一天,在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8—11級。由於地震發生在子夜,所以致使80多萬人死於這場地震中。而乾陵距華縣只有100多公里,同樣屬於震中地帶,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便是震驚中外的華縣地震。據專家們推斷,這場地震才是造成這61座石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巧的是,許多陵前的石像石馬都是在頭部上受損了。再有就是這些石像的材質不是很結實,由於當時採用石料的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損的時候,頭部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

研究人員推斷,這61尊石像很有可能是一部分毀於那場大地震中,還有一部分是毀於明末清初的那些戰爭中。即使這些石像已經遭到毀壞,但還是可以從他們的形象中發現大唐盛世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