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经开区: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大片大片的麦田在微风里泛着绿浪,田间数十台自走式喷杆机和植保喷雾飞机不间断进行着除草喷雾作业。

渭南经开区: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目前正是麦田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全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春季化学除草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截止昨天,龙背街道前进村,信义街道陈南村、信义村、新庄村、任李村等10多个村,已全面完成了小麦化除工作。全区通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化除面积已达6000余亩。”农综局干部刘文婷说。

“这些机子基本一台一小时就可以作业60亩地,机械化就是省时、省力、省工。我们一家村种粮大户几百亩地,半天时间就完成化学除草。这次喷药,村民不用付作业费用,政府进行了补助,农民只需要付每亩15元的药钱就行了。如果村民自己买药基本每亩需要25元,再加上人工费用,就更高了。这样算下来省了不少钱,村民们得到的真真切切的实惠。”陈滩村村主任陈天祥说。

渭南经开区: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据了解,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2019年,渭南经开区依托区内众创农机专业合作社、福康大田农事服务中心等3家社会组织,启动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建立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机制“多形式”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服务小农户,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自项目组织实施以来,通过定额补助农户农业生产的“耕、种、防、收”四个关键生产环节,累计完成作业服务面积58000亩

据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就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通过生产托管,由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来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项目通过统一深松整地、统一播种、统防统治、统一收割,有效解决小农户规模化生产难题,解决了当前农村“无人种地”的问题。同时,有效地调动了服务组织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水平,解决了“种不好地”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