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王文碧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拜别了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在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下,恋恋不舍离开了长安城,一行人取道青海进藏。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也亲自到青海相迎。汉、藏两支婚礼队伍在青海河源地方相会,举行了隆重的迎亲仪式。



藏历四月十五日,婚礼队伍到达拉萨。此时的拉萨全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慕中国衣服仪卫之美”,新郎松赞干布脱去胡服,改穿纨绮;事前,他还派人仿效唐京都长安的宫殿建筑专门“为公主别筑城廓宫室”,并禁止吐蕃族民在这一天用赭土涂面,以免惊吓到文成公主。一切准备妥当,婚礼便在为文成公主新建的宫室举行,其规模之大与隆重程度,都是吐蕃有史以来所未曾有过的。至今,拉萨布达拉宫仍有保存完好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二人结婚的塑像和结婚洞房遗址。

文成公主一卸下婚纱礼服,便与松赞干布交谈起了他们的“改革”志趣与理想。在文成公主的指派下,由唐王朝带来的汉人工匠和汉农开始向当地族民传授唐代先进的生产技术。诸如耕作、采桑、纺织、刺绣、制陶、造纸等等。文成公主带去的历算、医药也陆续在吐蕃传播开来:天文历算改变了藏历以麦熟为岁的原始方法;医药改变了藏民治病求神的传统。

新技术与工艺的推广,汉民族文化的传播正在慢慢改变着吐蕃族民的观念与生活方式:他们很多人开始筑室而居,碾米而食,制陶而用。为了表示对文成公主的尊敬和钟爱,松赞干布还带头穿唐装,使不少吐蕃上层贵族也争相“释毡裘,袭纨绮”。文成公主带去的乐师乐队,不仅把唐朝乐曲传入吐蕃,唐朝的乐器制作工艺也一并传授,在西藏拉萨的大昭寺里至今还藏有50余件汉乐器。


文成公主又帮助松赞干布创造了藏文,建立了“遣诸家子弟入国学,习《诗》、《书》”的先进教育制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建立王室宫廷文书公告档案制度。由于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并从内地带去用铜制造的释迦牟尼佛像,迎奉上供,松赞干布又大力提倡,佛教便在吐蕃流传开来。松赞干布还专门为文成公主建造了一座佛教寺庙--小昭寺。传说寺前两株人称“唐柳”的大柳树,便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在建造小昭寺破土动工奠基时亲手栽种的,故又称“公主柳”。

文成公主入藏,帮助藏王松赞干布改革,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去世时,松赞干布派特使持厚礼专程往长安祭拜;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时,唐高宗也派专使往拉萨祭悼。汉藏两族间政治联合日趋紧密。

公元680年,入藏达40年之久的文成公主与世长辞。这位传播汉藏友谊的使者,活着的时候,从藏王到藏民,无不尊敬她,爱戴她。死后,藏族同胞也都怀念她、纪念她。她经过的地方被视为圣洁之地。拉萨的大昭寺里供奉着她的塑像。他们还把藏历四月十五日定为“萨噶达瓦节”,这一天是文成公主入藏到拉萨那天;又把藏历十月十五日,即文成公主诞辰日,也定为节日。以后每年这两个日子,藏族同胞都进行庆祝,以纪念文成公主。在藏族同胞中,文成公主被亲切称为“阿姐甲莎”,即“汉族阿姐”的意思。


“阿姐甲莎”一直活在藏族同胞的心中,也活在了汉族同胞的心中,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在汉、藏两族同胞中一直流传至今。唐代诗人陈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阿扁侃历史


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历史给人印象,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好象是大唐的特别恩典,显示了中原文明威服四夷的风范。

在肯定促进汉藏融合的大前提下,不美化,不贬损,用事实来讨论问题:

634年吐蕃君主(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唐太宗断然拒绝,瞧不起这个蛮夷国家,告诉使者受大唐庇护的吐谷浑王从中作梗。

638松赞干布扬言唐朝不送出公主就要强掠,便率兵入侵唐朝,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今松潘),唐军最终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十分惧怕,立即退兵谢罪,并再次请婚。

640年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前来长安求亲,携黄金5000两及其珍宝,其中有用黄金制成的一只7尺高、装3斛酒的大鹅作为聘礼。唐太宗心里虽然很抵触,但不得不将一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当时松赞干布有6个女人,还有许多没有名分的女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9年,却只有3年产生交往,谈不上什么受宠。

史载:文成公主抵蕃后,来自尼泊尔尺尊公主大发淫威,宣称她先事王,是正室,正室为后,偏室为婢,使得文成公主无人服侍。一个月后,文成公主实在难忍,找来禄东赞质问。禄东赞说,我无力见到赞普,也无力奉送饮食,一切都是尺尊公主做主。

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耗费巨资修建大昭寺,供奉她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氏8岁等身佛像,为文成公主仅修了小昭寺,供奉从大唐带来的释迦氏12岁等身佛像,可见两人的地位差距。710年唐中宗命金城公主入藏为吐蕃国主正妻,她将两座佛像互换,一直延续至今。

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带去了蔬菜、谷物种子和医药、营造、工技、农桑等技艺,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年,却守了31年的寡,并不是那么美好、那么光鲜,与人们想象中深受吐蕃人尊敬形象相差甚远。

只是历朝史官们竭力掩盖和亲的被迫性、无奈性,夸大文成公主入藏后的地位和影响,故而营造出了众蛮夷景仰大唐的假象。

以上仅一家之言,本着学术多元化,希望不戴帽子,不打棍。(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其实文成公主的命运并不像书上写的那样美好。她是唐朝和吐蕃和亲的工具,吐蕃当时的首领松赞干布对唐朝繁荣的文化有所向往,所以就提出和亲。而唐太宗并没有合适的女儿可以去和亲,所以就想到了远房亲戚的女儿,也就是文成公主。


其实文成公主还是挺想和亲,她是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态度答应的;虽然松赞干布是个糙汉子,但身材结实,为人又聪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唐太宗在她出嫁时还给了丰厚的嫁妆;不过这是唐太宗为了笼络吐蕃用的。我多给你点宝贝,你就少惹点麻烦;松赞干布也就欣然接受了。期间还把文成公主和一群丫鬟放到一起,让松赞干布来猜哪个是真正的文成公主,倒也是愉快的完成了娶亲过程。文成公主到了吐蕃后,吐蕃的人民还是很欢迎她的,可能是因为带了很多嫁妆的原因吧。


文成公主在吐蕃过得还算不错,她和那边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啊,大叔大婶们啊,相处的还都挺好的。且她样貌出众,端庄秀丽,皮肤白皙,还会女红刺绣;所以松赞干布还是很喜欢她的,但没过多久,就没那么受宠爱了,基本上都是在服侍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心机也是很深的,他之所以提出和亲也是因为对唐朝的一些技术崇尚和向往;他需要你的时候就百般讨好,不需要你的时候就一脚踢开,不过好在史书上还没有记载过文成公主被虐待的事情。不过当时的唐朝还是比较忌惮吐蕃的,因为松赞干布的军队就像是一群土匪,所以唐太宗也有所顾忌。
算一算文成公主在吐蕃的40年里,只有9年是真正跟松赞干布在一起的,剩下的31年基本都是在守空房。只是史书为了美化唐朝的形象,所以没有将真实情况写下来。所以文成公主还是很孤独的,很让人同情啊。 不知道大家对于文成公主的命运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梦晓山海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其他民族的威胁,有的朝代甚至被外族消灭。为了稳固国家的政权、经济发展,有的会采取和亲的政策,维护国家边境地区的稳定。其中最出名的两位应该是汉朝的昭君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的和亲命运是怎样的呢?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向唐朝提亲遭到唐太宗的拒绝。松赞干布出兵被唐军击败,松赞干布向唐太宗谢罪,并再次下聘礼。唐太宗将远支宗室一女册封为文成公主,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虽然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但是在吐蕃的地位很高。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就是著名的布达拉宫。文成公主也将唐朝先进的农业、手工生产技术带到了吐蕃,当地的人民也很尊重文成公主。

但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生活真的幸福吗?这个只有他们自己才了解,毕竟这个是一场政治的交易。

抛开私人生活是否幸福不讲,文成公主的和亲开创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交往,促进了吐蕃的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为汉族和藏族的融合与交流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直到现在,藏族人民也世代的供奉文成公主,可见文成公主在西藏人民心中的影响力。




小艾爱历史


在唐太宗时期,就有一段联姻的佳话:文成公主和吐蕃的松赞干布的联姻。其实文成公主进入西藏的联姻,并没有历史上所说的那么完美。她其实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王后,而只是一名小妾,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史书上记载,吐蕃的松赞干布派求亲使者禄东赞到唐朝请求联姻。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自然很多国家都想要和唐朝联姻,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当时有很多国家的使者前往长安,向唐太宗求亲。

而唐太宗自然不会轻易的把女儿嫁给这些请求联姻的国家。所以他出了六道难题,来为难求亲使者。最后是吐蕃的禄东赞凭借自己过人的洞察力和智慧,全部答对了六道题,成功迎娶了文成公主入藏。

而且在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带去了很多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人才,促进了吐蕃的发展,而吐蕃的可汗松赞干布,封文成公主为皇后,并且为他修建了一座宫殿,也就是今天的布达拉宫。其实真实的历史,并不如历史书上所书写的那么完美。

在最近所发现的一些敦煌文献中,记载了文成公主的一些资料。其实当时吐蕃向唐朝求亲的时候,唐太宗是拒绝的。当时吐松赞干布非常生气,就率领军队前去攻打唐朝,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唐太宗后悔拒绝了他的求亲。

而在这场战争中,无往而不利的唐朝军队竟然落败,所以唐太宗为了挽回脸面,就答应了和亲。那是唐太宗同意联姻是出于政治的考虑,因为将一个公主送出去联姻就可以少出边境的骚乱,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所以文成公主入藏,并不是书上所书写的是唐太宗的赐婚,而是战败后的无奈之举。而文成公主到了吐蕃之后,其实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王后。因为当时他的正妻是尼泊尔的赤尊公主,文成公主嫁过去,只能算是一个妾室。

而且松赞干布为他的王后修建了大昭寺庙,而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小昭寺。所以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并不像书上所写和松赞干布琴瑟和谐,而是地位是非常的低下的。在松赞干布看来,唐朝答应和亲,是一种示弱的表现。

而且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各种人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在之后的100多年,吐蕃多次侵扰大唐边境,一直是唐朝在边境上的心中大患。所以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


文利wenli


在古代,国家之间经常会通过联姻来结成联盟。例如在唐太宗时期,就有一段联姻的佳话:文成公主和吐蕃的松赞干布的联姻。其实文成公主进入西藏的联姻,并没有历史上所说的那么完美。她其实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王后,而只是一名小妾,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史书上记载,吐蕃的松赞干布派求亲使者禄东赞到唐朝请求联姻。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自然很多国家都想要和唐朝联姻,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当时有很多国家的使者前往长安,向唐太宗求亲。



而唐太宗自然不会轻易的把女儿嫁给这些请求联姻的国家。所以他出了六道难题,来为难求亲使者。最后是吐蕃的禄东赞凭借自己过人的洞察力和智慧,全部答对了六道题,成功迎娶了文成公主入藏。 而且在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带去了很多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人才,促进了吐蕃的发展,而吐蕃的可汗松赞干布,封文成公主为皇后,并且为他修建了一座宫殿,也就是今天的布达拉宫。其实真实的历史,并不如历史书上所书写的那么完美。

在最近所发现的一些敦煌文献中,记载了文成公主的一些资料。其实当时吐蕃向唐朝求亲的时候,唐太宗是拒绝的。当时吐松赞干布非常生气,就率领军队前去攻打唐朝,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唐太宗后悔拒绝了他的求亲。 而在这场战争中,无往而不利的唐朝军队竟然落败,所以唐太宗为了挽回脸面,就答应了和亲。那是唐太宗同意联姻是出于政治的考虑,因为将一个公主送出去联姻就可以少出边境的骚乱,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所以文成公主入藏,并不是书上所书写的是唐太宗的赐婚,而是战败后的无奈之举。而文成公主到了吐蕃之后,其实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王后。因为当时他的正妻是尼泊尔的赤尊公主,文成公主嫁过去,只能算是一个妾室。 而且松赞干布为他的王后修建了大昭寺庙,而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小昭寺。
所以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并不像书上所写和松赞干布琴瑟和谐,而是地位是非常的低下的。在松赞干布看来,唐朝答应和亲,是一种示弱的表现。 而且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各种人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在之后的100多年,吐蕃多次侵扰大唐边境,一直是唐朝在边境上的心中大患。所以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


精选经典影视


文成公主的命运并不好,并不像平常所了解那样的美好。

历史上的和亲要么是显示自己国家的权威赐婚和战争失败祈求和平的一种方式。而文成公主入藏就是唐太宗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因为和亲就可以减少边境地区的骚乱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妥协。

所以文成公主在西藏的处境并不好,她嫁过去并不是皇后,而是地位平庸,没有孩子没有恩宠,平常就像一个丫鬟的角色。一点也没有唐朝的公主风范,并且松赞干布死的早,她守寡31年。

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谷物种子,生产技术并没有得到松赞干布的认可,他人为这是唐朝皇帝的妥协,对自己的畏惧。

文成公主嫁去异国他乡,却没有得到应该的幸福,所以说她的命运是不幸的。


历史小白谈历史


其实文成公主的日子非常不好过,甚至用惨淡形容一点不为过,因为唐朝和亲看上去非常美好,但是美好的背后却是无比的艰辛,唐朝公主嫁过去的目的完全是为了稳固边疆,到了那里之后生活习性完全不同,文成公主要适应那里的环境,而且最惨的是还嫁给了自己的儿子这是我们现在社会所无法理解的,所以用惨淡来说一点都不为过!


梦想启航188979672


文成公主本身就是一个大度勤劳而且无私奉献的一个人。所以她的一生也就随着心境所想过的让人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