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是怎麼死的?

安幸運


紀曉嵐與和珅的電視劇許多的人都看過的,和珅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歡,紀曉嵐也沒有和珅的地位高,也沒有和珅做事圓滑,紀曉嵐一開始考上進士被安排在翰林院工作,後又認命為鄉試主考官,後又任命為知府,由於紀曉嵐文章出眾被調到皇上身邊工作,但因口風不緊犯錯被流方到烏魯木齊,後來皇帝要休四庫全書,經劉墉父親劉統勳推薦回京休四庫全書才免去罪名,四庫全書修成後深得皇上心滿意足,被封為禮部尚書,那時候紀曉嵐已經七十多歲了,乾隆皇帝八十五歲讓位,但乾隆是個皇帝迷,和珅就和乾隆合計讓位不讓權,也就是不交玉璽給嘉慶,於是紀曉嵐和劉墉一齊又去勸說乾隆皇帝,最終乾隆皇帝讓位讓權,嘉慶帝上位後也沒有怎麼利用紀曉嵐,但也深知在禪讓大典上紀曉嵐也為自己勸說乾隆皇帝交出玉璽有功,後授予紀曉嵐大學士頭銜,並封為太子太保,紀曉嵐八十二歲去世,死後嘉慶帝追封他諡號“文達,”並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


靜虛齋主


紀曉嵐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清代直隸獻縣,今天的河北省獻縣人,清代政治家和作家。

1754年考中進士,先後擔任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 他畢生博覽群書,擅長詩歌和駢文創作。在他的晚年,內心世界變得越來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的作品。

1805年病逝,諡號文達,享年81歲,嘉慶皇帝御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



馮仔說歷史


死於憂鬱,公元1730年,紀曉嵐參加童子試,憑藉自身出色的文學知識獲得了優異成績,當地的百姓稱呼紀曉嵐為“神童”。紀曉嵐十一歲時,跟隨父親到京城居住生活,隨後一直致力於學習。1740年,紀曉嵐時年17歲,娶第一位夫人馬氏。公元1743年到公元1754年,紀曉嵐曾7次參加科舉考試。公元1754年,紀曉嵐一舉考取二甲第四,乾隆皇帝封任紀曉嵐為翰林院庶吉士,開始了他長達50多年的政治生活,隨後,乾隆皇帝任命紀曉嵐為《四庫全書》的總編輯,負責修書的大小事宜。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開設“四庫館”,公元1787年,四庫館正式關閉。紀曉嵐擔任總編纂一職共為14年,在紀曉嵐的帶領下,《四庫全書》涵蓋了200卷目錄,共收集書籍為3461種。如此龐大浩瀚的工程,至今讓人瞠目結舌


貓九Taurus


紀曉嵐是清代乾隆年間著名的大學士。紀曉嵐生於公元1724年,卒於公元1805年,享年82歲。紀曉嵐是河北滄州人,原名為紀昀,因字曉嵐,人稱紀曉嵐。紀曉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為官期間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編輯。公元1730年,紀曉嵐參加童子試,憑藉自身出色的文學知識獲得了優異成績,當地的百姓稱呼紀曉嵐為“神童”。紀曉嵐十一歲時,跟隨父親到京城居住生活,隨後一直致力於學習。1740年,紀曉嵐時年17歲,娶第一位夫人馬氏。公元1743年到公元1754年,紀曉嵐曾7次參加科舉考試。公元1754年,紀曉嵐一舉考取二甲第四,乾隆皇帝封任紀曉嵐為翰林院庶吉士,開始了他長達50多年的政治生活。

隨後,乾隆皇帝任命紀曉嵐為《四庫全書》的總編輯,負責修書的大小事宜。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開設“四庫館”,公元1787年,四庫館正式關閉。紀曉嵐擔任總編纂一職共為14年,在紀曉嵐的帶領下,《四庫全書》涵蓋了200卷目錄,共收集書籍為3461種。如此龐大浩瀚的工程,至今讓人瞠目結舌。乾隆年間,清代文字獄達到了鼎盛時期,紀曉嵐因為編書一事,多次牽連入獄。紀曉嵐晚年間,內心極度封閉和保守,曾著有《閱微草堂筆記》一書。公元1805年,紀曉嵐因病去世,嘉慶皇帝追封諡號為文達。

紀曉嵐是清代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紀曉嵐共享年82歲,紀曉嵐集多重身份於一身,他既是文人,又是官員,還是《四庫全書》的編撰者。紀曉嵐晚年時,寫給了自己一副輓聯,內容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這兩句話寫的異常心酸,突出了自己生命的輕薄,也道出了紀曉嵐為官生涯的跌宕起伏。紀曉嵐八十二歲時,因病去世,從年齡來說,紀曉嵐無疑是一位高壽者。和同僚和珅相比,紀曉嵐有壽終正寢,這是一件比較幸運的事情。

紀曉嵐為官期間,經常伴隨乾隆皇帝左右。乾隆皇帝得知紀曉嵐才高八斗,經常讓他作詩寫詞。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心理,紀曉嵐也曾寫有無數不少的恭維詩篇。後人在瞭解紀曉嵐閱歷時,發現紀曉嵐晚年間極為封閉,常常關門自閉。紀曉嵐晚年著有《閱微草堂筆記》一書,講述了自己從出生算起的故事。生活上基本不和外界交流,內心極度壓抑鬱悶。晚年時期的紀曉嵐,既不能為國家獻力,又沒有了知心好友,所以他以文章為樂趣,沉醉於寫書作詩中。長期下來,紀曉嵐身心俱疲,加上年事已高,最終於82歲去世。歷史上的紀曉嵐並不像電視劇中“紀大煙袋”,他的政治生活極為波折。乾隆年間大興文字獄,紀曉嵐因此被髮配到烏魯木齊。後來又經過盧見曾案件,紀曉嵐深感政治生活的不易。紀曉嵐47歲時再被招入朝廷,此時他的心境大不相同。到了晚年間更加閉塞,而後鬱鬱而終。

公元1805年,紀曉嵐去世。紀曉嵐的後人們,將紀曉嵐葬於滄州市滄縣崔爾莊鎮北村村南。紀曉嵐墓地四周有高大茂密的椿樹、榆樹和槐樹。從遠處觀望,紀曉嵐墓地的東面和南面是一片繁盛茂密的棗樹林子,西北方是一個匡闊的打穀場。紀曉嵐墓向東三米處,有一塊高大的墓碑,這是紀曉嵐去世時所立。碑上刻著嘉慶皇帝寫的碑文。距離墓碑向東16米左右的距離,有一塊通神道碑,這塊碑於民國1920年紀曉嵐的六世孫所立。滄州政府為了保護紀曉嵐墓,在距離紀曉嵐墓碑北面2.5米處,立了一塊寫有“滄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字樣的碑文,旨在讓當地的百姓保護好紀曉嵐墓,不要隨意破壞它。

紀曉嵐墳墓大約高2米,呈現出橢圓樣式,外部用磚堆砌而成。紀曉嵐墓碑下方是一塊青石碑座,原先的碑座已經被損壞,根據測量,墓碑共2.68米。經過相關單位測量而知,紀曉嵐墓共寬109.5釐米,厚度為38釐米,石碑的頂部刻有蛟龍圖案。不過,這個蛟龍圖案是1989年重新設計雕刻而成。碑的正反兩面都有美觀的浮雕,每面都有12條蛟龍,左邊四條,右邊四條,上邊和下邊分別有2條。之前的碑文由於年代久遠和破壞嚴重,上面的字已經無法辨別。1989年,滄州書法家劉文源重新雕刻了碑文。據說,後人埋葬紀曉嵐時,還請了風水先生查看場地。紀曉嵐墓前原來還有石馬、石獅等石像,由於社會動盪不安,石像早已被他人盜走。




搞笑視頻不笑你踢我


紀曉嵐到底是怎麼死的?

嘉慶十年(1805),紀曉嵐老死於京城,享年82歲。生前他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紀曉嵐死後,諡號“文達”,這是對他文學才能一種相當高的

紀曉嵐,名昀,字曉嵐,生於1724年6月15日。父親紀客舒是一位考據學家,做過京官,外放姚安知府。紀曉嵐4歲開始讀書,12歲隨父入京。紀曉嵐24歲應順天府鄉試,為解元。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繼授編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但皇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4月,提升為侍學士。但紀曉嵐一生並未做過一天大學士,臨終前勉強做了一個月的協辦大學士,也只是安慰之意。

嘉慶十年(1805),紀曉嵐老死於京城,享年82歲。生前他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紀曉嵐死後,諡號“文達”,這是對他文學才能一種相當高的認可。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說他是一代通儒,“胸懷坦率,性好滑稽,有陳亞之稱。然驟聞其語,近於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這就是說紀曉嵐不僅學識好,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幽默得也很在理。應該說,這一評價是基本上符合實際的。

紀曉嵐一生著述甚豐,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入主四庫館,慘淡經營了13年,但其編纂的《四庫全書》幾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主管如此浩大的編書工程,本應受到聖上的信任、重用才是。但一次紀曉嵐為好友向皇帝求情,乾隆竟勃然大怒,當即罵道:“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皇帝並沒有把他當成獨當一面的重臣,而只是把他當作給皇帝解悶的戲子一樣。

嘉慶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離乾隆去世僅半個月,距和珅下獄也只有7天,嘉慶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處所,賜他白綾一條,令其自盡。和珅知死期已至,不禁悲從心來,提筆寫下了一首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此詩似偈似謠,前兩句含義尚明,因為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那時剛好50歲。從權力的頂峰一下子跌落到深淵,對他來說當然是一場夢,而且是一場噩夢。後兩句的含義較為隱晦,大概是屬於某種詛咒,或者是身後報應之類,只不過是不便明說罷了。

賦詩完畢,和珅懸樑自盡,黯然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這是他貪權納賄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和珅至死,他的富貴夢、權力夢從來都沒有醒過。一代鉅貪的形象就此定格於歷史的長河中。

嘉慶十年(1805),紀曉嵐老死於京城,享年82歲。生前他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讀懂城市


紀昀: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清中期政治家、文字家,今河北省獻縣人。

前言:

紀曉嵐生於雍正二年,死於嘉慶十年,終年八十二歲,在清代一朝所有有記載的人物當中屬於高壽之人。

紀曉嵐的高壽與他的飲食習慣有慣,他的死亡和他的一個嗜好有關係!我們從歷史上的文獻來了解一下紀曉嵐的飲食與他的特殊嗜好。也通過他的作品間接瞭解一下他的思想。

紀曉嵐出身富農家庭,剛剛出生的紀曉嵐和大多數嬰幼兒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家裡人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斷奶之後的紀曉嵐不喜歡吃飯,只要一餵飯就大哭大鬧,家裡人束手無策,這麼一丁點的娃娃,給他吃什麼才不挑食呢。事也湊巧這天在餵飯時,紀曉嵐又在哭天喊地,恰好飯口時分,他母親心急之下將桌面上一隻雞腿塞在了他手裡,奇蹟發現了,拿到了雞腿的紀曉嵐不再哭泣,變得眉開眼笑,小嘴使勁的吸吮著雞腿一副滿意的樣子。

也就是從這天開始,家裡人發現紀曉嵐只要是給肉吃無論什麼樣的肉類都不再哭鬧,如果餵食別的食品大多數只要入口就會哭鬧。眾人很是差異,私底下常常爭論紀曉嵐會不會是什麼食肉動物投胎。

這一飲食習慣,從紀曉嵐出生到其死亡從未改變。他的另一特殊的嗜好,會讓我們瞠目結舌:為愛鼓掌

鼓掌到什麼成度呢!【沒人不歡】

據野史《蟲鳴漫錄》記載:公五鼓入朝一次、歸屬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性外出而幸者,亦往往有之。

大家看看紀曉嵐的嗜好與體質,據說在年己八十,猶能御人不衰;日食肉數斤。我看到這段文字時真是對紀曉嵐仰慕之情尤如滔滔滔江水…

兒時的紀曉嵐曾經被一名相士所看:說他如果學得養生之道懂得節制可壽百歲。正是常年在飲食與嗜好上紀曉嵐不懂節制,造成身體透支,終於在八十二歲這年沒有堅持下來…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嘉慶十年(1805),紀曉嵐老死於京城,享年82歲。生前他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紀曉嵐死後,諡號“文達”,這是對他文學才能一種相當高的

紀曉嵐,名昀,字曉嵐,生於1724年6月15日。父親紀客舒是一位考據學家,做過京官,外放姚安知府。紀曉嵐4歲開始讀書,12歲隨父入京。紀曉嵐24歲應順天府鄉試,為解元。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繼授編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但皇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4月,提升為侍學士。但紀曉嵐一生並未做過一天大學士,臨終前勉強做了一個月的協辦大學士,也只是安慰之意。

嘉慶十年(1805),紀曉嵐老死於京城,享年82歲。生前他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紀曉嵐死後,諡號“文達”,這是對他文學才能一種相當高的認可。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說他是一代通儒,“胸懷坦率,性好滑稽,有陳亞之稱。然驟聞其語,近於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這就是說紀曉嵐不僅學識好,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幽默得也很在理。應該說,這一評價是基本上符合實際的。

紀曉嵐一生著述甚豐,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入主四庫館,慘淡經營了13年,但其編纂的《四庫全書》幾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主管如此浩大的編書工程,本應受到聖上的信任、重用才是。但一次紀曉嵐為好友向皇帝求情,乾隆竟勃然大怒,當即罵道:“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皇帝並沒有把他當成獨當一面的重臣,而只是把他當作給皇帝解悶的戲子一樣。

嘉慶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離乾隆去世僅半個月,距和珅下獄也只有7天,嘉慶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處所,賜他白綾一條,令其自盡。和珅知死期已至,不禁悲從心來,提筆寫下了一首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此詩似偈似謠,前兩句含義尚明,因為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那時剛好50歲。從權力的頂峰一下子跌落到深淵,對他來說當然是一場夢,而且是一場噩夢。後兩句的含義較為隱晦,大概是屬於某種詛咒,或者是身後報應之類,只不過是不便明說罷了。

賦詩完畢,和珅懸樑自盡,黯然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這是他貪權納賄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和珅至死,他的富貴夢、權力夢從來都沒有醒過。一代鉅貪的形象就此定格於歷史的長河中。

嘉慶十年(1805),紀曉嵐老死於京城,享年82歲。生前他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堅強的北極熊


首先本人特別喜歡看《鐵齒銅牙紀曉嵐》幾部電視劇都看過而且才看不膩,今天突然看到了這個問答,非常投緣!

紀曉嵐是清代乾隆年間著名的大學士。紀曉嵐生於公元1724年,卒於公元1805年,享年82歲。紀曉嵐是河北滄州人,原名為紀昀,因字曉嵐,人稱紀曉嵐。紀曉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為官期間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編輯。公元1730年,紀曉嵐參加童子試,憑藉自身出色的文學知識獲得了優異成績,當地的百姓稱呼紀曉嵐為“神童”。紀曉嵐十一歲時,跟隨父親到京城居住生活,隨後一直致力於學習。1740年,紀曉嵐時年17歲,娶第一位夫人馬氏。公元1743年到公元1754年,紀曉嵐曾7次參加科舉考試。公元1754年,紀曉嵐一舉考取二甲第四,乾隆皇帝封任紀曉嵐為翰林院庶吉士,開始了他長達50多年的政治生活。

隨後,乾隆皇帝任命紀曉嵐為《四庫全書》的總編輯,負責修書的大小事宜。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開設“四庫館”,公元1787年,四庫館正式關閉。紀曉嵐擔任總編纂一職共為14年,在紀曉嵐的帶領下,《四庫全書》涵蓋了200卷目錄,共收集書籍為3461種。如此龐大浩瀚的工程,至今讓人瞠目結舌。乾隆年間,清代文字獄達到了鼎盛時期,紀曉嵐因為編書一事,多次牽連入獄。紀曉嵐晚年間,內心極度封閉和保守,曾著有《閱微草堂筆記》一書。公元1805年,紀曉嵐因病去世,嘉慶皇帝追封諡號為文達。

紀曉嵐是清代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紀曉嵐共享年82歲,紀曉嵐集多重身份於一身,他既是文人,又是官員,還是《四庫全書》的編撰者。紀曉嵐晚年時,寫給了自己一副輓聯,內容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這兩句話寫的異常心酸,突出了自己生命的輕薄,也道出了紀曉嵐為官生涯的跌宕起伏。紀曉嵐八十二歲時,因病去世,從年齡來說,紀曉嵐無疑是一位高壽者。和同僚和珅相比,紀曉嵐有壽終正寢,這是一件比較幸運的事情。

紀曉嵐為官期間,經常伴隨乾隆皇帝左右。乾隆皇帝得知紀曉嵐才高八斗,經常讓他作詩寫詞。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心理,紀曉嵐也曾寫有無數不少的恭維詩篇。後人在瞭解紀曉嵐閱歷時,發現紀曉嵐晚年間極為封閉,常常關門自閉。紀曉嵐晚年著有《閱微草堂筆記》一書,講述了自己從出生算起的故事。生活上基本不和外界交流,內心極度壓抑鬱悶。晚年時期的紀曉嵐,既不能為國家獻力,又沒有了知心好友,所以他以文章為樂趣,沉醉於寫書作詩中。長期下來,紀曉嵐身心俱疲,加上年事已高,最終於82歲去世。歷史上的紀曉嵐並不像電視劇中“紀大煙袋”,他的政治生活極為波折。乾隆年間大興文字獄,紀曉嵐因此被髮配到烏魯木齊。後來又經過盧見曾案件,紀曉嵐深感政治生活的不易。紀曉嵐47歲時再被招入朝廷,此時他的心境大不相同。到了晚年間更加閉塞,而後鬱鬱而終。

公元1805年,紀曉嵐去世。紀曉嵐的後人們,將紀曉嵐葬於滄州市滄縣崔爾莊鎮北村村南。紀曉嵐墓地四周有高大茂密的椿樹、榆樹和槐樹。從遠處觀望,紀曉嵐墓地的東面和南面是一片繁盛茂密的棗樹林子,西北方是一個匡闊的打穀場。紀曉嵐墓向東三米處,有一塊高大的墓碑,這是紀曉嵐去世時所立。碑上刻著嘉慶皇帝寫的碑文。距離墓碑向東16米左右的距離,有一塊通神道碑,這塊碑於民國1920年紀曉嵐的六世孫所立。滄州政府為了保護紀曉嵐墓,在距離紀曉嵐墓碑北面2.5米處,立了一塊寫有“滄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字樣的碑文,旨在讓當地的百姓保護好紀曉嵐墓,不要隨意破壞它。

紀曉嵐墳墓大約高2米,呈現出橢圓樣式,外部用磚堆砌而成。紀曉嵐墓碑下方是一塊青石碑座,原先的碑座已經被損壞,根據測量,墓碑共2.68米。經過相關單位測量而知,紀曉嵐墓共寬109.5釐米,厚度為38釐米,石碑的頂部刻有蛟龍圖案。不過,這個蛟龍圖案是1989年重新設計雕刻而成。碑的正反兩面都有美觀的浮雕,每面都有12條蛟龍,左邊四條,右邊四條,上邊和下邊分別有2條。之前的碑文由於年代久遠和破壞嚴重,上面的字已經無法辨別。1989年,滄州書法家劉文源重新雕刻了碑文。據說,後人埋葬紀曉嵐時,還請了風水先生查看場地。紀曉嵐墓前原來還有石馬、石獅等石像,由於社會動盪不安,石像早已被他人盜走。





尤溪諾諾觀影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紀曉嵐是清代乾隆年間著名的大學士。紀曉嵐生於公元1724年,卒於公元1805年,享年82歲。

紀曉嵐是清代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紀曉嵐共享年82歲,紀曉嵐集多重身份於一身,他既是文人,又是官員,還是《四庫全書》的編撰者。紀曉嵐晚年時,寫給了自己一副輓聯,內容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這兩句話寫的異常心酸,突出了自己生命的輕薄,也道出了紀曉嵐為官生涯的跌宕起伏。紀曉嵐八十二歲時,因病去世,從年齡來說,紀曉嵐無疑是一位高壽者。和同僚和珅相比,紀曉嵐有壽終正寢,這是一件比較幸運的事情。

紀曉嵐為官期間,經常伴隨乾隆皇帝左右。乾隆皇帝得知紀曉嵐才高八斗,經常讓他作詩寫詞。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心理,紀曉嵐也曾寫有無數不少的恭維詩篇。後人在瞭解紀曉嵐閱歷時,發現紀曉嵐晚年間極為封閉,常常關門自閉。紀曉嵐晚年著有《閱微草堂筆記》一書,講述了自己從出生算起的故事。生活上基本不和外界交流,內心極度壓抑鬱悶。晚年時期的紀曉嵐,既不能為國家獻力,又沒有了知心好友,所以他以文章為樂趣,沉醉於寫書作詩中。長期下來,紀曉嵐身心俱疲,加上年事已高,最終於82歲去世。歷史上的紀曉嵐並不像電視劇中“紀大煙袋”,他的政治生活極為波折。乾隆年間大興文字獄,紀曉嵐因此被髮配到烏魯木齊。後來又經過盧見曾案件,紀曉嵐深感政治生活的不易。紀曉嵐47歲時再被招入朝廷,此時他的心境大不相同。到了晚年間更加閉塞,而後鬱鬱而終。


土豆崽


紀曉嵐歷史上關於他的死沒有做多的介紹,只是單純的說了他是在82歲的時候死的,其實也就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也是和縱慾什麼的毫無關係,所以一位這麼縱慾的人竟然活到了82歲,也是把人驚呼啊,厲害厲害。

紀曉嵐歷史上關於他的死沒有做多的介紹,只是單純的說了他是在82歲的時候死的,其實也就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也是和縱慾什麼的毫無關係,所以一位這麼縱慾的人竟然活到了82歲,也是把人驚呼啊,厲害厲害。 所以紀曉嵐到底縱慾到什麼程度呢?接著往下看。 紀曉嵐的“縱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食”,而是“色”,真是“食”“色”性也!對於紀曉嵐這兩個縱慾表現,古來已有許多的記載。如: 小橫香室主人在《清朝野史大觀》卷三中說:“公(指紀曉嵐)平生不食谷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 採蘅之的《蟲鳴漫錄》卷二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昭在《嘯亭雜錄》卷十中也說:“(公)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孫靜庵的《棲霞閣野乘》更是講述了一個關於紀曉嵐好色的精彩故事:“河間紀文達公,為一代巨儒。幼時能子夜中見物,蓋其稟賦有獨絕常人者。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嘗以編輯《四庫全書》,值宿內庭,數日未御女,兩睛暴赤,顴紅如火。純廟偶見之,大驚,詢問何疾,公以實對。上大笑,遂命宮女二名伴宿。編輯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宮女賜之。文達欣然,輒以此夸人,謂為‘奉旨納妾’雲。”雖然不知道孫靜庵的《棲霞閣野乘》記述的這麼一個故事是不是真實的,但將紀曉嵐對女色的追求異於常人,寫的有頭有尾。特別還以君臣之間的故事,給此文增加分量。一個當代大儒,在編撰著作的時候,竟然因為久未近女色,而雙眼泛起血絲,最後皇帝為了解決他的生理需求,還特別賜了兩位宮女“伴宿”。 在這裡,歷史上的學者將紀曉嵐對於食慾和性慾的追求,看作是生理上的異於常人,甚至評價他為天賦異稟。但當今學者卻認為,紀曉嵐對欲的追求,很多方面都是因為精神上的原因。而紀曉嵐之所以會淪落到,對於欲有著變態般的追求,實際上是精神上和思想上被統治者禁錮閹割,精神上的不自由,讓他轉而對食慾和性慾開始了一種變態的執著。紀曉嵐的內心,在當時應該是極為空虛寂寞的,他迫切需要一些東西將自己填滿,因此他選擇了猛吃和追求性的快感。 這位被清朝統治者禁錮了精神的文化學者,最後在京因病去世,死後得到嘉慶皇帝御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因此諡號為“文達”,世人皆稱其為文達公。對於他的死,還有一個極為有趣的故事。 說紀曉嵐偶染風寒病倒在床,起先只以為是小病,在友人來看望他時,還讓友人放心自己沒什麼病,只是口中湧痰。哪知第二日就昏睡了一整天,直到晚上掌燈才醒。醒時好像預感到自己將離開人世,因此對自己的孩子說:“生死聚散,人世之常情。為父已八十有二,即使長辭人世,也稱得上是壽盡天年了。你們不要過於悲痛,喪葬之事,務求節儉……”過後,媳婦給他熬了碗蓮子粥,喝了後對兒子說:“我想了一個對子,你們對對吧!蓮(憐)子心中苦;”說完閉了眼。孩子們此時哪有空對對子,又不好忤逆父親,便佯裝思考。過了好一會兒都沒有動靜,這時紀曉嵐突然睜開眼睛,輕緩道:“何不對對,‘梨(離)兒腹內酸’。”說完這句就離世了。雖然這個故事,不一定真實,但也從側面說明紀曉嵐在對子上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