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导引术?和八段锦,五禽戏有共性吗?

老刘105751014


1. 导引术是一个统称,八段锦和五禽戏是导引术中的种类。

2.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几千年传承下来比较流行的几大中华养生功有以下几种:

易经筋

五禽戏

六字诀

八段锦

八卦掌

太极拳

然而,这些功法都是从《易经》、《黄帝内经》…等著作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相生相克理论和五行以五脏六腑,五色、五味、五情、五志…等天人合一的智慧中总结运用,以及链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通道的经络学说。

3.愿大家一起传承发展华夏文明智慧,振兴中华民族精神,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加油][加油]





守增居士


导引术是气功的古称。是一种呼吸运动,肢体运动,意念活动想结合的养生健身运动。

所谓“导”,就是呼吸,而“引”就是运动躯体,“导引”就是通过把呼吸疏导成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来把人的四肢锻炼得柔韧结实。

“导引”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此段文字说明呼吸吐纳和熊经鸟伸等活动是导引的基本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养形、益寿等。

自春秋战国时期始,在诸子百家,尤其是道家思想的直接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种统一的形神一体思想及运动与静养相结合的养生思想,从而揭开了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中国古代养生史的崭新的一页,导引术便是在这一时于期的重要产物。

导引在练功过程中大多是通过意念完成的。所以,导引术就是把呼吸运动、意念运动和肢体运动(配合按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锻炼人的身体及其机能,导引养生功的要义就是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法并配合呼吸练习达到除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时至今日,导引术的锻炼目的从一般的医疗养生发展为锻炼筋骨肌肉、强身健体。

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都源于传统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是在中国导引史上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性导引术。

五禽戏是东汉时期的华佗以仿生导引术为基础,将其简约精编,归纳提炼,创编成为一个结构完整、易学易练的养生导引术,这代表了汉代时期古代导引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导引术发展到宋元时期,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以八段锦为标志。八段锦在五禽戏的基础上,动作数量增加到了八个,而且每个动作都有其动作名称,这对后来易筋十二式的发展产生了历史影响。八段锦将不同导引术势汇编成套并以歌诀这种易传易记的形式而广泛流传。

导引术发展至明代,出现了《易筋经》,其中的“易筋十二势”与五禽戏、八段锦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易筋经将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特点的养生导引术改造成了以增强筋骨为主的导引术。


吾爱分享资源


“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可见,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也是气功中的动功之一,与现代的保健体操相类似。导引,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与“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相结合的名为“熊经”“鸟申”的二禽戏。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乃是了解汉代导引发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导引图》中有彩绘的44个各种人物做各类导引的形象。每个图象均为一独立的导引术式,图侧并有简单的文字标出名目。这幅《导引图》充分反映了当时导引术式的多样性。从导引的功能方面看,既有用于治病的.也有用于健身的。

三国时期的华佗把导引术式归纳总结为五种方法,名为“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导引疗法的特点,且简便易行,对后世医疗和保健都起了推进作用。但华佗的五禽戏业已失传,后人南朝梁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记有华佗“五禽戏”,模仿虎、熊、鹿、猿、鸟等五种鸟兽活动形态,编制出一套导引程式。《正统道藏》所收《太上老君养生诀》亦录此“五禽戏”,署华佗授广陵吴普。这套导引术一直流传下来,明人周履靖在所著《赤凤髓》和《万寿仙书》中,将它加以改进,减少动作难度,并与行气相结合,除了文字说明外,还绘制出程式图谱。清人更于五种术势之外,加入向后顾望的“鹗顾势“和摇头摆尾的“狮舞势”,称作“七禽戏”。可见“五禽戏”对后世影响之大。

东晋葛洪《抱朴子·杂应》篇记录过 “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虎据”、“兔惊”等九种导引术势名称,但未记录具体作法。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除记录几种按摩术外,对“狼踞鸱顾”、“五禽戏”等几种导引术势作了具体记载,并绘制过《导引养生图》一卷(已佚)。

约北宋末出现的“八段锦”,也曾在社会上长期流传。其术势口诀(八句),最先被北宋末南宋初人曾慥《道枢》所记录。其后称名许旌阳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将其口诀整饬为句子整齐而有韵的八句。《修真十书》卷十九除所记口诀为三十六句(有韵)外,又记八段的具体作法,且绘制术势图像配于每段之下,称名“钟离八段锦法”。

八段锦为传统医学中导引按跷中绚丽多彩之瑰宝。一般有八节,锦者,誉其似锦之柔和优美。正如明朝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八段锦导引法”所讲:“子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锦”字,是由“金”“帛”组成,以表示其精美华贵。除此之外,“锦”字还可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方法。

华佗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综上所述,八段锦与五禽戏都属于导引术的一种,本是一体,是我们华夏养生瑰宝,我们应古为今用,继续把它发扬光大!








山东韩子


导引术就是现在的气功,很早很早以前就有导引术养生疗病,叫法也很多,如“导引”、“吐纳”等等,只是到了近代才统一称之为“气功”。

导引术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控制呼吸,配合一些形体动作,使人达到内外合一的健康状态。通过引导、控制呼吸,使呼吸均匀轻柔绵长,并以呼吸配合人体体内经脉的运行,达到疏通经脉、充盈气血,驱邪健身的效果。

导引术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方法,强调意识的引导,再配合一些特定的形体动作后,使呼吸与动作的达到协调统一,同时在意识的引导下,体内经络运行通畅,气血循环畅通,以保障身体康健。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年间,一共8段,每段1个共8个动作,五禽戏起源于汉代,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而创作的,它们有一个共性,都是通过导引术配合肢体动作,达到健身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天师聊养生


导引术是我们古代讲的气动,从字面上讲导气带(联)动即人通过呼吸运动与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方法。八段锦就是古代人们单独一套完整八个动作功法。五禽戏是古代人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作的养生方式。共同点都是1.为了抵抗疾病,强身健体从而延年益寿效果.2导引术則重点强调逆与顺呼吸方法,并侧重于逆式腹部呼吸法,3八段锦是单一肢体八个动作,五禽戏是以五种动物的运动形态特征配合动作来调身,调息,调心。


江中帆锦


导形就是通常说的动功,原始的太极拳也属于导形。


正正9663


八段、五禽,都属于导引


可知天边有琦景


这都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不以钱为重,也就是不看重钱,那么你们就不要瞎忙活了,学点老美的健身术吧,能来钱。


不空居士1


可以简单理解为:导引术是一个统称,八段锦五禽戏 都算是导引术的一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