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人文視野”,講述景觀背後的人文內涵,這是視野第34篇文章

本期主筆:木子弓長,自駕旅行愛好者,中國國家地理風景評審師,走吧網首屆(2015年度)“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自駕路線”冠軍。

“一門九進士,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這些美譽說得都是一座古城的鐘靈毓秀、俊採星馳,一個地方的興盛發達,始終離不開的是人,出人才的地方才會文風鼎盛,才會物阜民豐,才會商肆林立,才會大宅遍佈,從江南到徽州,從晉中到巴蜀,何嘗不是如此?

很多人說江西是“阿卡林省”,阿卡林是日本動漫《搖曳百合》中的主人公之一,但卻沒什麼存在感,意思是今日之江西也給人留不下什麼印象,這其實是對江西的不瞭解,且不說廬山、三清山、井岡山、鄱陽湖、贛江等名山大川,歷史上的江西是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不論全省,僅僅廬陵郡(今吉安市),即有文天祥、歐陽修、歐陽珣、周必大等一眾歷史文化名人,有著“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寫春秋”之美譽,史稱“金廬陵”。這麼一處人文勝地,理所當然地留下了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吉安市轄2區1市10縣,分別為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市、吉安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永新縣、永豐縣、吉水縣、峽江縣、安福縣、新幹縣。面積25300平方公里,走遍吉安市,沒有十天半月談何容易。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吉安市區吉州區,如果只能去一個地方的話,非白鷺洲書院莫屬,這裡是廬陵文化的發祥地,書院最驕傲的學子正是狀元文天祥。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文天祥高中狀元的那一年,金榜題名601名進士,其中吉州44名,且大多數為白鷺洲書院學生,為全國之最,此乃白鷺洲書院的高光時刻,宋理宗欣然親筆題寫“白鷺洲書院”匾額,懸掛於書院大門上。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李白曾有詩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而吉安白鷺洲正好屹立於贛江之中,雙水夾流,情景與李白詩句相合,故被命名為“白鷺洲”。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自1241年南宋吉州知軍江萬里創建書院以來,多次毀於洪水和戰火,又多次重修,780年來,正是這所著名學院的莘莘學子,孕育了自成一系的江右廬陵文化。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白鷺洲往南16公里處,有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永和古鎮,這是一座因為千年窯火而知名的古鎮。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包括吉州窯遺址、富田古鎮、渼陂古村、陂下古村、橫坑古村、文天祥墓、東固景區等在內的東南線旅遊,可以說是吉安旅遊的精華所在,涵括兩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兩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六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眾多古村落和歷史遺蹟。自駕的情況下,一天走完也是非常緊張。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吉州窯是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有古鎮、博物館和遺址公園,古窯始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衰於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歷史。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吉州窯的代表作是木葉天目盞,是不是精品就看葉子的完整和脈絡清晰程度,圖中這盞比較少見的兩片葉子已被我收入囊中。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你可能以為葉子是畫上去的,但其實是一片真正的葉子燒製而成,這正是木葉天目盞的獨特之處,上千度的高溫之下,將一片葉子印在陶土之中,你也許能想象得到產出精品的難度所在了。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吉安所轄縣市多,地域面積大,但文天祥絕對是吉安最出名的一張牌,有文天祥故里、文天祥墓、文丞相祠、文天祥紀念館、文天祥大道……文天祥故里、墓和祠堂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富田鎮。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富田古鎮有1800多年的歷史,這裡除了文天祥外,還是近代影響紅軍歷史的“富田事變”發生地,政治比較敏感,此處不多敘述,詳情可上網搜索。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富田古鎮以匡、王、文三姓為主,自古便流傳著一句順口溜:“文家有個文丞相,匡家出了個匡娘娘,王家建了個大祠堂。”匡家娘娘祠崇孝堂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也是不多見的為女性而建的祠堂。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而王家建了個大祠堂,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誠敬堂,這是江西省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譽。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全棟祠堂的木料構件數以千計,所有木料銜接部位都用木榫,連正廳的穹頂和門樓的鵲閣,這樣高難度的建築同樣不用一顆鐵釘,實在匪夷所思。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富田古街由王家古街和匡家古街組成,全長約1500米。大革命時期,富田是紅白軍競相爭奪的地方,爭奪的遺蹟主要表現為牆上密密麻麻的標語,匡家古街現在保存下來清晰可辨的紅色標語就達500多條。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富田古鎮東南7公里外的鶩湖大坑虎形山上,葬著的正是“南宋狀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文天祥。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且不究文天祥就義後,屍首是否真的能安葬於此,但此地足以表現故鄉人民對一代忠臣的敬仰,“天賦忠烈千秋志,祥賜英名萬古存”。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富田鎮周邊的田園風光也是十分養眼,景色相當怡人。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富田古鎮下有很多古村,首屈一指的是被稱為“廬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村。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渼陂村既是千年古村,也是紅色古村,1930年2月,紅四軍軍部從富田鎮轉駐到村頭梁氏宗祠中,並在村中召開了“二七”陂頭會議。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這座村莊中也走出了“萬歲軍”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等4位將軍,綽號“梁大牙”的梁興初,也是電視劇《歷史的天空》主人公姜大牙的原型。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富田鎮有兩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另一座叫做陂下村,這個“陂”字在吉安的地名中比較常見。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陂下村也是千年古村,歷史悠久,近代紅色遺蹟也多。正值國慶假期,當人們在熱門景點看人從眾的時候,我卻沉浸在古蹟琳琅滿目,卻幾乎沒有遊客廬陵古村之中。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村中還有一口很有意思的雙胞胎井——南明井,據說古井周邊孕育了20多對雙胞胎。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離陂下村不遠的富田鎮橫坑古村是中國傳統村落、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也是一座有著68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吉安除了井岡山之外,最豐富的旅遊資源就是古村落了,散落在2區1市10縣的古村落,估計一個月也走不完。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在吉安市區西南面50公里外的泰和縣,有一座被譽為“江南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槎灘陂。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2016年11月8日,在泰國清邁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灌溉論壇暨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67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槎灘陂被授牌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可以說這是吉安唯一的世界級景點。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清晨,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伴隨清脆的鳥鳴,光腳踩在淹沒腳背的千年古壩上,等待著太陽從山的那一邊升起,這種感覺實在是美好且難忘。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這座建於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的古水壩,千年來分水引流灌溉萬畝良田,成為“千年不敗的水利工程”。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槎灘陂的建造者周矩墓就在12公里外的爵譽村,這也是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僅周氏一門出了25名進士,這裡也被稱作“中華進士第一村”。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清晨的水面倒映著的古樹古村古橋實在太美好了。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村中祠堂懸掛著的牌匾告訴外來的遊客,這座鮮為人知的村落,他們的祖先曾是多麼的輝煌。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村外良田千畝,小洋樓林立,很多沒去過江西的人,會認為江西很窮,農村很落後,其實江西GDP雖不高,但農村建設真的超過很多省市,甚至連廣東很多地市都比不了。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吉安之行看得最多的就是古村落,吉水縣金灘鎮的燕坊古村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為什麼總是打卡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匆匆而過,當然首選最值得去的古村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名單就是當地古村落的榜單啊。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我出遊時最愛早起遊覽,其實早晨還有很多好處,光線好、人少、水面平靜,日出美、晨霧美……總之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在寧靜的清晨,不僅有優美的鄉村景色,還有最真實的田園風光。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早起的老人正在自家的菜地裡摘辣椒,這樣熟悉的場景不由得想起我的奶奶,不知道她在另一個世界可好。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同在吉水縣,還有一個地方我是推薦的,那就是吉水縣博物館,縣博物館本身沒太多看點,但你見過一座博物館中間包圍著一座三國古墓嗎?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古墓是真正的三國東吳墓,據說是墓主譚紹是孫權夫人的姐夫,1991年8月京九鐵路施工中發現古墓,為了鐵路不改線,整體遷移到了縣城中。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是不是很有意思,別人開門見山,吉水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開門見墓,館長室正對著三國墓最古老的那部分。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吉安之行的最後一站依然是古村,也是我此行的第五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吉州區興橋鎮釣源古村。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釣源古村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同宗後裔聚居地,八卦造型古村,村中先後有五人中進士。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難以想象,如今人口不過數百的偏僻村落,在清咸豐年間,有1500多戶,人口過萬,兩里長的商業區內,有縱橫16路,每路32鋪面的繁華街市,村中有戲園、妓院、錢莊、跑馬場等,號稱“小南京”。可惜1855年被太平天國一把大火燒燬,如今僅剩遺址。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繁華已然落去,曾經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的“小南京”早失去往日的風采,如同曾是“江南望郡”的廬陵,也沉默在了歷史的光陰之中。

中國“狀元之鄉”:古村遍佈,名人輩出,田園風光美如畫

但歷史從來不會一成不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狀元之鄉”古廬陵輝煌了數百年,給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蹟,我匆匆而過,擷得幾朵浪花,不足以展現“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金廬陵”的廬陵文化。

“宦遊再有江西役,南望廬陵每慨然”,800多年前,山河破碎,憂國憂民的陸游南望廬陵而慨然;“孤臣腔血滿,死不愧廬陵”,700多年前,國破人亡,捨生取義的文天祥以一死而不愧對廬陵。廬陵二字因他們的詩歌而平添了幾分悲壯,這片土地是寫滿故事的地方,這裡不是“阿卡林”,這裡是文章節義之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