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成就雲辦公?三個“催化劑”加速雲辦公創新發展

作者: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 孫悅 丁中賢

今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受疫情的影響,節後第一週,釘釘數據顯示有約2億人居家辦公,而企業微信、飛書等應用限時免費,加速了我國雲辦公創新發展進程。從信息技術領域看,雲辦公不僅為解決疫情期間企業難以集中復工帶來了技術方案,更是為改變企業工作方式甚至組織模式賦予了潛在能力。

我國雲辦公市場相較於國外起步較晚,但目前仍處於高速增長期,互聯網巨頭和傳統OA軟件企業以各類雲辦公產品展開增量競爭。從供給側來看,信息技術的持續創新為雲辦公發展帶來更強大的支撐力量,科技企業競相佈局加速構建雲辦公領域融合發展格局;從需求側來看,雲辦公符合企業信息化升級與管理變革的內在需求,顯示出強大的發展潛力。而此次疫情的出現,讓原本不溫不火的雲辦公市場迅速升溫,剛需市場、資源集聚、海量用戶的催化作用加速顯現,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剛需市場帶動雲辦公服務能力躍升。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為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居家隔離抗擊疫情號召,保障職工生命安全,我國各類企業紛紛延伸辦公場景,開啟在線復工模式。遠程協作、視頻會議等一系列基於雲計算技術的辦公軟件產品迅速進入大眾視野,需求量激增。阿里旗下雲辦公軟件釘釘在2月3日晚發佈數據稱,全國有近1000萬家企業、約2億人在家“雲辦公”。據調研,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有55%的軟件企業員工通過遠程辦公、雲辦公的方式實現了在線復崗。雲辦公產品的大量應用在助力企業恢復生產運營的同時,也倒逼現有云辦公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加速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例如,企業微信、釘釘等各大雲辦公平臺在節後復工時紛紛出現“癱瘓”窘況,相關企業團隊緊急調配支持,搭配擴容保障,短時間內就實現了平臺的平穩有序運行,切實提升了用戶的產品體驗。短期內的大量考驗將為我國雲辦公企業能力提升提供寶貴的“經驗值”。

資源集聚奠定雲辦公持續發展基礎。疫情期間,雲辦公需求的爆炸式增長極大刺激了資本市場,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加速集聚,為雲辦公發展帶來強大動力。人力方面,各雲辦公平臺與生態夥伴緊密聯繫、密切協作,整合大量研發力量,在短時間內密集開發上線了各類雲辦公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迅速豐富和完善了雲辦公產業生態。物力方面,各大雲辦公服務提供商持續加大雲辦公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既是應對疫情帶來的用戶與流量高峰的舉措,也為雲辦公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如為確保雲平臺網絡通暢和用戶體驗,騰訊會議持續進行資源擴容,其日均擴容雲主機近1.5萬臺,現已擴容10萬餘臺,投入的計算資源超過100萬核,為騰訊雲歷史之最。財力方面,各類資本大量湧入雲辦公市場,為雲辦公企業的發展和產品研發提供資金支持。如在復工首日雲辦公概念股逆勢上揚,其中雲視頻會議企業會暢通訊與雲OA服務提供商三五互聯更是連續多日漲停。

海量用戶加速雲辦公產品更新迭代。受疫情影響,各企業、高校等居家辦公需求激增,雲辦公產品“免費體驗”活動不僅加速緩解供需矛盾,也為雲辦公產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海量用戶。相較於以往,雲辦公服務提供商僅花費了少量推廣成本,便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市場邊界的拓展與產品應用落地。大批潛在客戶的逐步挖掘,用戶雲辦公應用認知與習慣的日漸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雲辦公產品的發展進程。如2月5日,阿里雲辦公平臺釘釘便躍居蘋果App Store免費榜第一,下載量首次超過微信;華為雲辦公平臺WeLink數據顯示,節後平臺每日新增企業用戶數在1.5萬家以上,承接的會議場次高達12萬次,日均增加50%,實現了雲辦公產品應用的大爆發。此外,海量用戶的應用反饋有助於雲辦公產品的持續創新,推動產品更新迭代。據統計,企業微信在短短一個月內連續發佈了8個新版本,基本實現了一週兩更。從更新內容看,企業微信近期上線了300人在線會議,並增加了群直播、健康上報、在線問診等一批新功能;釘釘雲辦公軟件自復工以來已進行了5版更新,平均三天更新一版,與之前七天一更新的速度相比,更新迭代速率提升了130%。更新內容上看,釘釘發佈全套居家辦公解決方案,上線免費不限時視頻會議功能,幫助大中型企業組織居家高效辦公,完成了基於多行業場景解決方案的更新優化。

綜上三個“催化劑”分析,疫情對於雲辦公市場發展起到一定的催化加速作用,雲辦公無疑成為未來企業辦公模式的重要發展方向。對於我國而言,雲辦公極有可能在疫情過後實現從企業“必選項”到“優選項”的華麗轉身,持續推動雲辦公產業健康發展,將成為各行、各界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助推器,不斷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