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隋炀帝,但是你知道隋明帝吗?

我们大部分人了解很多历史人物都是通过电视剧,比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很多人可都是看着它们长大的,以至于对很多人物的印象都是先入为主,一味地相信电视剧里的情节。隋炀帝杨广,就是一位被电视剧过分黑化的皇帝。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电视剧里那样昏庸无道以至于成为亡国6之君。

你知道隋炀帝,但是你知道隋明帝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隋炀帝这个谥号是怎么来的。隋炀帝是唐高祖李渊给他的庙号,据《谥法》的记载,“炀”字所代表的意思有三种:好内远礼(贪恋女色不遵礼法),去礼远众(破坏礼制背弃大众),逆天虐民(违背天理虐待人民),前两个是昏,后一个是暴,杨广昏暴皆有,这也是后世演义和各种电影电视剧都赞同的看法。针对第一点来说,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上面,杨广的后宫中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他没有废弃过皇后,没有专宠嫔妃,没有让嫔妃视宠生娇,甚至连子嗣都没有多少,历史可考只有3子,可见这位皇帝真的没有野史上说的那么不堪。针对第二点,虽说隋朝灭亡时民变四起、怨声载道,杨广也是被逼迫致死,但是这就真的算是“众叛亲离”了吗?敢问明朝灭亡时不是这个样子吗!隋文帝与朱由校一样都属于“死于原野”,但为何朱由校的谥号是“庄”呢?而说到所谓“去礼、远礼”,同样的夺权的李世民的谥号却是“孝”呢?而“孝”的解释却又是“慈惠爱亲”,杀兄囚父简直不要太讽刺!更何况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还是直接逼李渊退位、亲手射杀了两个弟兄!而杨广之行径尚没有到达这个程度。针对第三点,当时花了无数人力财力所修的大运河直到现在还在造福百姓,是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而三征高句丽更是成为其暴君的标致,但是我们稍微了解一下高句丽就会有新的认识。高句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并不等同于现在的朝鲜,趁着中原战乱,在曹魏时期迅速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步入鼎盛。期间一直和中原政权有所战争,598年,高句丽更是派兵攻辽西。而唐太宗也曾说过:

“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寥寥数语,却把几百年的战事原因交代清楚了,是的,不是我们不爱好和平,而是日益强大成东南亚第一的高句丽不是盏省油灯,它就像潜伏在身边的一匹狼,随时趁你不注意冲出来咬你一口——每逢中原动荡不安,高句丽就伺机发展并蚕食中国边疆就是最好的证明,它太虎视眈眈看着中原这块肥肉了,要么杀了它,要么被它杀。唐太宗时期也没能灭掉高句丽,直到唐高宗时期才最终灭掉高句丽。可以看出杨广初心是为了国家,只是用力过猛。而在杨广被杀后登基的杨侗则追谥杨广为明皇帝,这个字的解释是“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可知这个字微言大义,内涵还是很丰富的,既有褒又有贬。

然后我们来说说杨广被黑的最多的一件事,那就是杀父夺嫡,更有甚者说是独孤皇后陷害杨勇。杨勇和杨广都是独孤皇后亲生的,独孤皇后是一位通达书史,有这良好的政治素养的一个人,这样一个人怎么会不知道废长立幼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陷害自己亲儿子这件事写的有点过分了。实际上,可以说是当时的太子杨勇自己把这个太子的位置给作没的,杨勇生性好色,作风奢侈,虽然有文采但是并不适合成为皇帝。反观杨广在众多皇子里面的才智比较突出,为人礼贤下士、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诗词方面也颇有造诣,现在还留存许多杨广的诗词。军事上,杨广在即位前曾参与与突厥、契丹之战事,皆有所获。父皇杨坚和母后独孤伽罗对其是青睐有加。就算换做是你我普通人,都会选择杨广作为下一任继位者。而且历史上并没有确凿证据证实杨坚为杨广所杀,更多的是野史小说,不足为信。

说到唐朝,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隋唐。大业五年,隋朝疆域共有五百九十个郡、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县,朝廷控制的民户达八百九十万户,全国统计出的人口四千六百零三万人。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资治通鉴》说:“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贞观时代的田地开垦量只有隋代的三分之一弱,贞观十七年的户口不到三百万,还不到大业年间的一半。” 《资治通鉴》:“(贞观十一年)于是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疆域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 隋炀帝大业五年疆域东西:九千三百里, 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大业五年比唐贞观十一年疆域大。

你知道隋炀帝,但是你知道隋明帝吗?

古代社会农业为主,一看人口粮食,二看疆域大小,可见杨广时期均大于李世民时期。我们可以好好对比一下两人的主要事迹,到底杨广是不是昏君。

杨广:

一、夺嫡

二、疑命人杀隋文帝(无史书记载)

三、对作乱的四弟、五弟礼遇未杀,甚至允其父子相聚,或带在身边,泽及三弟杨俊之子。

四、出征出征吐蕃、吐谷浑、高昌、薛延陀、南诏、琉求等国

五、被突厥尊为圣人克汗

六、杀高熲

七、三征高丽,无功而还

八、奢侈但不荒淫

九、信方士之言诛李浑一家

十、信任道士潘诞配制长生不死药,但潘诞一提出要以童子髓入药之后,立即被杨广处死。

十一、孙子被拥立为恭帝,不久被篡,亡国

十二、篡国的是他的表弟李渊,李渊起义的口号是为杨广复仇,并非讨伐他。

十三、修大运河,福泽至今。

评价:昏庸无道,中国历史第一暴君

李世民:

一、夺嫡

二、幽禁唐高祖李渊至死

三、杀李元吉,并娶其妃妾,杀其子嗣,包括襁褓婴儿。

四、出征吐蕃、吐谷浑、高昌、薛延陀等国。

五、被突厥尊为天克汗。

六、毁魏徵墓碑,赐刘洎自杀。(刘洎以忠直敢言闻名)

七、亲征高丽,削弱其实力,最后被迫撤军,在第三度出征筹备中身亡。

八、宫中多用金玉装饰,还大量挑选民女入宫,荒淫而兼奢侈。

九、信方士之言欲尽诛武氏,而且也因为张亮名字合了谶纬,杀死张亮、籍没其家。

十、自称不信道教长生不死传说,结果却吃延年药而死。

十一、死后儿子继位为高宗,不久被篡,亡国

十二、被小老婆之一武媚所篡

评价:千古明君,千古一帝。

通过双方对比,难道杨广真的就不值一提吗?。唐太宗李世民和隋炀帝杨广从各个方面都很像甚至有学者认为杨广就是李世民的倒影。但李世民成了千古一帝,而杨广成了亡国之君。其实两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李世民总结了隋灭亡的原因,就跟汉朝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一样道理。所以不过李世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下百姓能不能承受,会不会引起暴乱,适可而止,而当杨广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控制不住局势了。

你知道隋炀帝,但是你知道隋明帝吗?

作者认为相貌最还原的杨广扮演者

通过这一篇长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杨广并不是电视剧演义里描写的昏庸无道,十恶不赦,相反他是一位长相俊美,文采飞扬,文治武功皆可的皇帝,只是用力过猛没有考虑到百姓到底能不能承受的了。如果他能像汉武帝一样在晚年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调整策略,也许隋朝不会这么快灭亡。也希望今后的影视文化作品能够多尊重历史,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