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北方有佳人》是一部描寫民國時期,一代名伶王寄萍的養成

之劇。故事的開始就是夏參議從蘇州前往北京任職,恰好帶著兩孩子在車站被人群衝散。孩子走失,被人販子拐跑,然後遇到了好心的養父母。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那個看起來不富有的伯伯,上街買糧食,恰好看到了這兩個孩子,只是一眼,便是永遠,就那麼一眼,也許是前世孽,今世緣。於是埋下了伏筆,自此一生,為其守護。

想來,如果不是為了那兩個孩子,如果那個伯伯沒有收留那兩個落難的千金和少爺,他們的家庭也許就沒有那麼不幸吧。

很多人在看劇的時候,為其鳴不平,明明養父母對他們那麼好,還幫忙尋找親人,為何寄萍就是不領情?

1、寄萍見證了人世間的黑暗

寄萍為什麼不相信養父母呢?因為她見證了人世間的醜惡,她不敢輕易去相信養父母,這跟她之前受到的傷害有關!

他們被人群衝散,迷失了方向,卻被人販子帶走,騙他們說帶他們尋走爹爹。寄萍是聰明的,很快她就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

為了自保和救弟弟,她想出了一個辦法,她把自己的衣服偷偷的放在了籃筐裡,然後在大街上看到警察轉向求救。

但是未果!因為這世道黑暗,人販子說這是我自己的孩子,就因為打了一巴掌跑出來說不是親生的。這個很有現實意味。

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到這樣子的拐賣事件的發生,被拐來的孩子大聲哭鬧,於是人販子就說自己管教孩子不小心打了孩子,孩子記仇,路人也就不當回事了。

再到了後來,寄萍發現,人販子賄賂警察,警察也就附和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人心險惡,幾個銀元就能讓一個警察說假話,幫著人販子助紂為虐。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也許在寄萍的心裡,她並不知道誰可以依靠,而看到那個伯伯,只是一個契機,她只是此刻想找個人離開這個人販子手裡罷了。

而社會的黑暗,我們可以清晰可見。周圍的人明明知道那對夫妻是人販子,卻沒有人報官,也沒有人站出來幫兩個孩子,只有一個婦人看不下去說了兩句實話。

但是沒有用,即使知道他是人販子,伯伯還是要用錢把孩子從人販子手裡解救出來,這就是現實。無力而又令人動容。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這就是人性的黑暗,因為人們的懦弱,助長了這一股歪風邪氣,因為警察的不作為,即使知道是人販子又怎樣?拿不出來證據,沒有人能拿他怎麼辦,因此他們肆無忌憚。

而寄萍就是看到了這一切才開始不相信養父母,她覺得養父母不是真心實意想要幫自己找尋爹爹,還是想要把自己和弟弟賣掉。

於是帶著弟弟逃跑,誰知道遇上了老鴇,也就是江淮書寓的吳媽媽,連哄帶騙的騙進了窯子。

這孩子也一點都不含糊,居然相信了。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2、寄萍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

寄萍和弟弟走丟之後,遇到了一個人,那個邊跑邊說,"

正在抓人呢,這世道這麼亂,這小孩怎麼亂跑?"

當時的年代,社會黑暗,世道紛亂,人販子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也是私下裡橫行。人販子又怎麼會承認自己是人販子,於是假借保護之名帶走了孩子。

寄萍心裡想著的是此刻有個人依靠,本來想問他新市場在哪裡,想去找爹爹,結果發現這個人其實是人販子。

寄萍從始至終想的都是帶著弟弟,找到爹爹!

不管是跟著這個人販子,還是後來的養父母,甚至是後面的老鴇吳媽媽,她都是想找個依靠,能夠找到爹爹。

很多人會為養父母感到不公平,覺得寄萍就是個白眼狼。但是明明出生在很好的家庭,是富人家的孩子,即便不是這樣,誰又願意流離失所,寄人籬下?

對,就是寄人籬下。

即使養父對她再好,都是寄人籬下,你在這個屋簷下,住的別人家的房子,吃著別人家的飯,就是寄人籬下。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有什麼能比家人團聚,更來得重要?

即使說父親不是很好的人,那也是父親。即使後來父親出賣它,把她嫁給了盧白更,父親還是為了她死掉了。

這就是血緣關係,是很多東西無法斬斷的親密,這也是為什麼寄萍一開始始終不親養父母。

因為沒有血緣關係,因為沒有長期的陪伴,很難建立相互親暱的聯繫。但是後來,因為長期的共同相處,她還是接受了這樣的養父母。

所以一開始,大家都只是陌生人,誰又能夠相信誰?一個孩子,在這亂世之中,為了保全自己,只能拼命的逃跑,想要找到親生家人,這又有什麼錯呢?

只是在不同人的立場之下,很多人不能理解罷了。

因為大家都站在上帝視角,看到了後面的發展,看到了她被老鴇帶走,關進了窯子,才會嘆惜這個孩子不聽話,是個白眼狼,活該。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假如這個人真的能夠帶她們找到爹爹呢?要不要嘗試?我覺得是要的,一個孩子,想要找到家人,哪怕有一絲希望也會堅持啊!

這個時候,還哪裡管她是好人壞人。

但是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好人難尋,壞人捻手就來啊!遇到的三個,也就是這個養父是個好人,兩孩子還不斷闖禍。

但是有希望是否就該堅持呢?是的。

3、寄萍的性格使然

這像極了王寄萍,這也就是她的性格使然。只要能夠找到爹爹,她就願意一試。

就像是後來,為了救寶兒,為了救師父,分身乏術,只好去勸說師父,最後救了寶兒和師父。

就算有一絲希望,誰又願意放棄?為了身邊最親的人。

在沒有認識這些人之前,她的父親是她最親近的人,她想方設法的想要找到爹爹,與之團圓。

在之後來,她的養父母,她的師父,還有陳知遠,寶兒,都是她親近的人,她拼了命想要救所有人。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就像是後來,她為了救陳知遠而嫁給盧白更,只要有希望,她就願意一試。最後還刺傷了盧白更,這就是王寄萍,心中有信念,不顧一切也要去實現。

那個時候她就是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心去做這件事情。

她就是那樣一個堅定而又固執的人,在洪喜勸她走的時候不走,留下來救他爹和陳知遠。


《北方有佳人》解析:為何養父母如此好還要逃跑?


因此,一開始誰要不知道結局,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找到爹爹是她一開始最大的念頭。

要說到不該,她最不該的是沒有看清楚好人和壞人,但是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對這世間哪能明白的那麼透徹?即使是個大人,有的人,也許經過數十載,才會參透這人世間的金錢慾望,有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不能明白。人性這一課教會了很多人做人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