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和利用苜蓿餵豬?

怎樣種植和利用苜蓿餵豬?


怎樣種植和利用苜蓿餵豬?


每年三、四月份是種植牧草的最佳季節,牧草是發展生豬生產的基礎,要喂好豬,必須解決飼料問題,而牧草是最經濟的飼料,營養全面,餵豬離不開青綠飼料,人工種植的牧草可以提高產量5—10倍。農村養殖的豬肉味道好,關鍵就是青綠飼料豐富,規模化養豬就要種植高產、營養全面的牧草,降低養豬成本,改善豬肉品質。


苜蓿已經種植了多年,農村許多人記憶猶新,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一年種植,長期收割利用。苜蓿的壽命可以達到三十年,年產新鮮牧草5000公斤。優良的苜蓿乾草含有粗蛋白質16.5%,是玉米的兩倍,超過麥麩和米糠的含量。


苜蓿在國內種植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漢武帝時代,張騫通使西域時,就將苜蓿種子從波斯引進栽培。


一、生物學特性

苜蓿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強,是最經濟的飼料作物。

苜蓿是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喜溫暖、半乾旱氣候。當地溫達到5—6℃時種子就可以發芽,春天氣溫回升到7—9℃開始生長,15—20℃生長最佳。冬季耐寒力強,幼苗能夠耐零下5—6℃的低溫,成年植株在積雪掩蓋下,能夠忍耐零下44℃低溫。在排水良好,含有機質比較多的沙質中性土壤生長旺盛。苜蓿在年降雨量250毫米、無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區都可以種植。苜蓿根系發達,能夠利用土壤深層的水分,抗旱能力強。


怎樣種植和利用苜蓿餵豬?


二、飼用價值

苜蓿是一種產量高、營養價值好的豆科牧草。它的莖葉中含有比較多的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和維生素K,各種家畜都愛吃。

苜蓿是各類家畜的上等飼料,不論青飼、放牧還是製作成乾草,適口性都好。


怎樣種植和利用苜蓿餵豬?


幼嫩苜蓿是豬、禽和幼畜最好的蛋白質補充飼料。收割苜蓿打漿餵豬適宜在植株稍微柔嫩時收割,曬制乾草要在現蕾盛期到開花初期收割。餵豬時要粉碎或者打漿。


三、苜蓿的產量

當年春天播種的,北方在灌溉條件下,可以收割2—3次,南方地區可以收割2—4次。夏天播種的,北方地區不能收割,南方地區可以收割1—2次。第二年後,北方地區每年可以收割3—5次,南方地區可以收割5—7次,一般收割間隔期為35到42天,每畝每年可以收割新鮮畝草1000—4000公斤,水肥條件比較好的畝產在5000公斤以上。人工曬制乾草,一般每畝產250—1000公斤。


四、苜蓿的栽培

苜蓿種子很小,頂土力弱,幼苗生長緩慢,容易遭雜草的危害。因此,種植苜蓿的土地要深耕細耙,這是保證苗全、苗壯的關鍵。為了促進幼苗生長,提高產量,播種前要結合深翻施入底肥,每畝在2500公斤以上,以廄肥加入磷肥為好。


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播種,但是以春、秋季播種比較好。由於種子在地溫達到5—7℃就能發芽,因此可以在早春解凍後播種,當年可以收割畝草1—2次。如果春季墒情不好,可以夏播。夏天地溫高,幼苗生長旺盛。風沙大的地區最好採取夏播,以避免沙土覆蓋出苗。在北方地區最晚不要遲於7月中旬,以免影響越冬。氣溫溫暖的地區也可以在處暑後進行秋播。


播種量,種植來收割牧草的每畝1.5—3公斤,如果是收種地適宜稀播,播種量減半。要注意苜蓿的種子中有一部分是硬皮的,播種後不容易吸收水分,發芽緩慢,所以在播種前要用50—60℃的溫水浸種15—60分鐘,或者用碾子進行串壓以提高發芽率。


苜蓿可以條播或者撒播。條播行距40—45釐米,播種深度以2—4釐米為宜,播種後6—10天就可以出苗。出苗後,當苗高5—8釐米時,必須及時中耕除草,以免雜草侵害。


收割時要在現蕾期到開花期進行,留茬5釐米。每年最後一次收割不能太遲,要在10月中旬前後進行,要留茬7—8釐米,這樣可以養根,有利於越冬,第二年返青長勢葉旺。否則,最後一次收割太遲,養不好根,容易造成越冬死亡。


採種的苜蓿,要加強田間管理,生長期間不能收割,否則收不到種子。當植株上的豆莢下部變成黑色、中部變成褐色、上部變成黃色時,就可以收割採種。

怎樣種植和利用苜蓿餵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