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类似于白衣渡江这样的成语,就是像对联那种能对上的,最好含贬义,有典故?

孫爽


白衣渡江是指吕蒙带孙吴军队穿便衣,不穿甲胄,(白衣)化装为商人,偷渡湘江。然后收买人心,瓦解关羽的军队,使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

和此相关的成语有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三国的成语。

和此类似的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破釜沉舟,暗渡陈仓等春秋战国时的成语。

能找出做对联的一时难想,就这样吧:

赤壁鏖战;

白衣渡江。


旁观者岚


1.贵妃醉酒

典故: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

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杨贵妃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三千宠爱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2.绿珠坠楼

典故:西晋时,散骑常侍石崇,出使归来,遇群盗路劫绿珠母女,崇命军健杀散群盗,救出绿珠母女,并将绿珠带回洛阳。潘岳属下孙秀,随潘迎崇归来,见绿珠貌美,忘形叫好,遭到申斥。孙恼羞成怒,投靠司马伦,伺机想得到绿珠。司马伦久欲篡位,就怕司马允和他作对。后用孙秀计,杀死司马允。石崇靠山贾皇后倒后,孙又趁势进谗,杀死石崇、潘岳,并围住金谷园,搜寻绿珠。绿珠被逼,坠楼而死。

石崇此人一向骄奢淫逸。得知自己府邸被围困后对绿珠说:我是因为你才获罪的。历史以其独特的能力忘却原本的全意,取其典故象征至死不渝忠贞的爱情。

还有:叶公好龙、郑人买履、东施效颦等广为人知的寓言故事,在此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

觉得我的分享有用的伙伴给个赞吧~


夫人的文


黄袍加身比较好。

五代十国末期,赵匡胤功高盖主,被手下拥立为皇帝。表面上赵匡胤假意推辞,作作样子。其实内心里求之不得。让手下人这么做,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仿佛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想避开夺权篡位的嫌疑。其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白衣渡江是陆逊和吕蒙共同的计策。致使关羽荆州失守命丧麦城。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麦城失守白衣渡水。

黄袍对白衣。加和渡都是动词。虽不是一幅严谨的对联,但也能凑活。在意思上面都是一种谋略。


水清月明


看到这个话题想起了一个《青衣行酒》的典故:说的是北方的匈奴趁西晋王朝内乱打了进来,并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和一班文武大臣,西晋灭亡。晋怀帝在匈奴国受尽了委屈和侮辱,只能忍气吞声,不敢有丝毫怨言。有一年过年之时,当时的匈奴国王刘聪大宴百官,并说等会有一个人来给大伙敬酒,不管是谁都得喝哈!大伙答应了。一会大伙看到一个穿青衣的仆人提着一把银色的酒壶来到大厅,刘聪对着青衣人叫到:喂!来给我把酒满上!只见青衣人低着头将刘聪的酒满上。这时大伙才认出这个仆人是晋朝的皇帝司马炽啊!大伙都笑了起来,因为起码来说司马炽好歹也是个皇帝啊!竟然给我们写酒。只见司马炽红着脸低着头挨个将大家的酒倒满,那个窘样让大伙笑的更开心了,也明白了是皇帝刘聪故意侮辱晋怀帝的。只有晋朝的降臣笑不出,看到自己的皇上为了活命竟沦落到如此地步,不由自主的留下了眼泪。从这个典故看出不管你当年有多叱咤风云,有多风光,有多牛,一旦沦为阶下囚,照样受尽侮辱,委屈求全


一片丹心对待善良之人


绿珠坠楼

这个成语本意是控诉“红颜祸水”这种意识形态,是贬义的,后来用以象征至死不渝忠贞的爱情。

典故:西晋时,散骑常侍石崇,出使归来,遇群盗路劫绿珠母女,崇命军健杀散群盗,救出绿珠母女,并将绿珠带回洛阳。潘岳属下孙秀,随潘迎崇归来,见绿珠貌美,忘形叫好,遭到申斥。孙恼羞成怒,投靠司马伦,伺机想得到绿珠。司马伦久欲篡位,就怕司马允和他作对。后用孙秀计,杀死司马允。石崇靠山贾皇后失宠后,孙秀又趁势进谗言,劝司马伦杀死石崇、潘岳,司马伦同意了。石崇这人一向骄奢淫逸,得知自己府邸被围困后对绿珠说:我是因为你才获罪的。绿珠被逼,坠楼而死。


片语丹心


要含贬义,还要典故,那就:白衣渡江,红杏出墙! (语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欢迎关注、探讨,更多精彩回答,值得期待)


中园丁


白衣泛指商人,其时商人多穿素色白衣。吕蒙偷袭荆州时渡江兵卒都扮成要进城的赶脚商人。所以后来称:白衣渡江!


春浓季爽214680522


白衣渡江暗捣敌人阵营

草船借箭明抢对手刀枪


方園之声


昭君出塞

白衣渡江


秦风9754


严格来讲白衣渡江是成语有些牵强,它出自三国演义东吳化军队假扮商人偷袭荆州。如同以少胜多之词。两者之间的词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