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業爭注歐洲專利申請,中國企業增長最為迅猛

歐洲專利局(EPO)3月12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年各國企業在歐洲的專利申請數量達18萬1406件,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5G相關技術等數字通信領域的專利申請數同比大幅增長20%。按國家來看,擁有華為技術的中國同比大幅增長29%。

來自日本的專利申請數為22066件,比2018年減少2%,僅次於美國、德國,位居世界第3。在索尼和松下等企業起到拉動作用的電氣設備和能源領域保持較高份額。數字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急劇增長的中國位居第4,韓國排在第6。

全球企業爭注歐洲專利申請,中國企業增長最為迅猛

在歐洲,長期以來醫療領域的專利申請數最多。2019年“數字交流類”位居首位。華為和瑞典愛立信等企業增加了5G通信網建設技術的專利申請數。包括人工智能(AI)在內,“電腦技術類”的專利申請數也增加了10%,推高了整體的數量。

根據這份報告,過去10年中,中國公司向歐洲專利局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增長了6倍。2019年,中國提交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數字通信、計算機技術、電機、儀器、能源等領域。華為躍居公司專利申請數量排行榜榜首,同時第六次位列數字通信領域專利申請量第一。

作為對比,蘋果、英特爾和高通的研發費用則是,96.5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61億元)、109.2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61億元)和45.5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59億元),而諾基亞的研發費用是49.1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8億元),愛立信是3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57億元),單從研發投入費用上來說,華為要比蘋果、高通、諾基亞等要多得多,畢竟研發費用的多少,直接決定著公司的創新力。

歐洲專利局局長安東尼奧·坎皮諾表示,中國公司去年在歐洲專利局的申請增長量和增長率方面都是冠軍。中國公司對數字技術應用的貢獻表明,中國是技術領域的驅動力,而這些技術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創新領域。過去10年專利申請的長足進步證明了中國在促進研發方面的不斷努力,這是中國發展創新驅動型經濟的有力例證。


全球企業爭注歐洲專利申請,中國企業增長最為迅猛


毋庸置疑,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知識產權對於未來企業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在未來擁有了IP,擁有了核心技術和專利,那麼就掌握了未來,擁有了核心競爭力。

縱觀國內,今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數據稱,2019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在這一龐大數字中,僅批准了453,000項發明專利。數據還顯示,2019年中國授予的發明專利數量同比增長4.8%,註冊商標數量同比增長27.9%。


全球企業爭注歐洲專利申請,中國企業增長最為迅猛


同樣在2019年,按專利批准量排名前三的國內公司(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510項專利),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883項專利),廣東OPPO移動通信有限公司(2614項專利)。

據產業鏈消息人士表示,華為目前正在全力以赴,力求5G重要芯片上都做到自研。之前拆解機構發現,Mate 30系列5G版機型上,從電源、音頻、RF、射頻收發器、SOC等均是華為自研芯片,比例大約佔一半。這說明,華為在其智能手機中加強了芯片自研,加快了國外器件的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