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鳳起路A口人來人往,復興路沿線車水馬龍,吃過一圈來自天南海北的夜市攤,啃著正宗長沙的臭豆腐,眼含熱淚唸叨,

有些好吃的,你不去當地還真就吃不到。

好東西,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油膩味重的鐵板魷魚,炸成一團的雞排雞柳,四川麻辣燙長沙臭豆腐,再加上不知道啥玩意勾兌的果汁奶茶,描繪出中國每一條小吃街應有的群像。

表面上這裡彙集了天南海北的美食,但實際上,只有來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們才知道,這算啥呀,真正的家鄉好東西,只有到當地你才吃得到。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濱江的羊肉串

春來杭州不吃筍,你等於沒到過杭州。

杭州人是極愛筍的,據說每年天目山上產的筍,還沒等出之江大橋就被杭州人吃的一乾二淨。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油燜筍,醃篤鮮,春筍步魚,片兒川,蝦籽春筍......圍繞著春天的氣息,蹦最野的迪,吃最嫩的筍,圖為醃

再過幾個月,就到了雲南小夥伴頻頻失蹤的季節。

炒菌子、煮菌子、菌子燉雞、菌子燉火腿、菌子炒臘肉、菌子炒飯、菌子火鍋......這些咋瞅都無害的小可愛是唯一的元兇。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菌子火鍋。

只有雨季能吃到的菌子讓無數雲南人前赴後繼,沒在雨季見過小人的雲南人不足以談人生。

雲南朋友西瓜說,菌子在雲南別說蘑菇,出了雲南那都算是蘑菇。

也不是隻有吃素要去當地,吃肉你也得去,剛下過雨的初夏,是一年一度河蝦成熟的季節。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只有蘇州能吃到的燜肉面。

每年六月,老蘇州都得一反悠閒勁,趕著大早吃碗三蝦面。

所謂三蝦,是指用河蝦的蝦籽、蝦腦、蝦仁炒制而成,別說在外地,就是在蘇州你也往往一碗難求。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好吃不好吃暫放身後,一斤籽蝦只能製作出4份澆頭,來晚了你也就只有看著的份了。

其實個人不是特別喜歡潮汕,總覺得那玩意飲食清淡,乏善可陳。

潮汕當地的牛肉丸跟你在潮汕火鍋吃到的那真不是一個東西,清水的鍋底就連沙茶醬都不用放,輕輕咬開一點,整個碗裡都是鮮香的湯汁。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周星馳演過那個《食神》,裡面說牛肉丸能當兵乓秋使,這可能是吹牛,哪有那麼彈、那麼好吃?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某些禪定時刻,有些食物只有在某些特定地點才能有讓你吃到掉眼淚的風味。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手抓羊肉。

比如出了西寧再吃不到清水燉開的鹽灘羊肉,比如秋風和黃河浸染過的一碗蘭州牛肉麵,比如九朝古都底蘊凝成的洛陽羊肉湯,再比如呼和浩特的一碗羊雜,二兩燒麥。

剛才說的太文藝了,重新組織一下子語言,想知道這玩意為啥這麼好吃,你就得去當地。

外地一概不好使。

為什麼最好的美食只能在當地吃到?

為什麼最好的美食只能在當地才能吃到?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原材料首先就是一個大問題。

有很多美味的食物,單單是原材料就無法在別的城市複製,雞樅就是上天給雲南人最好的問候。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新鮮的雞樅菌別提空運發貨,只有採摘下的12小時以內才能保證雞樅菌的絕佳風味。

甚至有很多雲南人這輩子都沒吃過新鮮的雞樅菌,這不是誇張,而是告訴你,這輩子總得想法吃上它半斤雞樅。

即使解決了原材料,

溫度溼度土壤一樣是復原美味的大難題。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長江南北差異太大了,哪怕原材料能運到北京,在不同的環境下也難以複製湖南米粉的順滑。

都知道糖醋調汁,三遍過油,但如何能做好一盤外酥裡嫩的鍋包肉還真是個技術活。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要是用了糖醋還好,每次遇見用番茄醬調汁的蹩腳廚子,都想發自內心的告訴他一句:你還能回個鍋嗎?

不是外地沒有好的廚師,而是做這道菜最好的廚師往往在當地就可以生活的滋潤,又怎麼會願意背井離鄉到外地討生活呢?

好,咱們再次打比方,就算以上全部條件你都滿足,還順帶拐了一個好廚師,依舊還有個問題嚴峻。

有很多食物就是搭配起來才好吃的啊。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南昌拌粉

肉夾饃必須配涼皮,拌粉怎能沒有瓦罐湯,烤肉得卷蘇子葉,就連普普通通的油條,也得配上豆漿才好吃呢!

不到當地去吃,你上哪去複製這完美的組合啊!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前天晚上吃的串串。

都說吃的記憶來源於鄉愁,但在杭州吃到每一口不正宗的地三鮮都化成滿腔怒火,

到!外!地!你找什麼家鄉味!

紅燜羊肉

新鄉

好了,不用調動你們豐富的腦細胞了。

新鄉,河南的一個地級市,因為一道紅燜羊肉殺入美食圈視野。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紅燜羊肉看起來有點像火鍋,切好的大塊羊肉和湯一起調製,燜他個天翻地覆自帶一個河南人的淳樸厚重。圖

羊肉吸飽了湯汁變的很嫩,咬上一口肥而不膩醇香不羶,微微的辣味和醬香入口豐盈,吃飽了嗎?

可以開始吹河南了。

乾鍋

巴中

四川巴中,不管你聽沒聽過,這裡的乾鍋必須擁有姓名。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麻辣鮮香入口,點上幾個涼拼備著,老友重逢,乾鍋一擺,有酒沒酒都能醉上雲霄

焙子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北京的十一環。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和羊雜碎、燒麥齊名的焙子是是典型的呼市特色美食,呼市街頭的焙子鋪從來都是現做現賣,來的都是附近的

一碗熱呼呼的羊雜碎下肚,就著焙子能給你唱一曲鴻雁。

面線糊

泉州

如果你恰巧是《舌尖上的中國》的忠實觀眾,那你對面線糊一定不會陌生。

作為一個北方人,本來真的不知道這玩意有啥好吃的,直到我吃到了第一口面線糊。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用熬製了十幾個小時的煮骨湯、魚湯打底,輕輕舀一勺,爽滑細膩,飛起來了!

配上油條吃真的有奇效,

肉丸胡辣湯

西安

作為一個西安偽土著只能說,只知肉夾饃不知胡辣湯你等於沒去過西安。

肉丸胡辣湯是關中平原每個清晨的完美期待。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肉丸胡辣湯裡面主要有牛肉、土豆、蓮花白等,你也可以說是蔬菜牛肉丸子湯,或者說是牛肉丸燴菜。

都說河南的肉丁胡辣湯好吃,但必須實實在在的說一句,那不清真。

牛肉麵

閬中

閬中,同樣是四川的一個小城,西南的城市卻和北方人民的面結下不解之緣。

四川熱起來是人神共憤,閬中的牛肉麵準確來說得是牛肉涼麵。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用牛肉熬製,湯汁呈糊狀,牛肉味濃郁,加入涼麵、豆芽、香菜和油辣子,用力一拌,這面就算成了。

閬中人每天早上起來,在街邊隨處可見的牛肉麵館坐定,大喊一聲,二兩面,不要豆芽!

這很江湖。

涼蝦

宜昌

如果說冷麵是吉林人民夏天的風物詩,那麼涼蝦就是宜昌人民夏天的風...嗯,反正它得是點啥。

涼蝦不是蝦,是一種類似糯米做的甜品,入口冰涼,軟糯消暑,是宜昌專屬的小吃。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石灰水是一杯涼蝦的靈魂,自古以來宜昌產特有的石灰岩,這種石灰岩製成的米涼蝦,才叫涼蝦,所以涼蝦在

沒有街頭喝過一杯紅糖涼蝦,宜昌人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燃面

宜賓

宜賓,因為一支樂隊聲名鵲起。

衣溼樂隊的出現,讓這個四川小城自帶了一股文藝範,但也沒帶多久,畢竟宜賓人是噪的。

穿過岷江大橋,路過五糧液路,在江北南岸的分叉口,能找到宜賓人骨子裡的驕傲。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燃面是宜賓最具特色的小吃,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麵條鬆散紅亮、麻辣相間,極具四川特色。

再配上一碗涼糕,宜賓人的上午圓滿了。

小鍋米線

昆明

其實我剛寫過一篇關於雲南的文章。

小鍋米線是昆明之光啊。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小鍋米線,顧名思義,就是一碗一鍋,用長把小銅鍋烹煮而成。

眾所周知,私人訂製絕對比大鍋飯到位,這是市場規律,沒法避免。細米線煮的入味,鮮肉嫩的無敵,加上各式各色的澆頭......

朋友,知道什麼叫爽過神仙嗎!

烤雞架

瀋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烤雞架和老雪。

出了瀋陽,沒人知道烤雞架的真諦,到大連都不行。

最好的美食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

▲ 吃烤雞架的樂趣就在於細細拆骨,啃光表面的肉,再一點一點扒出骨縫裡的碎肉。

每次吃到烤雞架的時候,都覺得可以做一個精神瀋陽人。

久違的春光又到了。雖說春光乍洩,但人們想的最多還是關於吃。

只有在正確的地方才能吃到最好吃的食物,有點天時地利的迷信,這像極了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