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中十多槍沒死!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內藏鋼板,拆開後看懵了

眾所周知,在古代士兵作戰通常都是近距離搏殺為主。而為了增加戰場的優勢,降低士兵的傷亡率,鎧甲頭盔等防護用具也就應運而生了。鎧甲頭盔通常都是由金屬打造,整體上非常的笨重,不利於長時間的行軍作戰。到了現代,隨著軍工的進步,熱武器的誕生,冷兵器的淘汰。防護用具也得到了提升,出現了質量輕便、防禦效果更好的防彈衣。

連中十多槍沒死!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內藏鋼板,拆開後看懵了

世界上第一款防彈衣就是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法國發明的,當時其材質為鋼板,外層為天然纖維織物。當時這款防彈衣對於步槍子彈的殺傷是沒有防禦能力的,一般只能預防爆炸破皮產生的殺傷作用。隨著二戰的爆發,子彈的殺傷威力在增強,士兵的傷亡率加大,故而參戰各國紛紛重視起防彈衣,從此為滿足作戰的需求,各式各樣的防彈衣被推出。

連中十多槍沒死!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內藏鋼板,拆開後看懵了

隨著軍工的快速發展,目前防彈衣已經經歷了三代。第一代就是硬體防彈衣,主要是金屬為材質,缺點就是質量笨重,不利於士兵活動,舒適感不好。第二代是軟體防彈衣,材質通產為高性能纖維織物製成,優點就是質量輕便,士兵穿著舒適。但是對子彈的防禦能力不是很好,而且容易變形。第三代是複合式的防彈衣,通常以輕質陶瓷片為外層,高性能纖維織物作為內層,防彈效果比較理性。

連中十多槍沒死!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內藏鋼板,拆開後看懵了

而說到防彈衣,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國製造。目前全球70%的防彈衣都來自中國,由於質量好,防彈效果好備受各國青睞。曾經在阿富汗戰爭時期,一名英國士兵很不幸的遭受了塔利班分子的包圍埋伏,被對方連續掃射12 槍,但是幸運的是,該士兵居然奇蹟般的活了下來,而且身上沒有一點被子彈打傷的痕跡。為啥會這樣呢?原來是他身穿的中國防彈衣救了他一命。

連中十多槍沒死!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內藏鋼板,拆開後看懵了

此時經報道後,很多老外質疑該士兵當時的防彈衣肯定內置了厚厚的鋼板,才能預防如此大的火力衝擊。但是當該士兵把防彈衣拆開,展示防彈內部結構的時候,所有人都看懵愣住了,防彈衣內只有薄薄的一層凱拉夫纖維,這種纖維能很好的抵擋和吸收子彈的打擊動能,從而保護士兵的安全。不得不說,中國製造早已不容小覷。

連中十多槍沒死!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內藏鋼板,拆開後看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