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聯合錄製推出“在經歷中學習——疫情防控公開課”(以下簡稱“公開課”),上線開講以來,廣大學生認真收看,反響強烈。

3月10日上午,第四次公開課在“學習強國”上線,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開講,以《事事關心,人人盡力》為題,圍繞“憂國”“知國”“報國”三個方面,闡述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繫。她強調,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用實際行動踐行深厚的愛國情懷。作為大學生,更不能忘記學習的初心和目的——家國天下。“事事關心,人人盡力”,希望每一位青年學子都要憂國,知國,更要報國。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各種宣傳媒介繼續報道廣大學生的學思踐悟。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文法學院英語專業2018級 付宜冬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著實給我們好好上了一節刻骨銘心的課。正如本次課程的講師蒙曼教授所說的,疫情所暴露出的問題,足以讓我們心中警鐘長鳴。

首先便是妄貪口舌之快的生活方式。當下,人與自然能否和諧相處已成為國內乃至世界範圍內熱議的話題。而本次新冠肺炎病毒,多半也來源於隱匿於黑暗中的野味市場。也不知是那雞鴨魚肉不夠肥美,還是心中的貪慾難以抑制,總有那麼一小群人,打破祖先給我們篩選出的可食用家禽隊列,靠著獵奇刁鑽的鬼心眼,擠破了頭想嘗試長著死神面孔的蝙蝠。十七年前的非典教訓好像被他們拋之腦後,五年前的埃博拉病毒也與他們不甚相關——大自然的警告再次降臨在華夏大地上。歷史上“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不復當年,更別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那一隻雞、一碗小米飯就能滿足的生活了。過分地索取是部分人貪婪一面的表現,而大自然的震怒卻是整個中國乃至世界都要承擔的痛苦。

其次便是沒做到中庸之道的應對方式。過度和不及,被列為應對方式中最不可取的兩種。面對傳染性極強的疾病,我國建立於2003年非典後的全國傳染病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系統可謂是辦事不利,上傳下達沒有及時完成,這便是不及。面對疫情輕微地區的民眾娛樂生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斥、打、砸,這便是過度。凡事講求中庸之道是老祖先留給後代的智慧,過猶不及,即應對方式的問題。

信息流的最末端,表達方式也成問題。抗擊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逆私情,行公義,主動剪短頭髮以免影響防疫工作。而在網絡上大肆鼓吹此行為,最終造成的結果是醫護人員被強制剃光頭。“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小孩學著前輩的樣子,爭分奪秒地跟死神搶人。”與其歌頌她們的奉獻,不如肯定她們的專業。我們應當欽佩的是醫護人員的敬業態度和專業素養,而非鼓動“強制剃光頭”等傷人心的活動。

位卑未敢忘憂國,無論是身在一線的醫生、警察或志願者;專業、健康、精忠報國,才是被保護起來的我們應當做到的。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專業2018-1班 徐澤洋

聽了蒙曼教授的講座,我感觸頗深。正如那句話所說,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如今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大為改觀,似乎全國各地又重新走上正軌,疫情阻擊戰的勝利即將到來。但是,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需要我們提高警惕,保持疫情防控意識,繼續做好自我管理。同時,我們既要享受勝利,又要去反思勝利的意義,這次疫情帶給了我們什麼,讓我們懂得了什麼。

在蒙曼教授的分析下,發生這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的生活方式、應對方式以及表達方式。同時,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暴露出了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明顯短板,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深入研究如何強化公共衛生法制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等重大問題,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水平和能力。

針對各項問題,我們的黨和國家需要在今後提起更多的注意,我們的人民也應當響應祖國的號召,支持祖國的各項方針政策。畢淑敏說:“大疫當前,一定要保持堅定信心和良好情緒,多進行正面積極的思維,讓自己的心理能量溫暖飽滿,它和藥物治療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要有永不放棄的信念。”心靈的溫暖,這可能是我們在這次疫情中得到的最寶貴的東西,從醫生到志願者,到社區的工作人員,到為災區捐款的每一個人,從春節晚會的朗誦,到元宵晚會的說唱,這樣的溫暖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我們。心靈的溫暖,可能是醫生脫下防護服後臉上留下的深深的勒痕,可能是工作人員為患者化的一幅幅畫,可能是導員給我們發來的短信,抑或是帶著口罩走在大街上,一個對味的眼神和為彼此停留的微笑。

這是怎樣一個國家啊,她能在瞬間調動舉國之力,她一聲令下便將十多億人緊緊的號召在一起,她是人心的紐帶,是緊閉的家門裡聯結每個人心靈的窗戶,她是港灣,也是我們共同守護的理想。

魯迅先生曾說“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體制,管理體系,救助制度的思考,更是關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吶喊,我們的人民又一次在風雨裡反思,在逆境中前行。體制的變革是國家發展的根基,人心的凝聚是國家進步的源泉,她讓我們意識到災難遲早會過去,櫻花將再一次盛開在中華大地,春風又會吹綠華夏的春天,自古男兒不破不立,這個世界定將迸發出新的光彩。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18-5班 樊帥鵬

前段時間看蒙曼老師是在今年的詩詞大會上,今天也非常有幸能聽蒙曼老師給我們講一節充滿詩詞文化氣息的抗疫公開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蒙曼老師給我們講了疫情當前我們青年大學生如何盡一份自己的責任。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呢?作為一個在學校學習了十四年的學生,我覺得學校教會我們的是做人的道理,無盡的知識,愛國的情懷。

無錫東林書院那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告訴我們不僅僅要學會讀書,學會學習,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國家社會,關心國事。小時候也許對國家命運知之甚少,但越長大、越學習.,我們也越來越認識到什麼是個人命運,什麼是國家命運,也越來越認識到我們我們個人的命運和國家命運是緊密聯繫的。尤其是作為00後青年大學生,我們更是幸運,自己青春夢想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如此的緊密。

我們在全新的21世紀出生,在共和國的關懷下成長,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學習長大。今天我是共和國培養出來的青年追夢人,明天我將是共和國的築夢人。

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年,儘管有這麼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但我始終堅信,我們黨一定會頂住壓力,完成既定任務。疫情期間我看到了衝鋒在前的共產黨人,他們是我的榜樣,疫情過後我會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定自己為國奉獻的信念,這一年我20歲,剛踏步至青年。

在2020到2035這十五年裡,我將會從一個學校裡的學生變為建設祖國的學生,或許我會一直沿著自己的土木工程專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為國而建;或許中途我離開土建,以我學習土建過程中養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力來投入到祖國建設的其他方面,但我這顆赤誠的愛國心必定不會改變。到2035年時,我的青春時光,青年精力用在奮鬥追夢上,我不會後悔,只會感謝每一個現在奮鬥的我。我會在2035年看到我親愛的祖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那一年,我35歲,正值青壯年。

從2035年再到2050年,這十五年我將進入自己發光發熱的時間,正是人生髮展的大好時期。我也將見證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那一年,我也才50歲,更是肚子裡墨水多的時候,必定要繼續發光。

疫情只是暫時的,我們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看到的一個個最美逆行者,都將成為未來鼓舞自己的一個個榜樣力量。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作為新一代青年大學生,我們會不斷努力,不斷奮鬥,努力把自己用知識,用汗水把自己變成中國的脊樑。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18-6班 李鎛宇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東林書院的對聯至今仍然對於我們有很大的意義。

蒙曼老師講到讀書人的擔當,我學到了很多。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爆發,春節前後兩個多月的時間,全國馳援湖北,援助武漢。而經過這次肺炎感染,我們看到了讓世界震驚的“中國速度”——10天建成交付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看到了一批批前赴後繼奮鬥的一線醫護人員——李文亮大夫、夏思思大夫、彭銀華大夫······也看到了一批批拼盡全力的警察、村支書、志願者們·······視頻中說的很感動,“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穿上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我卻想說,在他們穿上那一身衣服的一刻,就決定擔起自己的重任,就已經是白衣天使了。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該明白,我們自身的責任。中國,從來就不缺少有擔當的讀書人,自古就有為民請命,為民喉舌的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遍及世界,肉眼可見的就是世界遠遠低估了中國的實力,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必然有我們身邊每一個勇於擔當的人,每一個默默奉獻的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國家這五千年不滅的火炬,就是這一點點的星星之火傳遞而來的啊。這世道總是靠著每一個人,人人盡力才會一點點變好的。

我們大學生現在如何才能擔負起自己的擔當呢?蒙曼老師也說的很明白:專業報國、健康報國、精忠報國。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的專家,而毫無疑問當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把自己的學習搞好,不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做好自己。更要牢牢記住我們學習的初心,盡我們的全力,為接下未來祖國發展的接力棒而努力,星火相傳,奮飛不輟!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18-2班 高司嶽

蒙曼教授是著名的歷史學教授,一場講座也是引經據典,然而引述歷史終究是為了照亮現實:那為奔赴前線自願斷髮的第一位護士,那平底起高樓的建築工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是無數個小人物匯聚成為保佑中國度過難關的中堅力量......

新型肺炎源頭尚不確定,始發時間未知,但自疫情發生已近兩個月。這兩個月中,完整包含了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亦包括了整個正月。然而在政府部門以及群眾的積極呼籲下,廣大民眾放棄走親訪友的傳統過年方式,放棄了聚餐娛樂等假期難得的閒暇時間,宅在家中安分度日;年輕的或並不年輕的醫療工作者堅守在崗位,甚至從四面八方奔赴武漢;執拗的父輩被小輩勸說戴上了口罩......在疫情面前,中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終於在春天來臨之時,疫情有了極大的好轉。尤其是對比國際疫情形勢,更加突出了我國應對疫情的處事方式,態度,速度的優異。

亦要承認,許許多多的問題和不足在這場沒有銷煙的戰爭中被暴露了,所謂多難興邦,也正是指在這種時刻,我們的負重前行。

春暖花開,燕子歸來,期待我所期待的那一天儘快到來。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來  源/黨委宣傳部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