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神車”五菱做口罩火了

在抗疫的第二月裡,“一罩難求”的狀況依舊沒有得到緩解,國內的口罩早都買光了,國外的口罩,被出國的華人搶購運回國了,全世界的口罩都不夠用了!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各種口罩魔幻事件大賞。

日本送口罩時寫的詩詞,火了;

俄羅斯鋼鐵直男般塞過來的一飛機口罩,被各界讚揚;

而那個以生產麵包車出名的五菱,開始造起口罩來了。

而且口號特別霸氣:“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

早在2月6日五菱汽車廠就聯合供應商轉產口罩。

緊接著2月9日,它的第一批20萬隻口罩就順利下線,距通報僅3天。

2月14日,第一批正式下線的100萬隻“五菱牌口罩”正式交付,且官方宣佈了這批口罩去向:只贈不賣。

靠拖拉機起家、廉價麵包車聞名的五菱,憑什麼能硬核造口罩?

1、一個車企,卻靠做口罩火上熱搜

在口罩嚴重短缺的時候,五菱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要說五菱造口罩有多硬核?

五菱充分發揮汽車製造業龍頭企業的整合作用,通過搶時間、搶設備。為了造口罩,他們把上游公司的生產線給改了,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

設置了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產量最高200萬個。

僅僅用了3天,聯合供應商生產的第一批20萬隻口罩就順利下線,到14號就有100萬隻“五菱牌口罩”正式交付。

從2月6日官宣生產口罩到現在,上汽通用五菱已經有兩處生產基地:一處是自建生產線,另一處是聯合下游供應商搭建生產線,兩條線的最大單日生產量能達到370萬隻。

按照5日通報的口罩日產量達到1480萬隻來算,五菱口罩的產出已經佔到了全國總量的25%。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口罩都是按照GB19083醫用防護口罩級別的規格來生產的,屬於醫用口罩中的最高類別。

除了有“合成血液穿透”功能外,還有“表面抗溼性”要求,可以有效防護血液、體液,這些功能都是民用口罩裡沒有的。

從造汽車變造口罩,五菱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首先是五菱反應夠迅速。

據上汽通用五菱官方證實,五菱是第一家獲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的汽車企業,已具備口罩研發生產、經營的相關資質。

在柳州市開通“綠色通道”下,僅23分鐘就為五菱新設立的下屬企業——廣西寶菱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辦好營業執照。

其次是工作場景類似。

造醫用口罩的廠房需要達到一定程度的無塵無菌,恆定的溫度和溼度等,這些要求正好與汽車製造四大工藝中的“塗裝車間”相似。

對車企來說,造醫用口罩的車間,只要對塗裝車間進行稍加改造即可。

然後是材料共通。

生產口罩的原材料主要為聚丙烯,而在車企的供應鏈中,很多隔音棉的原材料也是用聚丙烯來生產的。

此前中石化就喊話,可運輸原材料上門。

而最根本的原因還要企業足夠硬核,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統籌協調、人員調配。

2從拖拉機到麵包車,“最抗造”的國民神車

提起五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抗造”。

在陰雨綿綿的盤山公路上,五菱一頓操作猛如虎,神一般的漂移、旋轉絕對是教科書級。

“中國第一神車”五菱做口罩火了

在力量和容量上,五菱更是沒輸過,五菱車甚至能拉動整片森林。

“中國第一神車”五菱做口罩火了

論洪水滔天下乘風破浪,五菱更是從沒慫過。

“中國第一神車”五菱做口罩火了

近幾年五菱車在“車廂內力”上的修為更是突飛猛進,永遠不知道五菱的肚子裡究竟能裝下神馬。

“中國第一神車”五菱做口罩火了

無論碰到的是蘭博基尼,還是什麼世界顯貴,五菱永遠都贏得匪夷所思。

除了用麵包車在“抗造”能力上一次次刷新人們的認知,這家企業總是在不經意間刷新人們對它的定位。

在過去的60年中,從做拖拉機到縫紉機再到麵包車,五菱可謂是將“生產人民需要的東西”做到了極致。

1.人民需要國防,五菱造飛機

很多知名汽車企業都造過飛機,像藍天白雲螺旋槳的寶馬,英國的勞斯萊斯等,而五菱就是中國唯一造過飛機的汽車廠。

五菱最早的前身要追溯到1928年國民黨新桂系的柳州機械廠,李宗仁大力提倡自力更生。1932年12月,工程師朱榮章模仿英國人,造出一架單翼初級練習機,至1934年2月,已成功製造了20多架飛機。

2.人民需要生產,五菱造拖拉機

彼時為響應農業機械化的號召,1958年五菱的前身柳州拖拉機廠成立了。

1960年,第一臺豐收牌拖拉機下線了,拖拉機從此一造不可收拾,1975年,每年造5000臺產能,1978年,躋身中國八大拖拉機廠,號稱“柳拖”。

但好景不長,當生產達到頂峰時,銷售卻成了問題,柳拖到1980年積壓了1700多臺拖拉機。

3.人民需要三大件,五菱生產縫紉機

為了維持廠內生計,1980年左右,柳州動力機械廠把目光轉向了市場需求旺盛的縫紉機和織布機。

於是萬家牌縫紉機上線了,用料十足,方頭方腦,秉承了拖拉機漢子的粗獷稜角。

4.人民要奔小康,五菱生產汽車

長相過於粗獷的縫紉機並沒有廣受歡迎,五菱便開始模仿日本微型貨車。

當時的廠長拆出5500餘件零件,反向繪圖、制模、誓要做成1:1,機床做不了的,用錘子一點點敲、一點點修。

靠著精細模仿,1982年,五菱手動打造出了第一輛微車,1985年5月10日,“柳州拖拉機廠”更名“柳州微型汽車廠”。

五菱汽車從0到10000輛下線,用了將近10年時間,而做到10萬輛用了7年的時間。

之後,抱著強強聯合的想法,2001年加入上汽集團,上汽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就此成立,2002年又與上汽集團,美國通用汽車達成合作。

合資以來,依靠低價優勢,上汽通用五菱迅速崛起,並於2006年超越長安汽車成為“微車之王”,2015—2017年,銷量分別達到204萬輛、213萬輛、215萬輛。

《福布斯》稱:樸實無華的五菱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好賣的車。

3、制霸市場的神車背後,不過是顧客需要

五菱的車到底有多火?

祖國大地只要有路的地方,肯定會有這輛國民車。

從2006年至2018年,整整12年,五菱持續霸佔國內微面市場佔有率第一,單一車企年產銷量第一,MPV市場滲透率第一。

除了中國不少日本、韓國、歐洲的玩車老司機都對五菱青睞有加,甚至在印尼街頭,很多出租車都是五菱。

早在2009年,五菱之光的銷量高達597000臺,創造出了全球單月最高銷售記錄,平均每5秒鐘賣一輛車,一舉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暢銷的車!

五菱為什麼能如此受歡迎?

答案是:對用戶和產品的極度敬畏。

作為主產麵包車的品牌,主要服務二三四線城市,問他們需要什麼車他們需要:皮實耐操、省油勁大、功能齊全、能拉人又能拉貨。

為了切實提高車子的實用性,五菱車的動力方面用的都是老的技術成熟的發動機,耐造是最大的特點,變速器大多是手動擋。

一方面結實耐用,應付載貨、拉人完全沒有問題,另一方面也能改善車子的加速表現。

“中國第一神車”五菱做口罩火了

這麼一輛具有超高實用性的小貨車只需要小几萬塊錢,定位高端的寶駿也只有不到10萬的售價,親民的價格幾乎讓所有家庭都能入手,性價比之高毋庸置疑。

為了讓老百姓買得起更買得到,在2015年的時候,在地級行政區五菱的銷售網點覆蓋率已經接近100%,縣級行政區的覆蓋率接近80%,把服務和售後也做到極致。

有網友說:“不要看不起五菱麵包,它可是當初讓買不起車的老百姓有了私家車的夢!

在滿足了基本需求後,五菱發現三四線民眾對車的要求除了要便宜能拉貨外,還得坐著比較舒服,外形也得有面兒。

五菱在2010年便推出了空間加長、動力更足、舒適度更高並且外觀更好看的低端家用MPV車型。

更不用說五菱宏光系列在車速上甚至能秒殺一眾豪車,堪稱秋名山之神。

五菱,一直在滿足人們需要的路上。

從1962年造拖拉機到2020年造口罩,59年的時間裡,做到全球單一車品銷量第一,靠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對用戶需要和產品質量的極度敬畏。

總之一句話:五菱能讓你買得起,也用得爽。

結語:

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來自各個地區、各個行業的人都在儘自己的一份力。

江蘇很多服裝企業,都開始升級產業做防護服,富士康、手機廠、口罩也在路上;比亞迪的洗手液,估計也快要面世了。

而繼生產口罩之後,五菱打造的救護車也要來了。

工信部近日公佈的329批新車申報目錄顯示,五菱申報了一款救護車,從申報圖來看,這輛救護車的外觀並沒有做出什麼太大的改動,與五菱榮光基本都是一致的.

不過它的車身長度顯然增大了一些,這輛五菱救護車是基於“國產神車”五菱榮光加長版打造的。

雖然這款車外表看起來還是那麼樸素,但是其實很不簡單。

救護車該有的設備它都擁有,而且它在救護艙和駕駛艙之間還加上了隔斷,可以防止交叉感染;車內還有對講機和負壓新風系統,並且還有固定的車載氧氣瓶等。

從拖拉機到國民神車,從口罩到救護車,五菱用實力詮釋了:

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

不僅僅是實力,更是擔當!

投資界:日產200萬個口罩,國產神車霸氣: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鑑茶院:五菱牌口罩不開玩笑!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Vista看天下:世上本沒有路,五菱宏光來過之後便成了路

牛車網:宇宙第一的五菱神車是如何煉成的?

車域無疆:都說隔行如隔山,如今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到底靠不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