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才保送北大,拒絕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畢業後到龍泉寺出家

數學天才保送北大,拒絕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畢業後到龍泉寺出家

人是一種相同又是不同的高級動物,相同的是身體構造完全一致,不同的是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靈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同的事物對於不同人來說有著不同的見解,我想,這也是“求同存異”這個詞存在最基本的意義吧。

雖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但是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與習慣對我們還是有不可磨滅的影響,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面對天才,我們通常都會想到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或者是其他行業的佼佼者,但是基本不會和僧人聯繫在一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位這樣的傳奇天才,憑藉優異的成績保送北大,畢業後卻拒絕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毅然選擇到龍泉寺出家,他就是數學天才柳智宇,他的抉擇不免讓人疑惑,昔日名校天才為何會選擇出家呢?這背後是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數學天才柳智宇

出生在湖北武漢的柳智宇童年時期就和其他孩子不同,小小的身板,看起來很瘦弱,但眼神裡卻透露出成人般的智慧,在同齡孩子熱衷於嬉戲打鬧的時候,

柳智宇卻異常“老實”,他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起,經常獨自一人瞎轉悠。

數學天才保送北大,拒絕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畢業後到龍泉寺出家

柳智宇的父親是一名中學物理老師,母親是一名工程師,父母工作比較忙,他是在奶奶的照顧下長大的,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童年時期柳智宇就顯露出在數學方面的天賦,他對數字很敏感,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遇見了數學啟蒙老師劉嘉,此後在老師的安排下,他每週週末都要去上數學培優班,正是愛玩的年紀,但是柳智宇卻極其積極,雖然一開始也遇見很多難題不會做,但是他還是堅持下去了,漸漸地,他越來越能在數學的海洋裡體會到快樂,他徹底愛上了數學。

數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擅長數學不僅僅也意味著你會做難題,能解方程式,它同樣也培養邏輯思維、空間想象等多種能力,而對於柳智宇來說,數學帶給他的遠非只有這些,憑藉著優異的成績,柳智宇成功考進華師一附中理科實驗班,進入附中後,他的數學天賦得到進一步發揮。

數學天才保送北大,拒絕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畢業後到龍泉寺出家

2005年,柳智宇代表中國隊在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中獲得金牌,隨後他被挑選進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隊,一下子,這個看起來瘦弱老實的數學天才就火了起來,面對各種榮譽的加持,柳智宇並沒有驕傲自滿,他還是很樂意幫助同學,我們彷彿已經看見這個少年明媚的未來。

保送北大遇禪學

2006年柳智宇參加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這一次他不負眾望再次獲得金牌,他數學天才的頭號都登上了報紙頭版,憑藉這些牛氣的獎牌,柳智宇成功保送北大數學系。北大是中國Top2高校,北大數學系更是被多屆學生評選為“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不僅課業繁重,考試難度也相當大,能考上能畢業的都是大神級別人物。

對於柳智宇來說,他似乎一直徜徉在數學的海洋裡,所以剛開始入學的時候,他適應的很快,專業課學的得心應手,還在空餘時間參加社團豐富自己,只是一直很有個性的柳智宇沒有選擇那些大眾熱門社團,

而是選擇了很冷門的禪學社和耕讀社,這兩個社團一聽就充滿禪學、佛偈的味道;

數學天才保送北大,拒絕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畢業後到龍泉寺出家

對於年輕充滿活力的大學生來說,這種聽起來就很“老年人”的素淨生活根本激不起他們的興趣,然而對於柳智宇來說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積極參加這兩個社團組織的各項活動,自從加入禪學社以後,堅持常年吃素,

本就內向的性格更加沉默寡言,他與同學的交際很少,反而經常參加禪修活動,四處拜訪高僧,聆聽高僧佛道佛論,還會組織參加寺廟裡出遊和施粥等公益活動。

皈依佛門拒麻省

原本只是學校裡面的一個社團,誰也沒想到會給這位數學天才帶來巨大的影響。北大數學系畢業意味著柳智宇會有一個在大眾眼中美好的未來,的確,還沒有畢業,柳智宇就收到了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遞來的橄欖枝,柳智宇被保送麻省理工學院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可是柳智宇卻拒絕了,他選擇出家龍泉寺。

說起來龍泉寺與北大“緣分”很深,龍泉寺坐落在北京西山鳳凰嶺山腳下,北大耕讀社的社長就曾在龍泉寺出家,龍泉寺很出名的一個熱點就是五大高學歷高僧,這5個人不是畢業北大清華就是中科院,有的還是研究生學歷。但是不管龍泉寺多有名,它始終是一座寺院,柳智宇的父母根本接受不了名校畢業的兒子要出家,二人苦苦哀求兒子,母親甚至因此生病住院,可是最終還是沒有撼動柳智宇的決心,

他毅然皈依佛門,成立龍泉寺的一名法師。

數學天才保送北大,拒絕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畢業後到龍泉寺出家

仔細想想柳智宇的選擇也算是情理之中,他少時就喜歡獨自思考,常常一人冥想,雖然他是一個天才,可正如愛迪生所說“所謂天才,就是1%的天賦加上99%的汗水”,柳智宇能在奧數競賽上獲得佳績也是他不斷學習的結果,日復一日的做題訓練,機械的日常生活讓他有些迷茫,他迷惘於自己人生的方向在哪兒,我想老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在給了柳智宇令人羨慕的數學天分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許多我們普通人難以想象的

“思想”;

有的時候,懂得越多,活著就越累,而柳智宇參加了耕讀社,他在這裡遇見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知己”,他覺得出家會讓他變得輕鬆,清靜的環境更有助於他思考和探索,所以他有著很強烈的出家願望。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天才都是孤獨的”,我想這句話就柳智宇而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不應該囿於錢財或權力,做科研也好,出家也罷都是柳智宇順心而為,世人都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於我們來說,就柳智宇的選擇可能覺得有些遺憾,可是誰能否認對於柳智宇來說,這何嘗不是他生命存在的意義呢,尊重他人,也應該尊重他不損人利己的任何一個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