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將如何做好這面鏡子呢?來影響孩子

這周的學習可以說讓我對家庭教育基礎的認識更深更進一步了。兩章的學習內容涵蓋了很多,都是家庭教育的基礎,又有很廣很寬的聯繫。雖然學起來有點費勁。得慢慢消化。不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只有學了,才能瞭解,只有學了,才能懂能明白其中的奧妙所在。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將如何做好這面鏡子呢?來影響孩子


從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繫。以前瞭解的家庭教育很膚淺,僅僅停留在家庭這個範圍內,覺得家庭教育是很小的範圍,也就是家裡的私人空間,是私事。做好就行,通過學習和與老師同學們交流,現在的家庭教育遠遠不止停留在家庭這個層面,拓展了空間和時間,並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聯繫起來,有機結合。才能完善真正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為了發現和挖掘子女的天賦潛能,培養孩子的人格和行為習慣而進行的個性化培育過程,顯而易見就是在家庭中通過發現和挖掘,找到孩子的天賦,作為引導的方向,培養孩子好的人格,在行為上培養好的習慣。記得家庭教育有三大作用其中之一就是早期的啟蒙作用,也就是早期的啟蒙教育來源於父母,來源於家庭。在孩子出生到上小學之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視覺思維和模仿思維很靈敏,雖然不能用語言完全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但是孩子會看會模仿。不管是對錯善惡美醜對孩子而言不會區分,會用看到的來模仿和照搬。所以說在孩子上小學之前一定要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為她今後的成長奠定基礎。好習慣養成靠父母,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文化素養,父母道德修養,都是影響孩子的關鍵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將如何做好這面鏡子呢?來影響孩子


記得女兒3歲多的時候,有一天我發現女兒不好好說話,有時候還跟奶奶會大喊大叫,好像要吵架一樣。我當時沒意識到是我的原因。一直追問女兒為什麼跟奶奶這樣說話,女兒先開始不說也不吭聲,在我再三的有點生氣並強迫她必須回答我的問題時,孩子跟我說你就是這樣跟奶奶說話的。我突然像被什麼東西鎮住了,腦海裡了開始思索我平時是怎麼跟我媽媽說話的,我媽媽年齡大了耳朵基本聽不見,我得大聲跟媽媽說話,有時候會聲音很大並帶有情緒,但我沒想到孩子看在眼裡。會去模仿,這讓我很震驚,也讓我難以置信,總覺得他還是個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深思熟慮以後,我才明白一個道理我每天都在給孩子演戲,而且戲的角色都是有我定,我演好人她也會模仿,我演壞人她也會模仿。她分不出好壞,但是她會給我回放。我開始反省自己,時刻注意自己在家裡的生活細節。改脾氣,控制情緒,說話儘量用平和的語氣。慢慢的我有變化孩子也有變化,我跟老媽說話時幾乎貼到耳朵,女兒以為我在抱抱,她也會主動去抱抱奶奶,我給老媽洗腳她也要洗。吃飯時會給奶奶夾菜,吃完飯會主動要求洗碗等等,從女兒的這些變化讓我深深感受到做父母責任重大,身教重於言教。再多的話語不如一個簡單肢體語言。從這件事也讓我吸取很深刻教訓,作為父母不能任由自己想怎麼做就怎做,尤其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個稱職的合格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將如何做好這面鏡子呢?來影響孩子


這就我學習家庭教育前後的變化和認識,雖然學的不是很好,但在學習過程中真的讓我長見識,長知識。也讓我開始重新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