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乏為天下蒼生默默奉獻的人。在各種瘟疫面前,一代代名醫們毫不退縮,不避艱險,反覆在實踐中研究治法,得出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防治經驗。宅家時間,最近翻到了一本書,《中國古代疫情流行年表》,這本書輯錄了1840年以前就有826條記錄,記載了對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過重要影響的疫情。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1 《中國古代疫情流行年表》

一、慘烈的時代:東漢末年僅僅是戰火紛飛?

提到中國古代的瘟疫,我們最能直接想到的就是東漢末年的大瘟疫!那麼,東漢末年的瘟疫是什麼呢?這其中,東漢至魏晉這一段歷史背景值得我們關注。這期間,有兩個時間段比較值得關注。一個是東漢末年,一個是三國時代。

首先說說三國時代。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鼎立。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2 三國鼎立形勢

在三國時代之前,是東漢末年。東漢末年(184年-220年),從中平元年亡國前夕,到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漢結束,持續36年,這段時間內軍閥割據,彼此混戰。由於土地兼併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3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圖

中國人口數量發生了"斷崖式"驟減。在東漢國力鼎盛時期的"永元之隆",中國人口則達到了5000多萬,隨後中國人口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前達到了頂峰6000多萬人,但之後中國進入亂世,平叛、軍閥割據、天下三分再到西晉統一時,僅過了100年左右,但中國人口則下降至1600餘萬。

據權威史書記載,東漢的人口:

光武帝末年,全國在籍人口為2100多萬;

漢章帝末年人口已達4300多萬;

漢和帝元興元年,即公元105年時,全國人口達到5325萬人;

漢桓帝永壽三年,即公元157年時,全國人口為5650萬。

短短20年後開始的連續5次大瘟疫,再加上漢末軍閥混戰,三國鼎立,後來到晉朝統一,僅百年之後,晉武帝太康元年,即公元280時,全國人口僅存1600餘萬。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4 東漢末年戰爭頻繁

在瘟疫的打擊下,一般的老百姓由於條件落後而大量死亡。另一方面,即使那些一向養尊處的上層人士也難逃厄運。在這方面,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是很好的例子。所謂"建安七子",是指東漢末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當曹丕還未稱帝時,與"建安七子"中的好幾位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不幸的是,在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地區的大瘟疫中,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竟有四人染病而死,他們是徐幹、陳琳、應瑒、劉楨。眼看著好友一個個死去,曹丕後來沉痛地回憶道:"昔年疾疫,親故多摧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謂百年已分,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此外,當時許多著名的上層人士,如著名的"竹林七賢"、 王弼、何晏等人,基本上都是英年早逝。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5 建安七子

此外,王粲也與疫疾密切相關。據《三國志》司馬朗傳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司馬朗)與夏侯惇臧霸等徵吳,到居巢,軍土大疫"。注意,這裡提到了一個"軍士大疫",也就是說:曹操在這次徵吳中,遇到了大的疫疾。隨軍出征的王粲很有可能就是在這次疫疾爆發中染病的,而且來勢兇猛,以至於在回軍的途中,還沒到鄴城,就一命嗚呼了。而在鄴城爆發的瘟疫,似乎比曹操軍中的疫疾更加厲害,它直接要了建安七子中4個人的命。估計王粲不隨軍出征,也難逃一劫。

很多人都認為這段時期中國人口的下降是因為戰爭,但實際上,因為戰爭直接死亡的人數在整個人口損失的佔比中並不算多,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瘟疫",而戰爭則是"瘟疫"爆發和蔓延的催化劑,著名的"建安七子"中有四人因瘟疫在同一年去世。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其中尤以東漢靈帝(公元168—188年)時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的疾病流行規模最大。

漢末大瘟疫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瘟疫,雖然沒有蔓延至全國,但是大半個中國,尤其是北方基本上都生活在疫情的陰影之下,關於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數,有記載說是5000萬,也有說2000萬,雖然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死亡人數上千萬,毫無疑問是中國歷史上最駭人的疫情,在全世界的各大瘟疫中也是排得上號的,慘烈程度堪比"中世紀歐洲黑死病"。

說到疫情的要點,防與治兩個點缺一不可。在東漢末年那個時代,隔離、我順著這兩條思路,給大家來講講參與"治"的名醫大家們。考慮到這是在頭條的第一篇文章,這裡首先來講講"建安三神醫":華佗、張仲景與董奉。這幾位名醫,都是生活在這幾次大型瘟疫期間。他們或有俠義心腸,或有高尚醫德,或有獨到醫方,與當今正戰鬥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當代醫生們,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二、慘烈疫情下的"建安三神醫"是哪些人?

東漢末年的瘟疫就是什麼疾病?當時的醫學根本無法準確鑑定病毒來源,進行病毒或者細菌分析,只能籠統地概括為"瘟疫"。據史書記載,當時患病的人基本表現為:"發病急猛,死亡率高,患者往往會高熱致喘,氣絕而死,有些患者有血斑瘀塊。" 當時,東漢王朝的各級地方官不斷接到大量的病例報告,有的村莊甚至幾乎全部死亡。地方官不敢怠慢,趕緊將這些情況上報朝廷。但是令他們失望的是,這時的朝廷卻正陷入腐敗和混亂之中,對老百姓的生死根本無暇顧及。結果由於缺乏有效的防治,瘟疫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這些疫情之下,逼出了"建安三神醫"為代表的一批醫學名家們。他們是哪些人呢?

一、華佗:發明屠蘇酒,比屠嗷嗷更早關注青蒿草

說到三國時代,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自然是最有名的醫界人物了。要是在現代,他也沒準能拿個諾貝爾獎。為什麼呢?華佗也是很擅長研究,精於發明。我們看看這個華佗,從東漢末年開始,也就是中平元年的時候,華佗39歲,這正是一個人即將步入"四十不惑"的中年時期。年輕的時候,他外出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

《三國志》載:"公(曹操)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可見,三國赤壁之戰,曹操軍隊敗於孫劉聯軍,背後瘟疫的影響也很大。在這種疾病橫行的背景下,華佗自然對瘟疫也是極有研究,華佗發現了用青嫩茵陳蒿草治療流行性"黃膽病"的療法,後來民間流傳"三月青蒿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茵陳蒿經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至夏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茵陳作菜,要採嫩苗,老的藥用是茵陳蒿。故有 "二月茵陳,五月蒿" 的說法。現代研究從新鮮青蒿中分離出青蒿素,成為一個治療瘧疾的新藥。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6 茵陳蒿

此外,華佗還提出用屠蘇酒治療。屠蘇酒,為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是在中國古代春節時飲用的酒品,故又名歲酒。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裡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屠蘇酒配方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7 華佗行醫圖

2. 張仲景:當過"市長"、寫過書的一代醫聖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張仲景,名機,東漢時期南陽人,曾做過長沙太守,因此也稱"張長沙"。中平元年的時候,張仲景34歲。張仲景的家族是有二百多人的大家族,他家不僅經濟比一般家庭富裕,而且是有機會"博覽群書"的書香門第。從小就得到了良好的啟蒙教育。

張仲景早年中過孝廉。所謂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制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後代,"孝廉"這個稱呼,也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

舉孝廉是東漢時期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因而張仲景應該做過公務員。這是一些關於張仲景做過太守的證據。首先,北宋仁宗嘉祐年間,林仁等奉詔校正醫書,在序言中引了唐《名醫錄》的論述,認為張氏"官至長沙太守"。此序是向皇帝寫的奏章,因此是可信的。其次,地方誌史料中也有記載。如明崇禎《長沙府志》,清康熙《長沙府志》以及明清時期的《南陽府志》、《鄧州志》中,都有張仲景守長沙的記載,最後,1981年11月,在南陽醫聖祠發現了據說是晉代的石碑,上刻"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等字。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8 "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石碑

太守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是一郡長官。太守是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明清則專稱知府。古代的讀書人都有這麼一種情懷——不為良相,即為良醫。就比如張仲景,原本做地方父母官,但自小又非常喜歡行醫救人,也曾拜同郡名義張伯祖為師,積累了不少的臨床經驗。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9 張仲景

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也包括了瘟疫這種傳染病。張仲景的家族雖然有二百多人,但不到十年間竟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疫病,其中因"傷寒"這種疫病死去的佔七成。因此,他立志學習醫術。張仲景在傷心哀痛之餘,積極救疫。東漢末年,公元196年,名醫張仲景開始撰寫傳世名著《傷寒雜病論》。

從開篇所述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等名士染病而死的案例,可見當時病情之慘烈。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處理公務閒暇時就在太守府堂上坐診,為百姓看病,救了許多黎民蒼生的性命。時間回到公元211年,這一年劉備入川,命關羽鎮守荊州。也正是在這一年,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10 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病。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11 張仲景舍藥治病

《傷寒雜病論》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至今仍然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更為激勵後人的是,他強調醫生要有"上以濟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的擔當精神,在研究醫學中貫徹"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嚴謹態度,因此被後世尊稱為"醫聖"。

後人的著名醫書,如晉代太醫王叔的《傷寒論》以及宋代的《金匱要略》都是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為基礎編撰,而除了《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還有《辨傷寒》十卷,《評病藥方》一卷,《療婦人方》二卷,《五藏論》一卷,《口齒論》一卷,只可惜這些都早已失傳。

公元219年,張仲景去世,享年七十歲。也就是在這一年,關羽中毒箭,同年11月,關羽在襄陽被殺,終年59歲。

3. 董奉:會功夫、雲遊四方的俠義神醫

說到鍛鍊身體的名醫,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院士。鍾南山院士主張年輕人參加競技運動,他認為除了對身體好之外,也可以培養年輕人的意志以及堅持和團結方面的素質。董奉也是這樣一位積極鍛鍊、精通武術的名醫。

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異,號拔墘,候官縣董墘村(今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龍田村)人。董奉出生於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也就是在這一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

董奉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青時,曾任候官縣小吏,不久歸隱,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董奉精通道術、武功,藝高膽大,為民除害。據《廬山志》卷七記載:"潯陽城東門通大橋,常有蛟,為百姓害,董奉治之,少日見一蛟死浮出。"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12 董奉

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得了重病,經他治好的人,在附近種五棵杏樹,病不嚴重者重一棵。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鬱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草倉儲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穀子自行交換。再將所得之谷賑濟貧民,供給行旅。後世稱頌醫家"杏林春暖"之語,蓋源於此。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13 杏林春暖

董奉曾到中原一帶行醫。有一年河南信陽爆發一種"疲勞痧"的瘟病,董奉用杏干與"神仙茶"同泡的杏幹茶為病人治病,不出一旬疫情平息。為紀念董奉的事蹟,後人在黑龍潭不遠的擂鼓臺山下修建一座"董峰寺",世代祭祀之。董奉遍訪華夏名山大川,足跡遍佈福建、廣東、廣西、越南北部及江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所到之處,採藥制丹,行醫救人,救濟貧苦,廣植杏樹。據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雲:"鍾離縣(今安徽鳳陽)杏山,吳時董奉居於此,為人治病,惟令種杏五株,數年,杏至萬株。"

廬山有董奉居住的杏林草堂"董奉館"、杏壇庵、伏虎庵,以及後人祭祀的太乙宮、真君廟、太乙觀、太乙祥符觀等;祖籍地福建長樂有一座以董奉命名的山"董奉山", 清乾隆《福州府志》按語:"福山,今名董峰山,屬長樂縣";福州茶亭街河上村明代時建有一座紀念董奉的"救生堂"。有關董奉的故事,如"杏林春暖"、"虎口取粳"、"虎守杏林"、"草堂求雨"、"虎溪三嘯"、"潯東斬蚊"、"橘井泉香"、"敷浴治癘"、"斬鼉除魅"等,膾炙人口,流傳甚廣。

從5600萬人到1600萬人:東漢末年慘烈疫情逼出的三大名醫

圖14 董奉山紀念堂

除了上述三位"建安三神醫",時間往後的還有東晉的葛洪(公元284~364年),也就是董奉去世後4年,葛洪才出生。這就不在東漢末年的範疇了。葛洪是三國著名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葛洪提出了"老君神明散"。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侯及診治。

時至今日,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有攝像機,人民對一線疫情的瞭解,都是遠勝於前。但是,"杏林春暖"、"譽滿杏林"、"杏林春風"等所代表的杏林風範,仍然用於讚美高尚醫風醫德的醫生。而慘烈東漢末年的名醫們,經過疫情的洗禮,也充分詮釋了醫術高明、醫德高尚、樂善好施、普度眾生的博愛精神,是中華醫學理念、從業形態文化的自然展示。


《中國古代疫情流行年表》

《中國抗疫簡史》

《中國古代傳染病防治》

"建安七子"中,5人死於同一年,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仲景時代大事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