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總結與概括嗎?

活動中心17653708


哲學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與最高手段,基於實證的科學哲學僅僅是哲學實踐和實踐哲學的內容之一。

哲學是對世界的一般看法,追求世界本質的認識、事物真相的發現、普遍真理的實踐,涉及宇宙世界及其萬物世界、眾生世界的探秘與求索,現存宗教體驗、科學實驗及其藝術經驗、技術知識,不過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方法與有效手段。

科學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科學知識是對有限世界的預設架構,科學哲學是對無限世界的邏輯自洽。基於已知世界規律性的科學總結與概括,無疑是哲學思想及認識的實踐內容,卻不是哲學理論及認知的全部內容。沒有哲學的視野、格局、境界,科學將迷失方向、遭遇困惑、喪失道德,失去科學的探索與實踐,哲學將流於形式和虛無。

在科學哲學意義上,可以說:哲學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總結與概括。[靈光一閃]


哀牢翁


不是。

哲學是所謂的智慧之學,研究的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就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和怎麼做的問題?這些,其實都是科學無法回答的問題。[捂臉]

拿共產主義舉例,我們是唯物主義者,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而不是思想。啥意思呢?

在唯物主義者看來,地球缺少了誰都會轉。不管我看不看,看到的東西一直都在。唯心主義者就不同了,他們覺得,只要我閉上眼睛,所有的東西就都消失了。[靈光一閃]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什麼看法,有什麼理解,都可以算成是一種哲學。和那些牛逼的大人物相比,我們只是自己的理論體系。只是不出名而已。

所以,不是一個東西自稱是哲學,它就一定是對的,一定很高大上的。哲學領域,也有很多非常荒誕的思想。[打臉]

題目給出的階級鬥爭理論,也可以說得上是一門哲學了。可以看出來,生產鬥爭知識和階級鬥爭知識,都是回答了世界是什麼(階級),該怎麼做這個問題。(鬥爭)

希望對你有用[思考]


luoyeah


我認為這個對於哲學的定義是十分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現代哲學的產生,已經終結了以前作為科學包羅萬象的舊哲學,這是哲學歷史上最偉大的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前的哲學體系根本不同,它不是站在其他科學之上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關於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學說,關於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最一般的發展規律的學說;它是科學認識和革命改造的實踐話動的方法、工具。

這裡必須強調的是;至今關於什麼是哲學,哲學的本質是什麼,仍存在十分混亂的狀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認為還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有著鮮明的階級性,和最高的黨性原則,它與別的哲學學派有著本質的區別。

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思維對存在的關係問題。根據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所有的哲學流派分成了兩大陣營,即唯物主義陣營和唯心主義陣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鬥爭,進步的唯物主義路線在這一斗爭中的形成與發展,是哲學在許多世紀以來的全部發展的規律。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於資本主義社會,它革命的無產階級利益在理論上的表現。尤其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揭示了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武裝了進行反對資本主義制度鬥爭被壓迫階級,使他們獲得社會發展規律的精確的知識和具有按照歷史必然性,按照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行動的能力,能將由空想社會主義變成科學社會主義的現實。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是現代自然科學唯一科學方法,是說明改造自然界和社會的唯一科學理論。所以說哲學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概括與總結是有道理的。


魯卡爾


哲學是西方話術,文科類別,是人文領域的理論、思想、主義、觀念的總稱。百年來,“自然科學”與“人文哲學”,一直在左右中國人的思想,身在其中而不知。

其實,西方哲學的智慧,都達不到我們一個明朝官員家訓類的智慧,如《了凡四訓》。





一尺先生談家教


哲學的對象是我們人類與世界的關係,是從整體上和活動中把握人與世界關係的一般內容和普遍形式。就哲學的知識形態說來,哲學是關於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各門具體知識都是人們對世界某一領域的認識和把握。哲學作為世界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這是它的顯著特點之一。它不是各類知識的簡單相加,而是對其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質和關係加以高度抽象概括的結果,是關於從整體上把握世界、把握人與世界關係的一般知識。


風中雨人


哲學是一門廣義的知識,

包涵世界的一切,

需要系統的科學認知,

具備豐厚的中西方文學功底和歷史知識,

具備一定的智商情商,

健全的人格和反思精神,

總之,

哲學是探索人世間與宇宙真理的工具,

既廣袤而虛無,

又可以具體而實在。

理性,是哲學的基礎,

真正具有理性精神的人,

百分之一吧。



我認識的世界


羅素認為哲學是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的"無人之域"

我認為這個判斷十分精準,值得稱讚!

曾有聯繫

你不能說哲學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總結,因為它們都曾是哲學的一部分,後來才逐漸從哲學分離出去。比如科學還有另外一個名稱:自然哲學,也就是現在科學的前身。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甚至說過不懂幾何者勿入柏拉圖學院。最初科學是哲學的一個部分,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涉獵了多個領域:科學、倫理學、邏輯學等等,這些知識最後都從哲學分離出去成為單獨的學科。

方向不同

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是對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研究和總結,由此得出結論以便人類更好的理解世界改造世界。

但是不管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從不對理性自身懷疑,也就是說我們用理性去認識世界,發現規律,研究學問,最終得到結論這個過程中,我們從不懷疑自己使用的理性工具是否有問題。

哲學就在這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不起疑心的地方發出了質疑,人類能否認識世界?我們的理性是否可靠?有個著名的實驗叫:缸中之腦。

缸中之腦是人類永久的困惑

“缸中之腦”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Reason、Truth、and History)一書中,闡述的假想。

“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對於他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自身的運動、身體感覺都可以輸入。這個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記憶(截取掉大腦手術的記憶,然後輸入他可能經歷的各種環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輸入代碼,‘感覺’到他自己正在這裡閱讀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有關這個假想的最基本的問題是:“你如何擔保你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

這個實驗可以說經典的解釋了哲學為什麼存在的原因,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只負責使用理性,而不是懷疑理性。而哲學則從根源上發出了疑問?

西方哲學是柏拉圖的註腳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最初發出這個疑問的就是柏拉圖,柏拉圖在《國家篇》514-521中,寫了一個著名的“洞穴之喻”(Allegory of the Cave):

有一群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著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而身後則燃燒著一堆火。

於是,在那面白牆上,他們能看到自己以及火堆前各種事物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實在的事物,這群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

最後,一個人掙脫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這時,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世界。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說,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他們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

柏拉圖寫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的信念是否是真的是存疑的。

柏拉圖:得到辯護的真信念才能是知識!問題是辯護的理性是否可靠?這是哲學至今無法解決的難題。

康德的理解

康德認為人類永遠無法認識物自體,人類能夠認識的就是理性工具所能認識的部分。其實對於理性,康德什麼也沒解決,只說明瞭一點:人類對理性的認識仍然有限。

但是最有可能的是:腦科學最後回答這個問題。


文三曉


不是總結而勝似總結,不是概括而勝似概括。不是總結,是因為社會科學內容繁複如海,哲學不可能對社會科學做出全面總結;但勝似總結是因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總被哲學家捕捉到;自然科學門類繁多、渺如煙海,哲學不可能去概括,但自然科學新成果新發現總讓哲學家關注到,作為它論證命題的新材料。哲學的力量在於能夠對現象進行抽象,以理性來分析和推演抽象後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


淡淡一掬水


不是 ,哲學是自然或者社會規律的一種解釋,一種算法 或者 公式。可以對某一些規律或者現象作出解釋 。比如 音樂 ,數學 物理。 它包羅萬象。涵蓋一切。


古人仁之心


哲學研究的範圍囊括四海.包羅萬象,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概括和總結。

哲學是世界觀.是價值觀.是方法論!哲學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