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靈魂,風月,娛樂,瑣事的都可以;你有哪些沁人心脾的美文示眾?

修人哥車茶館


這是我剛寫的一篇散文,看看算不算美文。

春天到了

自上月十三號隨兒媳他們來省城已有一個月時間了,這段時間因抗擊新冠肺炎,響應政府號召蝸居家裡。倆孩子上班後,我從家到超市兩點一線,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燒燒飯什麼的別無他事十分無聊,很想出門走走。今日天氣很好,陽光燦爛,和風拂面,鳥兒自在地在枝頭恰恰歡唱,我獨自一人閒步蜀山公園擴景區。

公園面積很大,除栽了些花兒、樹什麼的,草地池塘都是大自然原始景色,我十分喜歡。

獨步園中小道,偶爾會遇到一倆個不相識的人來園中游玩,也不用打招呼,很是隨性。放眼望去,那朵朵粉嫩的櫻花裝點著稀疏草地。披散著的鵝黃色細柳條,在微風中婀娜多姿。遠處一棵開滿玉白色的白玉蘭非常顯眼。近處溪流緩緩,大白楊的枝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樹在這仲春的陽光裡枝條鋥亮,正焦急地等待著氣溫再高些,好讓它們披上秀麗的綠衣。我徜徉在這大自然的美色裡陶醉了,索性坐在石板上盡情享受,不遠處池塘裡的小蝌蚪時不時會傳來一陣陣“鼓鼓”的歡叫聲,春天來了!我暗自在心裡唸叨著。家鄉也是這樣美吧!感覺這裡好象缺了點什麼?哦,是缺點農家的生氣吧?對,家鄉應該更美些。是的,是這樣的,我腦中浮現起家鄉的景象來。

我的家鄉是一個僻靜的小山村,那是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是一個舒心的好居處。

已是農曆二月下旬,鄉親們應該忙起來了,現在正在做田埂等農田籌備工作!

陌上的油菜花開的應該很美,芳香四溢。花蕊上蜂兒正一邊吸吮蜜兒一也地嗡嗡地唱著。五顏六色的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流連往返,真是“滿目金黃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

“鵝鵝軋,……”空中一陣嘹亮的野鵝叫聲將我驚醒,大雁北歸了,叫地好歡,帶來了武漢抗疫勝利的喜訊吧!是的,春天到了,這擋不住地春光一瀉千里,徐徐的春風吹暖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不日將陰霾盡掃,春光融融。


金石山人1


小時候很頑皮,因這捱過很多的罵,最常聽到的又不大懂的是那句:“從小看到大。”現在回看起來,這句話,我之前的軌跡大抵可以印證的。

小時候很是爭強的。那時候的學校有很多勤工儉學的,譬如:揀糞、割杏條、採蕨菜等等。我呢就非常喜歡每一項任務最後的統計時,名字都可以寫在最前面。因為寫在最前面是一件很自豪的事,被誇飄然的同時還可以擁有吹資,在那些又窮又苦樂趣單調的日子裡,這應該是上天能給我和我的小夥伴所有的恩賜裡最大的那一個。

剛成家時,日子非常苦的,想想真的很是愧對妻子和孩子。儘管自己為此做過很多努力,包括:獨自一人耕種十幾畝地。那時種地是不用農藥和機器的,最麻煩的應該算是除草,尤其是給水田除草。早上三、四點的光景,赤足在寒水裡,腰一哈就是幾個小時,爭著好日子才耐過的。除此以外還有開過賣店,趕過集。尤其是趕年集賣對子,每天騎自行車走得極早,儘管穿戴得極多,刀子一樣的風還是會把臉扎的火燒的一般,現在想想還痛的。付出的回報雖沒有變口苦為嘴甜,除去苦痛以外卻也樂在其中。

或是從小到大要強的慣性,令我教書也爭強的。剛畢業,領導巧言令色的騙我棄文從理。怕是丟份,更怕誤人前程,便拼著命的把數學儘量教授得明白些。上天眷顧幸不辱命,教學成績一直在上升,剛剛弄明白數學的道道,卻又被改回教歷史。當然不會拉後的,迴歸歷史的頭一年的第三天就趕上全縣教師知識大考,用盡考前所有時間看書帶著睡意趕考的我,出人意外地給了自己一個很大的吹資。之後的年光裡自己把自己逐漸從新兵打造成老將,幾乎每年每次考試的較量,不管是我的,還是我弟子的,都會拼盡全力的做到極致,每有小勝便興奮不已。

其實要強更多的可能是為了面子,但不要強定然是不行的。不要強的人生可能會安逸,但一定不會精彩。所以往後餘生我都會義無反顧,不但自己做一個要強的人,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和學生爭搶著做要強的人。


冬天的房子


“你怎麼碰上這麼好的事,我怎麼碰不上,真是百年不遇”這是我朋友羨慕的說,他只知美女外表怎知她內心……。

2017年在別人眼中的“好事”卻讓我刻骨銘心。那天是星期五18點左右我在等公交車,一個妙齡女也在等車,我看了一眼見她(著粉綠色連衣裙,黑髮自然飄灑到肩,如桃🌸花色瓜子臉,彎彎的眉一雙麗目勾魂懾魄,秀挺的瓊鼻,滴水櫻桃般的嘴唇,身材婷婷玉立)。那年我40多歲了閱人無數,第一次近距離的見到這麼清麗絕俗的世間尤物,冷靜下來後我和她保持了一定距離。

來了一輛公交🚌車到我倆等車的站牌沒停,“這車怎麼不停”美女問我。我說“今天是星期五,學生都坐車回家人滿車了”“大哥你去哪”她問我。我說“到終點站”。“我也到終點下”她說。又來了一輛車我倆擠上了車,快到終點時她接了個電話後🌸花容失色連蹦加跳,驚慌失措的樣子。車到終點我剛下車,她一把拽住了我說“大哥幫幫我”“怎麼了”我問。她又說“我男朋友騎摩托車來接我在東邊公路上出車禍了”話音剛落拉著我手就往東跑。

交通事故在206國道是兩輛摩托車撞在了一起,現場只有兩個人見我倆跑過去,那倆人跑了,她一邊追一邊說“你們別跑”,我看到現場兩輛車翻倒在地,一個青年昏迷不醒躺在路中間,我把他抱到路邊,隨時打了報警電話又到路邊飯店借了手電照著前方來往車輛別破壞事故現場。

不到10分鐘交警和120車趕到現場,急救車把傷者拉走了,交警忙著處理事故,那個美女回來了,交警問“傷者是你什麼人,指著我,他又是誰”。“拉走的那個是我男朋友,他是找剛才坐公交車認識的大哥,我找他來幫我”她說。“這種事一般沒人願意管你要好好謝謝人家,明天你到交警隊來,沒事了你去醫院看你男朋友吧!”我和她說忙你的,我回家。美女攔住我說“把你手機號給我無論什麼情況我們一定登門拜謝”。“這種事誰碰上也會幫忙”我說。“我在下車時找了不少人幫忙,都說沒空人家扭頭就走”她委屈地說。

第二天美女給我打電話說“大哥,找男朋友雙眼廢了,腦裡有淤血要做開顱手術,我快愁死了也不知怎麼辦,你好人做到底來給我出出主意吧,求求你”。在醫院🏥一見面她就抱往了找,這時一對中年夫妻說“小麗你這是幹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美女說“是這位大哥昨晚幫了我,是個好人”美女把找拉到一邊用似水如歌,呢喃軟語說“交警說是我男友闖紅燈造成的事故,應該負全責,我和他只定了親沒結婚想和他分手”。我說“這個時候你提出和他分手不合適,我還有事回家了”她卻一下挎往我胳膊說送送我還回頭看她男友爸媽,我甩開她的手說你回病房照顧你男友吧!

我認為此事就算結束了,怎知卻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過了兩天美女她男朋友的爸媽找到我單位說“我把她兒媳婦拐走,藏起來了”同時也到我家找了我媳婦說了些難聽的話,我的結果:是單位給我記大過,老婆和我又打又鬧。唉!朋友們,我這是什麼事?

我那些朋友說分釋是美女看著男友殘廢了,故意和我親近藉機和男友他父母吵架走人。小美女的心計多的讓我不寒而慄,這就是事實的經過,往後遇到類似事我還會管,無論是男、女、老少就算是見義勇為吧!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熊貓血王海明


近年,冬季到海南做起“候鳥”。體會最深的除養生外,可以有大塊的時間靜下來,呼吸著溫潤空氣、傾聽著啁啾鳥鳴,樹蔭下捧書閒讀。一來二去,家中以前沒讀的書也跟著搬到了海南。

本來,靜讀是一個人的事情。但巧在今年的不同。大疫之下,“候鳥”們都封閉在小區,無聊的很。於是,我在小區一處涼亭讀書時,便常有人關注。其中有一位約七十多歲老先生,瘦削而高挑,發全白且長,常坐距我約三米多處靜靜地觀察我,從不搭話。我也沒多注意,老人麼,這種狀態純屬正常。一日,約午時,我剛好看到書的末頁,準備回屋,老先生試探性地對我說:“老弟,我坐這好幾天了,估計你這本書看完了,借我看看吧?”我略遲一下,老先生又說:“我年齡大了,看電視、玩微信一會兒功夫就頭暈眼花,又沒帶書來,正好我很喜歡葉嘉瑩的書。”原來他早就看清了我讀的是葉嘉瑩整理出版的顧隨先生的課堂筆記。

老實講,我從來不借書給別人。因為我是讀書近乎潔癖的人。那些手指蘸口水翻頁、以摺頁代替書籤、翻頁嘩嘩山響等等讀書“破”萬卷的舉止,是無法忍受的。但我卻願意贈書,自己喜歡的書當禮物送給他人以求心靈溝通,就象將自己愛喝的好酒或愛吃的食物求友人共享的感覺。除潔癖之外,大概如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所講:“一借一還,一本書可以做兩次接觸的藉口,而且不著痕跡。”於是,我便起身將書捧給老先生,並說:“這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我看了有三遍了,精髓部分差不多都記住了,送給你,交個朋友吧。”

老先生接過書說聲謝謝,便如獲至寶般讀了起來。我旁邊觀察,最敏感的情景果然出現:老先生翻頁時用手指蘸著口水,頁面被他“染指”後都有些腫脹起來;翻不過頁時用小指甲摳書的那種抓撓聲簡直是對書的酷刑……見此情景,我的心啊,就像貓抓的一般難受,當時我想,真可惜我這本書嘍。

約三、四周後,疫情稍緩,天氣也暖和起來了。老先生來找我,說馬上要去機場,回老家了,一來告辭,二來還書。我立刻就不談定了,心想這書被你那種方式看得那個樣子,我還怎麼收啊?再說原來就是送給你的。。再三推拖未果,老先生把書塞到我手裡就上了出租車。礙於面子,我只得接著書目送他離去。

待車子開遠,我下意識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書,發現夾有小紙條,我急忙拿起一看,原來是老先生寫的:“謝謝你的書,顧隨先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確實獨有見地,受益,他有一個好弟子。考慮我年歲大了,讀書時有很多不衛生的習慣動作,加上時下的疫情嚴重,我就把你的書用夾子固定在陽臺欄杆上,在電吹風出風口處設一瓶消毒水,電吹風吹著消毒水,書自動地翻頁就消毒了,一頁都沒落下,後又用電熨斗熨平了頁面,你可以放心收好。”落款是:北京,沈教授。

我手捧著書,才發現一股清新的味道在書頁中散發出來。我又不談定了:老先生熨平的不僅是書頁,更是熨平了我心靈中的皺痕……


看雲


你那麼美,那麼美!

  ——題記

  昨晚又夢見你。陽光下,你的臉龐依然那麼美,那麼驕傲!已經不記得我們分開了多少個日夜。你曾對我說:“每顆心都脆弱,都渴望被觸摸。但不管怎樣,你都要出去闖蕩,鍛鍊自己”。

  還記得,你剛來到我們班級時,你用一種拽拽的語氣做著自我介紹。我抬頭看了你一樣,便妄下結論你是那種壞壞的女生,便沒打算搭理你。放學後,我偶然看見你被一群校外的男生攔住。當時,我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勇氣,對著為首的男生就是一拳。當時你被驚呆了,認為我一個弱女子哪來的這麼大的勇氣。對面的男生似乎也被震驚到了。看了我們一眼,轉身帶著一群人走了。就在我準備離開的時候,你卻一把拉住我的手,說:“曉彤,我們做朋友吧”!就在那時候,我知道了你的名字“寧樂”。

  從那一天起,我們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你給我講述了發生在你家的事情,你爸媽很喜歡出去打麻將,一天的應酬也很多,根本不在意關心你。當你眼眶浸滿淚水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你是一個善良的女孩。

  以後的日子我們幾乎形影不離。快樂一同分享,傷心,一同承擔。你是我傷心時第一個想要傾訴的人,你是我無聊時第一個想要擁抱的人,你是我快樂時第一個想要分享的人,你是我心中時刻存在的人。

  我原以為我們可以快樂很久,可以一輩子好下去。但是你卻突然連續四天沒來上課,我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事,也聯繫不上你,去你家門也是鎖著的。就在我傷心絕望之 ..........


tian先森1985


我的新兵生活:新訓隊的鰱魚

  十幾年前,受命赴渤海灣附近的某部教導隊參加總部大學生集訓的我,開始了軍旅生涯的第一步。歲月流逝,其間的許多事情我都已經淡忘,但對新訓隊的鰱魚倒一直難以忘懷。

  記得我到部隊的時候,已是“萬花凋謝一時稀”的初冬,強勁的海風剝去了津南大地五彩繽紛的外衣。時令蔬菜要麼銷聲匿跡,要麼價格扶搖直上,8元2角的伙食費這時就有點捉襟見肘了。於是,我們的飯桌上,價格受季節、氣溫影響相對較小的鰱魚就開始獨領風騷、風靡一時了。

  現在想來,部隊的鰱魚做法頗有幾分豪邁奔放的軍營色彩:先往鍋裡倒入軍用瓷盆半盆的菜籽油,旺火燒開後,加入拍碎的生薑、蒜、大茴香和剝皮去根切成絲的大蔥爆炒,再倒入去鱗洗淨的整條鰱魚和炊事班事先煨好的清湯一起煮。

  藍色的煤火托起了行軍鍋,長長的火舌輕盈地舔著鍋底,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小學語文教材上一篇非常熟悉的課文《金色的魚鉤》中的經典句子“魚兒魚兒,快上鉤吧”,現在則是“魚兒魚兒,快快熟吧”。

  人是鐵,飯是鋼,有了你們的奉獻,子弟兵吃得飽飽的,才能把國門守得牢牢的!

  這時候,連長何小四總是不遠千“米”一路小跑到這裡進行細緻的檢查:用他的話說,伙食好能頂半個指導員,這可馬虎不得。他看到操作間窗明几淨、一塵不染,看魚腮剔除得乾乾淨淨,再用鐵勺嚐嚐味道,一切都跟想象的一樣,才笑眯眯抓起帽子往訓練場走去。

  而一旁的我們,大氣兒也不敢長出:這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的山東人,此時卻是張飛繡花——粗中有細,要是稍微有點疏忽,絕對逃不了他那鷹一樣的眼睛。

  一節課的時間,部隊操課結束了,炊事班的魚兒也做好了。連長、司務長和軍人委員會的代表來到灶前,在眾目睽睽下,魚兒們帶著撲鼻的香氣,被端到了各班的桌子上:往往大的魚是三條,小的魚就可能是四五條,總之,分量上不能有太大差別,幹部的那一桌也不例外。凡事講規則、重公平,講究整齊劃一,這也是軍營的一大特色吧!

  有時,炊事班給連長留下小半碗的蔥絲和大醬,連長總是堅決地把它分到小碟子裡送給各個班,他說“正人先正自己”,就是要在一點一滴中培育大家的“官兵平等、官兵一致”的意識,養成大家“看我的、跟我上”的戰鬥精神,磨練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戰鬥意志。連長經常告誡我們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帶兵人可不能因小失大啊!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想吃上鰱魚,可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一是它們的刺太多、太細,老婆兒子都不喜歡;二是儘管我使盡了渾身解數精心烹製,但吃起來已經沒有了當年狼吞虎嚥、風捲殘雲的氣勢。

  在一番嘗試之後,只好放棄。那種“沙場秋點兵”的感覺看來只能時不時出現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夢境裡了!

  但每當我想起它們,總會湧起說不清的情愫:其實,懷念這一條條的魚兒,不僅僅是懷念那淡定從容、厚道悠長的滋味,更是懷念那種戰友親如兄弟的美好情感,懷念人民軍隊一往無前、敢於勝利的精神,那種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卻樂觀向上、精神勃發的那份心情,懷念那種“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激情!

  近年來,部隊進行了較大範圍內的編制調整,不知我的老部隊還在不在。而今,部隊的伙食費一天也提高到10多元錢(同一灶別)。不知,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全軍戰友還吃不吃那些不起眼的鰱魚了?





淮河視頻


那是一個陰沉沉的午後,寒風瑟瑟地吹著,諾大的訓練場上只有兩輛車在練倒庫。要不是一天只能擠出這麼一點時間練車,李欣然才不願這個時候單獨送來給教練罵。

“你簡直笨死了!下來!別把我車給開壞了!那誰怎麼想起來把你分給我這一組?!”看著老學不會的李欣然,教練又開始罵開了。不就是學個車嗎?幹嘛要受這個洋罪?欣然心理委屈,又氣不憤,真想撂挑子——一走了之,甩個臉色給教練看看。可是學不成終歸灰頭土臉的,她又不甘心,留下來又不好跟教練翻臉,畢竟人家是師父啊!欣然站在原地久久未動,眼裡噙著半圈淚未敢落下。良久,似乎聽到教練在叫她,怔一怔,果斷地走上去,咬著牙繼續練。教練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魯莽,不再站在外面指揮,打開車門親自坐到副駕上手把手地教起來。這一次倒車很完美,教練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這不很好嗎?看樣子,離了教練就開不成車了!”教練似乎很得意。

練坡道停車的時候,同樣是這個時間段,同樣也只有兩個學員在練,教練只教了一些注意點,就躲到空調室去了。沒了教練在,李欣然不再緊張,學起來反而輕鬆多了,她和另一名學員一邊切磋技藝,一邊輪換著練,只一會兒功夫就把一整套都學會了。當她開著車順利通過坡道,直角轉彎和S彎道回到起點的時候,她瞟了瞟教練所在的空調屋,她多想讓教練看看,她也是很棒的,沒他說的那麼笨。可她看到的僅僅只是一扇厚重的玻璃門。

科二開考前一天,李欣然練完車,照例到空調室去跟教練道別。“明天考試,早點起來,別遲到了。考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仔細。”教練溫和地說。李欣然瞪大了眼睛,她不相信這聲音是從教練嘴裡發出來的。這語氣哪像是對她說話呀?但這確乎是對她說的,她疑惑地點點頭,眼睛久久地望著教練。第二天,天還沒亮,李欣然就騎著車趕到了考場,教練早在那兒等著了。開考時間到了,李欣然被安排在第一組第一輪。第一次一個人要在考場上完成各項任務,李欣然顯然很緊張,她張望了一會兒,沒看到熟人,更沒有看到教練,只好上車了。整個流程還算順利,100分過關!她原以為自己這下長臉了,也順便打臉教練一回。從考場回到集合點的路上,她覺得空氣異常地清新,一輪朝陽溫柔地照耀著大地,連寒風都變得柔和舒爽了。集合點越來越近了,她發現所有人都在向這邊張望,卻唯獨沒有教練的影子,心理不免又有一絲失落,但她還是裂開嘴笑起來了,畢竟此時高興才是應該的。“過了,是吧?不要驕傲,科三比這還難。”教練不知啥時候已經到了她身後,原來教練一直站在考場外圍,遠遠地看著她,等她出了考場之後才跟著回來。她卻因為緊張加激動根本沒有發現他。

科三的訓練的確比科二更瑣細,李欣然又開始捱罵了,捱罵的等級也在不斷上升。有好幾次,李欣然實在受不住,就在車裡衝著教練吼了幾句,出乎意料的是,聽到吼,教練反而很興奮。真是個怪人,那麼喜歡被人吼嗎?李欣然很納悶。只幾天時間就要考試了,訓練很緊張,每天和教練呆在一起的時間也很長。一天,下著濛濛細雨,李欣然開著車,緊張地望著前方,忽然覺出一隻溫暖的大手握在自己抓在方向盤的手上,暖流瞬間傳遍全身,李欣然一愣怔,但並沒表現出來,像個木頭一樣照樣開著車。半晌,大手移開了,此後再也不曾有過類似的情況。也是從此時開始,直到考完試,李欣然都沒再捱罵過。

拿到駕照後,李欣然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了教練。教練沉吟了片刻,回了一道信息:聰明!之後又加了一句:不要生我氣!看到消息,李欣然止不住淚如雨下,她不知道為什麼,她只知道從此後,再也聽不到教練罵了。


茗心


相伴一生,一人一半,一起才完整。

風也罷霜也罷,雨也罷雪也罷,執子之手,每一刻都是如此的美好,每一刻都是一首動人的情詩,每一刻都值得用所有的時光去回味......

你是源泉,我是泉上的漣漪。我們在冷冷之初,冷冷之終相遇,驚喜相窺。

《長生殿·南呂引子》

清·洪昇

今古情場,問誰個真心到底?

但果有精誠不散,終成連理。

萬里何愁南共北,

兩心那論生和死。

笑人間兒女悵緣慳,無情耳。

感金石,迴天地。

昭白日,垂青史。

假如愛情可以解釋、誓言可以修改,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那麼,生活就會比較容易。假如,有一天我終於能將你忘記,然而,這不是隨便傳說的故事,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戲劇。我無法找出原稿,然後將你一筆抹去。

——席慕蓉《錯誤》



廖靜靜逸


北京的雪韻

北京的雪

是潔白小精靈的降落傘

鋪天蓋地紛紛揚揚的魔法

播撒在城市的角角落落

北京的雪

美得傾國傾城又傾心

北京重現著昔日北平的古樸

故宮煥發著禁城曾經的莊嚴

北京的雪

靜得只剩天籟之聲的若有若無

衚衕的靜謐掩蓋著高樓大廈的喧譁

崑崙湖的盛裝純粹著頤和園的盎然

北京的雪

在時光流轉中來來去去

金色的瓦當紅色的宮牆

綠色的琉璃青色的銅像

北京的雪

在來來去去中包容

幾百年的爭鬥喧囂

幾代人的離合悲歡

北京的雪

包容中剔透

伴雪

漫步

詩情畫意

賞雪

煮茶

淺言慢語

北京的雪韻

騎行在路上

騎行在路上

穿梭大街小巷的平常

變遷春夏秋冬的時光

騎行在路上

定格車水馬龍的洪荒

放飛天馬行空的懷想

騎行在路上

追尋妍妍青春的影光

醞制茫茫夢想的佳釀

騎行在路上

丈量杳杳終點的期想

觸摸璀璨星空的錦囊

騎行在路上

執著汗水磅礴的蒼茫

得意時空變遷的輕狂

騎行在路上

品賞命運起伏的交響

成就地獄疲憊的天堂

哦,

騎行在路上

故鄉

故鄉

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

她是魯西北的一個小村莊

是我小時候眼裡的圍牆

我在她的記憶裡忙著長

她在我的照片裡泛著黃

如今的我

中年處異鄉

總會想起曾經的雞鳴鴨響

總會思念那裡的滿院燈籠柿子香

如今的她

面目已非已滄桑

虛渺成我思鄉的愁想

故鄉


竹影漣漪


疫情期間,超長假期,“教學助理”媽媽還在線嗎

“再不開學,媽媽就瘋了。”成為網上流行語。話題的背景是,我們經歷了史上最長的假期。粗略計算,截至到目前,超長假期已超過60天,並且還要延續。豈止媽媽要瘋了,孩子與老師也要瘋了吧!

寒假伊始,與往常一樣,說都沒想到這個假期有什麼不同。按部就班做好老師佈置的作業,並在微信群裡展示,就完事了,媽媽的負擔還能承受。總體也是愉快的,因為年關將近,年的味道沖淡了不算繁重的暑假作業任務。

大年三十,帶著孩子去了趟老家,去上墳。這時候,疫情如瘟疫般開始傳播。疫情的影響也已經被熟知,眾多返鄉人員被特別“關注”。宅家逐漸成為必需品。於是,從大年初一開始,邊開始了宅生活。被封閉在小空間內,多動的孩子逐漸變得“不耐”,總跟在媽媽後面,追問啥時候能出去“玩玩”。寒假作業基本做完,手機遊戲成為孩子生活的調劑。

按照傳統,過完正月十五,就要開學了。疫情當前,遙遙無期。媽媽開始變得焦慮。不開學,孩子怎麼學?是不是人家的孩子都在“發憤圖強',自家的孩子在玩手機,可別因為疫情把功課落下了。小學一年級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於是,想著法讓孩子多讀點課外書。6歲半的兒子也是靈光,總要講條件,學習多久,玩多久的遊戲,這真實一場鬥智鬥勇的遊戲。媽媽被搞得心力憔碎。

按照上級通知,要開網課了,”教學助理“媽媽更擔心了,教學配套條件跟不上啊!好在學校還務實,不再同一時間上網課,而是將教學內容錄製下來,放到群裡,隨時學習。放視頻的時候,媽媽還要在一旁指導,生怕孩子聽不懂、不入心,畢竟一個人的教學,孩子容易走神。

網上說,這次疫情考驗了媽媽育兒的耐力,很多媽媽都“瘋”了。其實,疫情既是對社會的大考,也是對為人父母的大考。哪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媽媽為孩子負重前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