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省份啟動一級響應!對抗肺炎疫情的"一級響應"都會做些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揪心之餘,我們同樣也有很多疑惑——

當前防護物資是否充足?

一級響應意味著什麼?

使用過的口罩該怎麼處理?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病例的新增,截止到25日晚8點,廣東、湖南、浙江、湖北、天津、安徽、北京、上海、重慶、江西、四川、山東、雲南、貴州、福建、河北、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蘇、海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河南、黑龍江、甘肅、遼寧等省、市、自治區,除了西藏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以外,全國共有30個省(區、市)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涵蓋總人口超13億。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是什麼?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30省份啟動一級響應!對抗肺炎疫情的

其中,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

1. 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發生並有擴散趨勢,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省份,並有進一步擴散趨勢。

2. 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並有擴散趨勢。

3. 涉及多個省份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並有擴散趨勢。

4. 發生新傳染病或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並有擴散趨勢,或發現我國已消滅的傳染病重新流行。

5. 發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丟失事件。

6. 周邊以及與我國通航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特大傳染病疫情,並出現輸入性病例,嚴重危及我國公共衛生安全的事件。

7.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一級響應意味著什麼?

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各部門應該怎麼做?

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劃定控制區域;疫情控制措施,比如限制集市、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流動人口管理;實施交通衛生檢疫等。

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與處理;採取應急控制措施;發佈信息與通報;普及衛生知識等。

醫療機構: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

做好醫院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汙水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汙染;做好傳染病和中毒病人的報告等。

除上述機構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也會開展相應的應急處理工作,非事件發生地區也有相應的應急反應措施。

一級響應主要是省級要按國務院的部署組織防控工作;強調的是全國範圍統一的部署、協調。

面對一級響應,我們該做什麼?

專家表示,面對一級響應,做好防護很重要。

正確戴口罩——日常自我防護、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佩戴醫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都可以。如果出沒在車站、機場等地,口罩最好2~4小時更換一次。

注重手部衛生——儘量不接觸公共場所的門把手、扶手、電梯按鈕,外出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認真洗手,處理完海鮮活魚等食材後也要及時給手消毒。

減少外出

——儘量減少外出的機會,尤其是不去人流密集處。春節期間,改改拜年形式,儘量電子拜年、雲送祝福。

不接觸、食用野生動物——少接觸流浪貓狗、不接觸野生動物,也不要購買食用野生動物。

家庭用餐備好公筷——家庭用餐時,先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建議不聚餐、減少聚集活動。

劃重點:無論是否啟動一級響應,群眾都應該做好個人防護、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30省份啟動一級響應!對抗肺炎疫情的

當前防護物資是否充足?

隨著疫情不斷變化,防護物資,特別是醫院內的防護物資是否充足、完備,成為防控疫情中公眾關心的焦點。廣大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是否能得到充分的保護?民眾對防護物資的需求能否得到滿足?

中央地方加緊補上武漢防護裝備“缺口”

湖北武漢是此次疫情防控的核心區域。記者採訪瞭解到,儘管政府部門與社會各界都在調配物資,增強保障,但武漢市目前醫療物資保障仍然存在缺口,主要集中在護目鏡、N95口罩、外科口罩、防護服、手術衣等防護物資。

為解武漢燃眉之急,國家有關部門全力支援。23日凌晨,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安排中央醫藥儲備向武漢市緊急調用1萬套防護服、5萬套手套。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目前口罩產量已達到每天800萬隻以上,工信部已緊急協調口罩、消毒除菌等用品生產企業,全力加大市場供應。

國資委緊急通知要求涉及醫藥研製及生產的中央企業加快研發排產,積極做好病毒檢測試劑和有關醫療物資生產儲備工作,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批簽發速度和生產進度,確保儲備充足。鐵路部門日前部署設置綠色通道,優先安排各地應急防控物資運輸,確保醫療物資及時運抵武漢。

武漢市也積極“自救”,提高現有資源利用率。武漢市市長周先旺介紹,武漢採取由市內的同濟、協和等7家大型綜合性醫院託管7家中小醫院的方法,全市用於此次疫情防控的醫院床位將達到4300張左右。

一家醫院醫務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疫情對防護等級要求高,護目鏡、N95口罩等高等級防護裝備也並非醫院常用物資,日常儲備量有限,期待社會各界提供捐贈。

記者瞭解到,武漢市紅十字會現開通24小時電話,接收社會各界愛心捐贈抗擊疫情的醫用耗材、防護用品等物資。為保障市民能買到必要的醫護用品,全市商超、藥店春節期間堅持開門營業。

針對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除武漢之外的全國其他地區也紛紛設立定點收治醫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23日公佈19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收治醫院。據定點收治醫院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吳鋒耀介紹,目前該醫院溫度檢測儀等醫療設備,以及口罩等防護用品充足,負壓病房能滿足當前需求。

“當前,廣西醫療物資充足,醫療機構的口罩和醫生防護服能夠滿足需求。同時,追加採購核酸檢測試劑和負壓救護車。”廣西衛健委副主任麥家志說。

23日上午,記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門診大廳看到,醫護人員全都戴上了口罩。醫院還緊急從供應商處調來了大批口罩,目前醫院口罩供應充足,醫院還準備了防護服、護目鏡給一線醫護人員使用。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鄧紹平說,目前相關應對工作已經準備就緒。

從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首例輸入性確診病例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及下屬各市疾控中心實驗室的檢測試劑已全部配備到位,均已具備規範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在首批確定的寧夏醫科大學總院、自治區人民醫院、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4家定點醫院,醫院人員、物資、設備等準備工作全部到位。

各地開足馬力保障民眾防護用品

隨著疫情發展和公眾防護意識提升,各地民眾對口罩、洗手液、消毒用品等防護用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記者近日在湖南省長沙市、岳陽市多家藥店看到,目前消毒液、醫用口罩、抗流感藥物銷售火爆,一些藥店限購部分產品,市民憑身份證到店才可以購買口罩和抗流感藥品。

對此,各地正全力保供。記者採訪發現,一些個人防護用品企業緊急復工、加速生產,交通運輸部門開闢綠色通道,零售企業加大資源調配和採購力度。

河南省新鄉市華西衛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文波介紹,復工後,目前公司日產口罩可達10萬個、防護服可達1200套至1500套。“這些醫療物資將銷往武漢、深圳、廣州、珠海、西安、山東等省市。”位於四川省彭州市的恆明藥業生產總監張仕川說,原來每天生產3萬至4萬隻口罩,23日復工後每天可生產7萬至8萬隻。

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加班加點生產防護口罩,緊急協調資源。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新增貨源已發放到電商平臺,正在上架,其他供貨也陸續在途中。沃爾瑪超市在增加國內採購量的同時啟動跨境採買機制,從海外分公司調撥口罩等產品,通過跨境電商資源空運至國內,並將在自營電商平臺上面向全國供應。

湖南省11家醫藥生產及流通企業近日還發起倡議,承諾保障供應、穩定市場,做好春節期間防疫藥物保障工作。

為確保醫療物資及時送往目的地,鄭州火車站已成立疫情應急物資運送小分隊,開闢綠色通道。

此外,一些地方的車站等公共場所配備了防疫所需監測、消毒設備和防護用品。據瞭解,長春站和長春西站配備了測溫儀、大量口罩和消殺設備;鄭州火車站已購置口罩、水銀溫度計等配備到一線崗位。

1月24日20時,一批應急防控物資在南寧火車站被連夜裝車、發車,發往湖北武漢,這是廣西鐵路部門發出的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資。

據瞭解,該批次防控物資主要為當前急需的N95型醫用口罩,共計63箱20萬副。為了減少中途停留時間,廣西鐵路部門積極開闢綠色通道,優先組織運輸安排,連夜搶裝搶運,確保物資以最快速度到達武漢。

30省份啟動一級響應!對抗肺炎疫情的

30省份啟動一級響應!對抗肺炎疫情的

這批防控物資預計將於1月25日16時57分到達湖北襄陽,再通過轉運,最後被交付給武漢紅十字會,屆時將有效緩解疫情防控物資短缺的壓力。鐵路部門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注疫情變化情況,積極做好裝卸組織,優先安排應急防控物資運輸。

為救治新型肺炎患者、解決現有醫療資源不足,武漢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的火神山醫院正在爭分奪秒施工,與時間賽跑。24日晚,就多個熱點問題,記者採訪了武漢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

問題1:醫院的建設規模多大?能容納多少病床?

據悉,醫院設計病床數為700個至1000個,還將根據現場具體地形和施工情況進行調整優化。設計方案將於25日凌晨完成。

30省份啟動一級響應!對抗肺炎疫情的

問題2:選址毗鄰知音湖,知音湖是武漢備用水源地嗎?施工會不會汙染環境?

據悉,醫院毗鄰知音湖,但該湖並非武漢備用水源地。目前漢陽片區供水水源長江漢江互補,管網已經連通,不需要該湖備用。

該醫院嚴格依據《傳染病醫院建設標準》實施,採取地下防滲措施,以及雨水、汙水、醫療垃圾全收集全處理等措施,確保醫院的施工建設及後期使用不造成環境汙染。

問題3:目前施工現場投入了多少人力和設備?目前進展如何?

23日,武漢市城建局成立了建設指揮部,協調組織施工單位迅速行動,人力和設備連夜進場,只爭朝夕。目前已投入上千人,上百臺套機械設備。按照兩班倒方式日夜不停施工。目前,各單位已調集2000名人員組成後備隊伍,可根據現場需要隨時投入戰鬥。

經過一天一夜連續奮戰,截至24日晚,火神山醫院項目累計平整全部場地5萬平方米,相當於7個足球場大小,內轉土方15萬立方米,足以填滿57個游泳池,一座小土山已被連夜剷平,碎石回填於除夕夜完成,25日可開始主體施工。

30省份啟動一級響應!對抗肺炎疫情的

按照計劃,將於2月1日建成,然後進行醫療設備安裝調試,2月3日交付投用。

用過的口罩應該如何處理?將口罩焚燒、剪碎等方法是否科學?今天,跟隨一張圖,一起了解。

30省份啟動一級響應!對抗肺炎疫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