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最近的《安家》很火,多次上了熱搜。

其中反映了很多的社會現實問題,讓我第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賣包子的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婚房,結果被趕了出來的故事。

一對從外地來到海上,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十多年,靠著蒸包子給兒子買了婚房。

整整300多萬,說拿就拿出來了。

且不說這錢是不是這麼好賺,就是這個前面買房的時候,我就感覺很有問題。

房子看好了,嚴叔、嚴嬸帶著兒子和兒媳到門店籤合同,就打算簽字的時候。

嚴叔的兒子就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求房產本上加上他媳婦的名字。

這話怎麼說的?

你爹買的房,你做兒子的這麼說話,不好吧?要是你自己買的房,你可以這麼做,可是爸媽的錢,可不是那麼好賺的。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這個要求,老兩口也開始猶豫了。因為這錢不是大風颳來的,給兒子買,他們樂意,但是兒媳婦空手套白狼,直接分了一半,這怎麼說都下不了決心。

看老兩口為難,店長徐文昌提示嚴叔可以才貸款買房,首付老兩口出,貸款就讓兒子兒媳還,這買賣也不出虧。

徐文昌是好心,因為一是可以讓嚴叔留下點錢,以後萬一兒子不孝順,也不至於抓瞎;二是他們的兒子還年輕,還可以奮鬥,沒點壓力也不行,這樣兩家都好。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結果被急於賺錢的房似錦直接用貸款需要多還100多萬為由,把嚴叔他們給嚇回去了。

而且,愛子心切的嚴嬸說,兒子剛畢業上班,沒什麼錢,還是全出了吧,別弄什麼貸款了。

就這樣,這房子全款由嚴叔買了,兒子和兒媳住。

他們原本打算等兒媳婦生了孩子,他們老兩口就過去,在他們心中這種事根本就應該這樣,可是最後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老兩口滿心歡喜的把全部家當收拾好了,去新房照顧兒子、兒媳婦。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到了樓下,根本就沒等到兒子來接他們,因為他們是突然襲擊,當然是把錢花完了,只能把租房的錢省下來,搬到新房。

老兩口又是滿心歡喜的上樓,敲了敲新家的門。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滿以為出門是兒子,這歡喜鼓舞的勁頭,別提多高興了,喬遷新居,又有了孫子,人生圓滿啊。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結果開門的,不是兒子,不是兒媳,而是親家母。

嚴叔一下子心情就低落了,他實在是沒想到,房子還沒買多久,自己還沒住進去,就被沒花錢的兒媳婦的親媽搬過來住了。

你說,這事放在誰身上,誰能好受。

不單單是心情難受,親家母的一番話,又沉重的打擊了老兩口。

她說:剛才還跟軍軍(嚴叔兒子)商量呢,什麼時候說讓你們過來轉轉,做客。

看到這,我算是看明白了一個詞:鳩佔鵲巢,還要喧賓奪主。

你一個外人,沒花一分錢,倒成了這裡的主人?

這還不是在最可氣的,站在裡面的兒媳婦,根本就不叫爸媽,直接甩臉子進臥室了。

試想一下,當初說把她加進房產本名字的時候,她叫爸媽,那叫一個親。現在名字加上了,連裝都不想裝了,這個女人娶了有什麼用?圖她不懂事,圖她狠?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兒子倒是不忍心,又決定不了似的,站在那邊看了好久。

自己媳婦不懂事,丈母孃更是一步到位,不要臉到極致了,自己的爸媽大包小包的站在樓道,一看就是來投奔他的,他內心很煎熬。

在我看來,這不是煎熬的簡單問題,而是這兒子懦弱,只會欺負自己爹媽,整個一個大傻冒。

這個兒子懦弱歸懦弱,但是對自己爸媽夠狠。

他不情願的走過來,對親爹媽說:“爸媽,你們先回去吧,有空我去看你們。”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這說的是人話嗎?

嚴叔兩口子,聽出來意思了,這兒子不當家,他們只能先走了。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已經退了房的老兩口,今晚的住處都不知道去哪,但是還得自我安慰。

同一條路,來的時候多麼高興,回去的時候,掃興的鏡頭,讓人看的揪心。


安家 | 嚴叔老兩口給兒子買房,被趕出家門,你還相信養兒防老?

回去後,他們兩口子就在包子鋪那個小地方先住下了,終於在那裡說出了心裡話。

“一輩子的錢買了房,落不著住。”

“親傢什麼都不管,一分不花,就住進去了。”

“早知道就不加兒媳婦的名字了。”

......

你看,這句話就體現出了很大的現實意義。

如果結婚,女方什麼都不管,還要加上她的名字,到底要不要加?

而我也相信現在很多結婚的小兩口,要是談婚論嫁,要買房,避免不了這種問題。

一方面需要父母給負擔,另一方面還要加一個不給錢的人的名字,你應該怎麼做?

在我看來,如果是父母買的房,要是全款,那就應該寫父母的名字。

當然,這是碰上不懂事的兒媳婦得這麼做。

兒媳婦好不好,就看她平時怎麼做的,你就知道該怎麼辦這個事了。

平時什麼都不管,到了買房的時候站出來了,多少就是心懷不軌。

誰出錢寫誰名,天經地義。

有更好意見的,可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