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修建在咸陽市乾縣北側的梁山之上,埋葬著大唐和大周兩個朝代的帝王。2020年3月4日,我前往乾陵景區,操作自己的大疆無人機,對這裡的神道進行航拍——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1995年春天,在爸爸的帶領之下,我第一次遊覽乾陵。轉眼之間,25年過去,這是本人第八次進入乾陵景區。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元月,乾陵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我雖然對乾陵非常熟悉,但是每次來都感覺不同。這次正值疫情期間,景區裡面空空蕩蕩,飛無人機,非常安全。在乾陵景區東門內的停車場上,我操作無人機升起來,從神道南端的華表前,沿著神道上空,徑直向北飛去。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氣勢恢宏。陵園佔地約40平方千米,南北軸線長度約5公里,南側的神道長約1公里,寬約20米,呈斜坡狀。

在神道的東西兩側,矗立著高大的唐代石刻,從南向北依次為:一對華表、一對鴕鳥、五對牽馬人、十對翁仲,整齊排列,左右對稱。它們是關中唐代帝陵之中,設置最早的一批神道石刻,被後代帝王爭相效仿,彰顯陵墓的威嚴之感。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神道側面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神道正面

飛至神道北端,朱雀門赫然呈現,三出闕東西相對,中間有一對石獅,前方豎立著著名的無字碑和述聖紀碑。右側是無字碑,取材於一塊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98.8噸;左側是述聖紀碑,武則天親自撰文,唐中宗李顯書丹,為唐高宗李治歌功頌德。

在三出闕的後方,兩側豎立著六十一蕃臣像,西邊32尊,東邊29尊。他們代表大唐周圍國家和地區的使者,石人大小和真人差不多,只是石人基本都沒有頭。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朱雀門正面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朱雀門側面

飛進朱雀門,便是乾陵的核心區域,埋葬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梁山,有一條蜿蜒的小路一直通往山峰頂部。在道路的前方,豎立著清朝陝西巡撫畢沅所立的石碑,以及陝西省人民委員會豎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

梁山海拔1047.9米,從山下到山頂大約100米,乾陵地宮便開鑿在中部的山腰上。新中國成立以後,修建西蘭公路時,人們在山上採石,發現石條,找到地宮。1960年,當地計劃發掘乾陵地宮,周恩來總理得知此事後,說道:“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給後人來完成。”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通往山頂的道路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雄偉的梁山主峰


航拍完神道之後,無人機轉過頭來,雄偉的神道全景盡收眼底,周圍的村莊和田野也一覽無餘。其中,最顯眼的便是神道南端的東西峰,海拔大約900米,好像一扇大門。如今,乾陵已經成為陝西著名的旅遊景點。由於地宮沒有打開,遊客只能欣賞神道上的石刻。但是,我們相信:作為一座沒有被盜掘的帝王陵墓,乾陵的地宮一定保存完好。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航拍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