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国际上首次实现5G+自动驾驶重卡商业化落地。这几天,项目组正在紧张调试,我们也记录了他们一天的工作状态,紧张忙碌而又充满着挑战和成就感。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这几辆就是今天要参与测试的智能重卡,和一般大卡车相比,身上多出了雷达和视觉摄像机。它们如同智能重卡的眼睛和耳朵,能感知外部环境和障碍物,确保车辆在自动驾驶途中随机应变。王强每天的任务就是擦拭眼前的这几辆车,雷达、视觉摄像机,这些关系到智能重卡是否能正常行驶的装备,角角落落都要清洗干净,看似重复简单的工作,但却是一天安全测试最基本的保障。“已经保障了快2个月了,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这个项目对我来说,个人的成长也是很高的提升,所以我们大家积极性也是很高的,一共需要检查83项,因为现在任务比较紧,我们尽量每个人检查一台车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有几位工程师正在后台对智能重卡的"大脑"软件做检测。这是智能驾驶最核心的部分,全部由上汽自主开发,每次测试后,几乎都会有版本更新。

上汽集团前瞻智能驾驶部软件集成预测试工程师张俊生介绍,虽然更新的版本已经装备到车上,但还需要做一个简要的验证,验证智驾功能,验证其转向控制是否可以,能不能切智驾,能否按照设定的速度行驶。

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智能驾驶分部高级经理张显宏统计后表示,从4月份到现在,软件更新次数已将近60次,主要开始是道路跟车还有壁障功能上的实现,到了后期就是性能优化,包括用户体验的优化,还有风险点,隧道里面大桥上换道的过程中优化等等。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上午8点15分,第一批测试车辆从洋山港物流园出发,途经东海大桥,前往洋山一期码头,来回共计72公里。

列队行驶是这次智能重卡测试的主要情景之一,也是上港集团提出的硬性指标,此前东海大桥上设计的通行能力是接近1000万箱,目前已趋近饱和状态,因此车和车的距离就必须缩短,目前智能重卡正在不断挑战自己,从原来的150米已经控制到了50米,今后还将更近。

上汽集团商用车事业部副总工程师周崇义表示,上港对队列行驶就是刚性要求,车队排成5辆车,一个头车能够开5辆车,距离由原来的150米可以缩短到10米,省出很多空间,东海大桥的能力就翻了一倍。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车辆上东海大桥后,桥上的横风时常会形成干扰。为此,团队采集了大量数据,通过模型和算法,不断优化。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智能驾驶分部高级经理张显宏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场景库里已经有上万种场景,我们在东海大桥上遇到最大的横风是10级风,如果有问题的话,人类驾驶员开得话,大风会把车往一边吹,但是我们车还是保持着很精准的行驶。”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到了目的地后,这些无人驾驶的大家伙,还能精准把车停到最方便吊装集装箱的位置。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上汽集团乘用车技术中心底盘部副总监毛向阳表示,目前精准停车能做到100%一次停车到位,但是人工可能会出现车辆开过,需要二次倒车,一次性停车到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10%左右。

自动驾驶技术最怕遇到黑客攻击,一旦算法被打乱,就会出现危险。为此,上汽集团早就进行了部署。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上汽集团乘用车技术中心底盘部副总监毛向阳表示,通过红蓝军的对抗,来查找问题,把这些基础工作都做好了之后,通过上海市网络安全测试,而且拿到了三级证书,通过上千万次的黑客攻击,可以说我们智能重卡在网络安全上做了非常完善的水平。


中国重汽L2+级智能卡车首次亮相,智能驾驶会带来什么改变?

从智能重卡立项、研发到上路测试,上汽项目团队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他们先期建造的20台智能重卡车,每台都通过了129项功能测试和39项性能测试,累积了近20万公里的路试数据。目前,已有5台车正式投入运营,未来,上汽还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纯电动、燃料电池等车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