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藥香技藝傳承人,用非遺助力抗疫

抗擊疫情全民行動

非遺傳承人也主動加入

助力疫情防控行動中

中醫藥、傳統體育

曲藝、傳統技藝等

40多個國家級和市級、區級

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傳承人

都在行動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北京市國家級非遺

藥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李時亮

在疫情初期

已使用10餘噸中醫藥原材料

製作成藥香

發放給市民、醫務人員

公安幹警等

現在李時亮仍在加緊趕製

更多藥香發放給更多人

城 市

文化範

什麼是傳統藥香製作技藝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傳統藥香製作技藝

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

並於2014年經國務院公佈

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在古代

品香與鬥茶、插花、掛畫

並稱為怡情養性的“四般閒事”

藥香作為古人祛病養生

調養精神的重要手段

與我國古代禮儀、醫藥、文學

藝術、手工藝等領域

息息相關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無論是馬王堆漢墓中的

《五十二病方》

抑或是唐代醫聖孫思邈的

《千金要方》

都不乏關於醫診、藥香、香方的記載

特別是在抵禦流行性疾病“瘟疫”方面

藥香一直都是古人使用的手段之一

以清代為例

從宮廷到民間都有

正月制香包、避瘟丹

以預防流行病的傳統

城 市

文化範

藥香的歷史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李時亮先生監製的香囊

中國香的文化源遠流長

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

“紫(柴)”、“燎”、“香”、“鬯”

(芳香酒)等字的記載

《禮記·內則》也記載說:

“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

漱,拂髦角,衿纓皆佩容臭。”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周禮》有以“莽草薰之”

“焚牡菊以灰灑之”

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 “衣冠療法”

是中醫外治法之一

唐代藥王孫思邈的

《備急千金要方》

載有“絳囊”

稱其能 “避疫氣”“令人不染

中醫認為芳香藥通過

肌膚、經絡等途徑

滲入人體起到

開洩腠理、活血化瘀

宣暢平衡陰陽的作用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嗅香法是通過

鼻黏膜的吸收作用

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

進入血液而發揮藥效

這也一直是中國古人

避瘟除穢、驅蚊防蟲的法子

到了漢代開始

藥香方子就比較成熟了

一直到了清代到了頂峰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在很多清宮劇裡

都能看到藥香手段參與

後宮爭權的原因

城 市

文化範

半夜制香和結合時節制香

我們的嘉賓早間走進直播間時

已經十幾小時沒有閤眼

因為近期忙於製作藥香

他一直是半夜工作

他說這和藥香製作技藝中

對時間的傳統有關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中國人有一個說法叫做

一陽來複

在傳統藥香製作技藝上

講究在一天中的一陽來複的時間

就是晚上11時至1時

此時萬物未生

人需要順應自然進入睡眠

但是製作藥香也會

“靜中才一動,便是癸生時”

這時候下手進火

就是關鍵時間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按照這個傳統去做藥香的傳承人

就養成了半夜工作的習慣

而且在中國傳統中

藥香趨避病害其實也跟季節有關

三月初三和端午節

都會傳統中認為疾病滋生的時節

每當這些時候

藥香也會被大家廣泛適用

所以端午節才有戴香囊的習俗

還有一些地方會燻艾草

城 市

文化範

非遺人在行動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在傳統藥香手工技藝

第五代傳人李時亮記憶中

從小看到每逢春節

別人家忙著採購吃的

自己家卻趕著製作各種藥香

李時亮的祖上在清中期

創建了北京老字號“中華藥棧”

其手工製作之藥香為清宮所用

李時亮小時候就跟著姥姥打下手

到母親這一輩

根本就沒有機會公開學習和實踐了

只習得了香方

有時候給家裡人做做藥香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八零後的他在2003年非典時期

認識到傳習藥香的意義

當時街坊鄰居都找姥姥要藥香

2004年李時亮

繼承家傳藥香手工製作技藝及祖傳香方

開始藥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市場

雖然家裡講究傳女不傳男

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李時亮全家上陣

每天趕製、分包藥香

他說

作為非遺傳承人

他就想

“尊醫本、守品質、做普及”

城 市

文化範

家裡自己做小藥香

在家大家也可以做

材料簡單易尋

製作簡便的家用藥香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這個方法在北京市文旅局推出的

“抗擊疫情 北京非遺公開課”裡

也有講過

此方共需要準備以下五種藥材:

川芎20g蒼朮30g

花椒10g甘松5g 細辛3g

製作時

可直接購買上述藥物的粉末

也可以手工將各種藥物研磨為粉末

然後將藥粉合在一處

每次用手捏一小撮

直接點燃即可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在節目裡李時亮說關鍵可以用蒼朮

在家裡弄成細粉

無論是用搗蒜器研磨器都行

在家自己點燃就行了

在故宮太和殿裡

大家也看到很多香爐

其實大多數時候點的就是蒼朮

只有皇帝來的時候才會用名貴藥材

大家不妨試試吧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本期嘉賓

国家级非遗药香技艺传承人,用非遗助力抗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藥香臺製作技藝”

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李時亮(左)

李時亮助理 戰歌(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