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经络太疼了?那是气血不通,身体的各种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有人跟我说:做经络疏通太疼了,我不想做了。


亲,你知道吗?气滞血瘀危害有多大吗?身体没有气就是一个植物人,气推不动血,血流通不畅就会半身不遂,气不足,身体就会乏力,疲劳,睡眠不足.. …


中医讲:瘀则不通,通则不痛,不要以为你身体很好,感觉一下你身体哪里有乏力,哪个部位特别硬酸疼,赶紧重视起来吧,对自己负责任,就是对你爱的人负责,养生是在对你将来的生活质量在把关。


推经络太疼了?那是气血不通,身体的各种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疼痛,是经络不通的重要信号,还是那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说明的是此处经络不通。


各种不通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这也就是我们说常的辩证艾灸疗法。


疼和痛有区别!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虽然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什么是疼?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


但是“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


什么是痛?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疼是可以反复发作的,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推经络太疼了?那是气血不通,身体的各种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


人体上,穴位是“点”,经是“线”是,络则是“面”。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


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艾灸,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腰背疼痛认准阿是穴


一般来说,腰背部痛疼更注重的是对疼痛部位的局部艾灸,即我们常说的灸阿是穴。阿是穴的取穴原则本就哪里疼痛就以哪里为穴。


比如椎间盘突出,着重艾灸阿是穴的话,效果往往是不错的,也可以加上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


如果你艾灸时不知道如何取穴,不妨就以阿是穴为重点(哪痛灸哪),同时还可以艾灸阿是穴所在的经络,循经灸疗!这对一些刚接触艾灸的朋友往往是比较简单、有效的。


身体的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在这里我们就具体看看,如果经络不通,人体会发出哪些不舒服的求救信号!


气血不通——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艾灸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推经络太疼了?那是气血不通,身体的各种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热气不通——热


经络不通引起的热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经络彻底堵塞——麻和木


经络不通进一步的发展就是麻或木!


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


肢体出现麻木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这样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气血供应减慢——酸


身体发酸说明的是经络气血供应过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导引术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推经络太疼了?那是气血不通,身体的各种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经络不通的两种形态——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


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很多人刮出来、拔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


同时还可以配合艾灸,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艾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灸疗,找到疼痛点再进行艾灸。


艾灸疏通经络最靠谱


艾灸的作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再加上我们身体是自带活血化瘀的穴位的。经常艾灸这几个穴位,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活血穴位:三阴交、膈腧、血海、内关、曲池、足三里。


泡脚活血


介绍个经典的泡脚方子叫桃红丝五汤,组方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红花、丝瓜络各15克。用砂锅,不要用金属的锅熬水,


熟地是补肾的,我们要一边通络一边养,当归是养血活血的,赤芍也是活血的,川芎活血、形气的,桃仁化有形的瘀血,红花化无形的瘀血,丝瓜络通经络。如果受寒了还可以加点艾叶,往里加2、3克的艾叶。


女性先天有月经这个渠道,可以排除瘀血。月经期间泡脚,可以让瘀血随着月经自然排出,所以是最好的时机了。


推经络太疼了?那是气血不通,身体的各种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6这些人可别随便化瘀血


我要提醒一下大家,不要给孕妇看舌象,孕妇的舌象显示有瘀血是正常的。为什么?因为胎儿形成的过程就是气血凝聚的过程,所以孕妇都会有瘀血的指征。


有出血疾病的,比如脑血管破裂了,已经出血了,脑出血了,这个时候也不要随便化瘀,要及时找医生治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