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廣州的足球市場,不能像上海,可以容納多支中超中甲中乙球隊?

會飛的招財貓6688


首先,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就說明已經長期沒有關注過中國足球和中國聯賽。廣州現在只有恆大和富力,和上海的申花和上港一樣,都擁有兩支中超球隊,而都沒有中甲球隊。

在2013、2014和2015三個賽季,上海曾經出現申花、上港和申鑫三支球隊同時征戰中超的盛況。看似轟轟烈烈的背後,其實遠沒有那麼熱鬧。申花是上海老牌球隊,底蘊深厚,自然在上海灘擁有最大的影響力。上港依託上港集團特大型國企的財力,加大投入後也在短期內培育出了大批擁躉。而申鑫這個外來戶在上海根基淺薄,而且成績平平,生存空間被另外兩個同城大哥擠壓得非常小,比賽上座率很不理想,現在更是已經被解散了之。

中國足球和歐美非常不一樣,球迷比例很小。歐美一個小鎮都能孕育出本土的百年球隊,並在頂級聯賽站穩腳跟,這在中國就絕無可能。中國的球市註定了俱樂部只能生存在大城市,才能保證球迷數量和比賽上座率,才能吸引到投資人。光是靠俱樂部自身的造血功能和聯賽分紅,俱樂部在中國聯賽裡是難以為繼的。

而且,現階段中國球迷功利心比較強,無條件支持一支球隊的現象比較罕見,球隊要靠成績來凝聚球迷。“勝也愛你,敗也愛你”基本是不存在的。

廣州的群眾足球基礎比上海稍強,但城市規模和人口不如上海,此消彼長,兩個城市的足球土壤差不多,現階段滋養兩支中超球隊就已屬不易,上限是各自再增加一支中甲球隊,靠著穩紮穩打,慢慢培育自己球隊的球迷市場。

所以不存在廣州不如上海,可以容納多支中甲中超球隊的問題。






足壇超短波


許家印一直喜歡吃獨食。自恆大進入中超,首先把南粵足球挖沒了,不然恆大怎能名正言順的代表廣州?之後挖遍中國足球,壟斷歸化,因為許家印只想用壟斷方式來取得優勢。這樣的恆大,怎麼會容忍在廣州出現分享者?





小小德賽洛


的確,上海的足球俱樂部有很多,例如上海上港、上海申花、上海申鑫等隊,做為一個直轄市有這麼多出名的俱樂部已經很不錯了,但廣東也不差啊。

廣東“家底”豐厚

廣東省歷來就是中國足球氛圍最好的地方之一,中超有廣州恆大、廣州富力、深圳佳兆業(已降級中甲),中甲有梅州客家、梅州鐵漢等隊,這麼多的足球隊在廣州,怎能說不能容納多傢俱樂部呢?

廣東有這麼多足球隊,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經濟水平。現代足球沒有資本還怎麼玩?無論是恆大、佳兆業還是富力都是國內資本比較雄厚的企業,有他們在廣東自然會有很多俱樂部。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不得不提梅縣這個地方。“北大連,南梅縣”是很多老球迷都知道的順口溜,梅縣不僅是“球王”李會堂的故鄉,更輸出了曹雪麟、伍文斌、池明華等優秀國腳,夯實的足球基礎,加之不斷深入的足球文化,才是廣東足球長盛不衰的秘密。

倫敦就這麼點大,居然有42家專業足球俱樂部,表面上看是球迷在養俱樂部,實際上是當地的經濟在養,歷史、文化也在養。

各位,意下如何?

謝謝閱讀,祝您心明眼亮~


體育快遞員


這個問答夲身就存在抹黑廣州的成份,憑什麼說廣州的足球市場比上海差?你上海是中國最老牌的直轄市,人口達2600多萬,廣州只是一個省會城市論人口約佔上海的60%,目前上海有兩支中超球隊,廣州同樣有兩支中超球隊。論球賽的上坐率歷來都是廣州最高!儘管上港的球場比恆大的球場大,但看球賽的球迷絕對沒有天河體育場的人多!天河體育場全場一片紅,球迷看球賽都斯文禮貌,不會對客隊的球迷大打出手,在廣州的球賽找不到那些京罵和滬罵,更看不到扔礦泉水瓶和拋毛巾的景色,難道這就是廣州足球不如上海足球的證明?再看廣州恆大已獲得8次中超冠軍,兩次亞冠冠軍,兩次世俱杯第四名,當然啦,按現在足協領導說:你恆大拿最多冠軍有什麼用?中國足球都拿不到世界盃賽冠軍,看來拿世界盃冠軍真是要靠上海隊了。


車仔佬42104839


其實這個問題是不對的,在廣東有多家職業娛樂部,比如廣州恆大、廣州富力、廣東華南虎(已解散)、梅州客家、深圳佳兆業幾家俱樂部。廣東球市還是不錯的。

廣東有足球之鄉梅州,在中國"有北大連,南梅州"說法。上世紀80年,梅州湧現出曾雪麟,蔡錦標、池明華、王惠良、謝育新,李雪峰等足球名將,甲A時期廣東有彭偉國,胡志軍、麥超、黃洪濤、區楚良、池明華等。甲A時期就有廣州太陽神(廣州恆大的前身),廣東宏遠。

現在的中超豪門廣州恆大,兩奪亞冠聯賽冠軍,八奪中超聯賽冠軍。是現有俱樂部奪聯賽冠最多的俱樂部(大連實德/萬達八奪聯賽冠軍,早已解散),廣州恆大每逢主場賽事,都是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廣州恆大出現之前,在現場看球的寥寥無幾,那時賽季末分紅,每傢俱樂部也只能分幾箱啤酒而已,而2019賽季末,聯賽倒數第三的天津天海也能分六千多萬。廣州的足球市場一點也不比上海差。


情比天高259


我認為廣州的球隊很多,但一城多隊所為城市帶來的影響力遠不及上海!

同城德比促進上海球市的發展

從甲A開始,上海的球市幾乎每年都有同城德比,從申花國際到申花上港,競爭機制推進者上海球市的發展,德比已經在上海成為一種足球文化,相比恆大雖然如今和富力算是同城德比,但恆大在廣州的壟斷地位,導致德比在廣州球市起不了顯著的推進作用,在恆大富力之間也很難出現像17年足協盃申花上港決賽爭奪冠軍的局面。

上海兩支同城隊伍,場上場下的火藥味突出了德比二字

申花上港兩支球隊可以說是死對頭,不論在場上時常散發的火藥味,還是場下球迷們之間的衝突事件,這無疑讓“一城二隊”的標籤印在了上海球市。


足球場下那些事兒


一個城市能容納多少支球隊生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並不是單純的比拼球迷數量,還有很多因素。

首先,我認為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要好,有足夠多的大型企業能支撐多支球隊的運營開支,畢竟同城球隊存在競爭,即使不在同級別聯賽,但球迷基數固定,需要投入和成績爭搶球迷資源。

另外,所在城市人口要多,只有人口基數大,球迷群體才會多。才能支撐起多支球隊的球市。

最後,還需要政府的基建水平支撐,這也回到了第一條所說的經濟發展水平。球隊多了,體育場要夠用,只有經濟基礎好的城市才會有很多體育場,才會有容納多支球隊的機會。


大聖侃大山


為何上海的足球市場,不能像廣州,可以拿很多中超冠軍呢?


雨後初晴-


廣州恆大、廣州富力、深圳深圳佳兆業這些都是呀。


用戶4537744745912


廣州人口和地域沒有上海大而且廣州恆大在國內實力太強大 周邊城市的職業足球隊也不少 並且已經擁有富力的情況下很難在有其他球隊生存下去,上海城市人口數量2000萬以上而且體育場館也不少各球隊青訓體系建設有年頭根基穩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