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女童頻發“羊角風”竟是腦囊腫惹禍


八歲女童頻發“羊角風”竟是腦囊腫惹禍

女童軒軒從小頻發癲癇,一天起碼發作4-5次,四處求醫未果。8歲半的她看上去就像4歲小孩。半月前軒軒病情加重,每天抽搐達10多次,危及生命。昨日,記者從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軒軒是因腦囊腫壓迫腦組織引發癲癇,多虧神經外科專家開展高難度手術,奇蹟般讓8年癲癇一朝解除。

原來,軒軒從半歲開始,每天就要發生4-5次全身或局部肢體抽搐,伴隨雙眼上翻,口吐白沫,意識喪失,幾分鐘後恢復常態。看著女兒老是這樣,在廣州打工的年輕父母嚇得不輕,四處求醫,但均未能明確病因,只能以“腦發育不良”為診斷,開了不少抗癲癇藥物,可效果欠佳。久而久之,夫妻倆也只能屈服於命運的作弄,只希望能將女兒順利撫養長大。

同齡的孩子都漸漸長大,歡鬧嬉戲、入園上學,可軒軒目前8歲半了,卻由於抽搐長期發作伴缺氧,無法說話,也無法獨自站立和行走,體重不到20公斤,看上去就像4歲小孩。但即使這樣,病魔仍未放過軒軒。從半個月前開始,軒軒的病情加重,每天抽搐達十餘次,眼看命都保不住了,夫妻倆趕忙帶其到宜昌市一醫院神經內科求醫,做了相關檢查,在抽搐症狀初步得到控制後,經介紹他們找到了神經外科副主任李剛。

李剛主任在仔細地詢問軒軒的病史並閱片後,發現軒軒頭部磁共振片顯示其左側額葉有一約3×1釐米的囊腫,對局部的腦組織有明顯的壓迫,可能是癲癇病因。但由於癲癇的發病機制複雜,目前不能完全確定囊腫就是“罪魁禍首”。

不做手術,藥物治療無效,軒軒抽搐加重將喪失生命;做手術,開顱風險大,稍不注意就可能損傷神經血管,而且萬一治療無效怎麼辦?面對兩難局面,李主任特別提請科室醫生集體討論,經過制定嚴密的手術方案,李剛主任帶領專家團隊為軒軒進行了微創手術。經過2個小時的努力,順利切除了囊腫解除了壓迫。術後,軒軒一直再未發生抽搐,這讓父母驚喜不已,連聲感謝專家和醫護人員改變了女兒一生的命運。

目前,軒軒已順利出院。李剛主任表示,癲癇在目前的醫學條件下,主要以藥物和手術為治療手段。藉助於日益先進的影像和電生理技術、日益精細化的手術技術、品種豐富療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抗癲癇藥物,我們能對這個疾病做到早認識、早發現、早處理。控制發作,減少併發症,部分病例還可以得到完全根治。(通訊員 向熙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