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四合院”筑牢小区院落防控“防火墙”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城关区白银路街道西北新村社区以“E线防疫”为主题分别开展“E问E答”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第E志愿”辖区志愿者招募、“一人E记”外来人员信息登记、“E来E往”业主相互监督等,筑牢小区院落防疫工作“防火墙”。

一、E问E答,注重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在疫情爆发初期,居民对“新冠”病毒肺炎的认识不强,不知道有何症状,导致防控意识不强,甚至有些居民出行都不佩戴口罩。社区针对此种情况,在各个楼院群中发布关于加强肺炎疫情防控的公告,告知居民朋友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尤其在春节期间,避免走亲访友,人群聚集。

随着居民对本次疫情关注度的提高,他们经常通过微信或电话等方式询问疫情防控相关情况,社区工作人员也通过微信群安抚居民情绪,让他们安心“宅”在家中。

疫下城关 | “网上四合院”筑牢小区院落防控“防火墙”

二、“第E志愿”辖区志愿者招募

“无畏艰和险,我们肩并肩一起度过难关。”佩戴红袖套,身披红马甲,是他们的着装,也是居民们的安心剂。在听到社区需要招募志愿者后,辖区内的居民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想为防控此次疫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他们中,有上班族,有个体经营者,有居民群众,也有在校大学生,他们不畏艰难,不畏危险,毅然加入到防线,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们宣传防疫知识、消杀楼院、值守卡口点……虽苦虽累,但从未有怨言,始终与社区工作人员站在一起。

疫下城关 | “网上四合院”筑牢小区院落防控“防火墙”

三、“一人E记”外来人员信息登记

防治疫情,最重要的是减少外出,减少人员聚集。社区在各个楼院以及关键路口安排专人登记,同时在“四合院”里上传《来兰返兰人员信息登记表》、14天出行范围查询二维码等信息查询采集工具,方面居民在线填写相关数据,在减少不必要的入户接触的情况下,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西北民族大学家属楼位于本部校区内,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民大同样以二维码的形式逐门逐户收集家属院来兰返兰人员信息,并及时向社区汇总反馈,方便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更新防疫工作数据库。特殊时期的通力协作为今后的校社共建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疫下城关 | “网上四合院”筑牢小区院落防控“防火墙”


四、“E来E往”业主相互监督

复工复产,是国家的号召,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随之而来的是辖区内外省返兰人员逐渐增多。不仅对社区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更需要辖区居民们的密切配合。居民们在返兰后,都自觉通过“四合院”向楼院长及物业报备自己的返回地、乘坐的交通工具等信息,让有关人员查有可据,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同时也很配合社区居家隔离,“宅”在家中,更是做到了相互提醒和监督,邻里间只要回兰,楼院长不出10分钟就会收到院内热心居民的提醒:“楼院长同志,我们院儿里的某某户回来啦!”居民互动,邻里有爱,互相监督,是对邻居的关怀,也是对自己的负责。让大家能够平安健康的生活,是每一个居民的责任。

疫下城关 | “网上四合院”筑牢小区院落防控“防火墙”


让灰暗走开,让生命重现精彩,是每一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希望与使命,我们永不言败,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我们筑起一道爱的防线,与爱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