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人對君子文化的弘揚

  “君子”是中國人偏於道德的理想人格,“君子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中國大量的古典經籍,象《論語》、《周易》、《詩經》、《荀子》等等,都對君子、君子文化有大量精彩、精闢的論說和描寫。


徽文化||徽州人對君子文化的弘揚


  由歷史上北方中原移民構成的古徽州社會,歷代徽州先人承續中華民族的根魂血脈,一以貫之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他們對君子文化也有著傑出的承傳和弘揚,千百年來徽州“仕君子、文君子、商君子、民君子”人物群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家國情懷、社會擔當、骨骾忠節、人文理性追求,其“真君子”的風範和踐行,將徽州文化推向輝煌的高峰。歷代徽州先人對“君子文化”的崇仰、學習、踐行,出現了一大批讓世人矚目的“仕君子、文君子、商君子、民君子”。

  歷代徽州先人出為仕宦者,堅守愛國忠君、勤政愛民、清廉自守的為官之道,做仕君子,深得百姓擁戴。南北朝時的新安程靈洗,率兵保境安民,戰功赫赫,還與民同甘苦,躬耕田間,雖老農亦不及;隋唐間歙州汪華據六州守土保民,在戰亂中讓百姓安居樂業,又順應歷史潮流,歸唐促統,成為百姓心中的“太陽”。

  古徽州人為官者,直言忠節的御史大夫特多,從地位低下的縣衙小吏到位極首輔的朝堂重臣,都有許多經中華儒學充分浸潤、正氣豪然的人中君子。清廉勤政、正直不曲的歙縣鄭村鄭千齡“貞白先生”;“一念孜孜只為民”的青菜知縣黟縣胡壽安;堅守廉節、不當禍民蝗蟲的休寧朱為弼;敢鬥權奸、寧死不屈的東林黨人歙縣楊璉;直言敢諫,“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蔭”的歙縣王茂蔭……一本《古徽州官吏清廉史蹟》,就收錄了歷代徽州近160位仕君子對“君子文化”的出色踐行。

  歷代徽州士子,在中華儒學、朱子理學的浸潤薰陶下,崇奉明理義、知榮辱、重節操的為士之道,大興君子之風,踐行“君子文化”,士君子聲名遠播,精英薈萃。新安朱熹夫子集儒學大成,將中華儒學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理論化、精緻化、民間化,把“君子文化”普適於社會民間,從容面對“偽學”的誣剿,至死不渝;休寧戴震在文字獄嚴酷的封建專制鐵幕中,勇敢質疑上下尊卑等級制度,揭露統治者以理殺人;元代鄭玉等大批徽州學者不仕異族,堅持民族氣節,家國情懷感地動天;現代績溪胡適一生執著民主、科學,首倡白話改良,歙縣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士君子垂範後世,影響深遠。

  名揚天下的中國徽商,“一以郡先師朱子為依歸”,這些徽州人,“職雖為利,非義不取”,高揚“以義為利”、“是乃仁術”的大旗,堅持種德、誠信、賈而好儒的為商之道,把經商謀利做成“宜他人而得利”的“仁事”、“生意”,他們用自己對商的人文理性追求,用自己勤儉開拓、尚義誠信、愛國奉獻、社會擔當的輝煌業績,塑造了商君子的群體形象,成就了一代中國儒商的美名。從黟縣舒遵綱的“生財有大道,以義為利”,到歙縣胡山的“存天理”;從歙縣黃鑑倡做種德大賈到婺源茶商朱文熾的誠信不欺;從歙縣汪應庚的“汲汲濟人利物”到績溪胡雪巖的弘揚“戒欺”;這些商君子,在提升商的人文理性的同時,也為中國“君子文化”寫下了絢麗篇章。

  古徽州地域社會,自古崇文重教,朱子理學深入人心,“儒風獨茂”。徽州宗族社會掌控有力,族規家法,書院文會,鄉規民約,教化普及。民間百姓長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的灌輸和薰染,形成徽州人特有的家國觀、義利觀、公私觀、榮辱觀、自然觀,對“為人之道”、對“君子”理想人格,有卓出的理解和不懈追求,歷代都有不少讓人敬愛的民君子。

  且不說燦如群星的大量玉潔冰清的節婦烈女,德高望重的義士鄉紳,許多民君子平日友愛鄉鄰,扶危濟困,戰亂或急難時刻,為百姓英勇抗爭,從容赴死。在清末鹹同兵亂中,徽州鄉村那麼多忠貞義士、“民君子”的幹雲豪氣,真是驚天地,泣鬼神!還有歙縣鄭成仙等老人們建“畚箕橋”、“草鞋橋”之類義舉。總之,“民君子”是那個時代和諧社會建設的引領者和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