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絕學——《韜晦術》

處世絕學——《韜晦術》

隱晦卷一

【原文】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拔乎眾,禍必及之,此古今不變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遠禍也。

【譯文】

把一棵樹藏到樹林裡,人們就會視而不見,這是為什麼?都是大同小異,分辨不出兩樣。

做人也一樣,否則,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拔乎眾,禍必及之,這也是從古至今不變的道理啊。

【原文】榮利之惑於人大矣,其所難居。上焉者守之以道,雖處亢龍之勢而無悔。中焉者,守之以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僅保無過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誅即廢,鮮有能保其身者。

【譯文】

德高位重的人更應該謹言慎行,因為你有明星般的影響力;才能出眾的人也不要自我張揚,人性愛妒,懂做的人,一定可以明哲保身,遠離禍患。榮華富貴對於人的誘惑力是最大的,名利場也是最難立足,只因為競爭太激烈。

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行縱橫自如,雖然處在危險的環境中卻能安然無恙。

次一等的人,以禮義自律,整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僅能保持沒有過錯而已。

最差一等的人,由著自己的性子,隨意而為,不被殺死就是貶謫,鮮有能善終一生。

【原文】人皆知富貴為榮,卻不知富貴如霜刀;人皆知貧賤為辱,卻不知貧賤乃養身之德。倘知貧賤之德,誦之不輟,始可履富貴之地矣。

【譯文】

人們都知道榮華富貴很光鮮,卻不知道富貴有時如同霜刀能殺人於無形。

人們都知道貧苦困賤是個人恥辱,卻不知道貧苦卑賤才是養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貧苦之時磨鍊的好處,常憶苦思甜,這樣的人在富貴之時也不會忘本。

處世絕學——《韜晦術》

處晦卷二

【原文】夫陽無陰不生,剛無柔不利,明無晦則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廢。合則收相生相濟之美,離則均為無源之水,雖盛不長。

【譯文】

孤陽不生,孤陰不長,明處做事,如無暗處謀劃,則容易敗亡。兩者相合,可以有相得譽彰之奇效;如果二者偏離,變成了無源之水。即使看上去茂盛,也不會維持多長時間。

【原文】晦者如崖,易處而難守,惟以無事為美,無過為功,斯可以免禍全身矣。勢在兩難,則以誠心處之,坦然蕩然若無事然,勿存機心,勿施巧詐。方得事勢之正。

【譯文】

處晦的形勢如同立身山崖石壁,容易立身卻難於堅守,因為再無退路(先明後晦),

此時以沒有事最為好,以不出過錯就是功勞的原則,方可以免除禍患、保全己身。

(用晦之理)

身處兩難的境地中,則以本心處之,君子本來坦坦蕩蕩,光明正大地做事,不要耍心機,也不要玩弄手段,這樣才能把棘手的事情處理得當。(用明之理)

【原文】物非苟得則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當先患失,患失之謀密,始可得而無患,得而不失。音大者無聲,謀大者無形,以無形之謀諦有形之功,舉天下之重猶為輕。

【譯文】

來之不易的東西,得到後就會怕失去,所以沒得到之前,就應當考慮如何才能保持長久,制定出兩全其美的方案,也就不怕有後患了。

【原文】事之晦者或幽遠難見,惟有識者鑑而明之,從容諦謀,收奇效於久遠。禍福無常,惟人自招,禍由己作,當由己承,嫁禍於人,君子不為也。福無妄至,無妄之福常隨有無妄之禍,得福反受禍,拒禍當辭福,福禍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譯文】

至大的聲音你也不會聽到,至大的謀略無跡可察,以謀劃天地的雄心來締造有形的功績,還不是輕而一舉的事情。

一切危機的發生,都是由微小細節變化引起的,一般人難以發現,有見識的人才能敏銳地察覺到,及時作出應對,便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災禍和幸福的到來並沒一定常勢,都是由人自己招來的。自己惹來的禍,應該自己承擔,君子不會做出嫁禍與人的事情出來。

奇福不會無緣無故降臨,這樣的奇福一般都會伴有你想象不到的大禍,得大福反而有大禍,要想不引火燒身,必須遠離得奇福的妄想,禍福相依的道理,必須用心去深深思考。

處世絕學——《韜晦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