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專家和周立波夫婦的故事

2011年5月13日上午,汝州市南門裡,在距周立波夫人林藍故居不足百米的一座老宅裡,汝瓷工藝美術大師、畫家馬永傑先生和夫人王淑丹,向我講述了他們和著名作家周立波、林藍交往的軼事

汝瓷專家和周立波夫婦的故事

作家周立波

1978年仲春的一天,在北京爭取隧道窯建設扶持資金的馬永傑,利用閒暇前去拜訪著名作家周立波、林藍——他的姑父和姑母——戰士夫妻作家。緊傍馬永傑前去拜訪的還有臨汝縣汝瓷廠的張念。能見上一面創作《暴風驟雨》的大作家周立波,能和電影《暴風驟雨》、《祖國的花朵》的大編劇林藍謀面,二人心裡激動不已而又忐忑不安。雖說馬永傑的愛人王淑丹是林藍的堂侄女,但畢竟林藍17歲投奔延安參加革命,幾十年從沒見過面,如今冒然拜會,他們會同意嗎?其實,馬永傑的擔心完全是多月的。當二人來到釣魚臺周立波的住處,門衛通報情況後,林藍聽說是家鄉的親戚來訪時,親自到樓下迎接。那天真的非常巧,不但周立波在家,而且《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也在。馬永傑帶來的禮物是兩件汝瓷豆綠釉透雕花盆、兩個垂釣老翁造型的工藝品。三位作家對汝瓷禮品非常鍾愛,周立波右手摩挲著汝瓷花盆讚不絕口,顯然他對汝瓷的歷史非常瞭解。曲波和林藍則每人拿一件工藝品仔細品賞。這時候兒子周小儀回來了,從母親手裡搶走了母親孃家后土燒造的器物。周立波饒有興趣地詢問了汝瓷目前研製和生產情況後,並拍著二人的肩膀說,天青釉是汝瓷的最高境界,在仿燒汝官瓷器,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兩個小夥子可要建功立業啊!二人的拘謹在和大作家平易近人的交談中消失了。馬永傑藉機問曲波說:“《林海雪原》裡的少劍波就是你吧?”曲波笑著說:“我只是個原型。”

汝瓷專家和周立波夫婦的故事

家鄉來了親人,林藍親自下廚房和保姆一起包餃子。馬永傑攆到廚房一邊動手包餃子,一邊藉機和林藍拉話。“四姑,生活中的白茹一定很漂亮吧?”林藍笑著說,那是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物。在你的意識裡,少劍波的原型一定也像書中描寫的那樣英俊、白皙。可今天你親眼見了曲波,生活中的曲波黑不溜秋、五大三粗。林藍的家鄉話逗得馬永傑也跟著笑了起來……


汝瓷專家和周立波夫婦的故事

汝瓷蓮花碗

告別時,周立波要把一副象牙雕塑的工藝品送給馬永傑。馬永傑覺得太珍貴了,就推脫說離京時再來帶走。林藍則拉著他去商店買禮物。到了附近的一家商店裡,林藍買了兩根鋼筆,兩個筆記本,並囑咐說一套是送給你兒子馬曉的。馬永傑回到汝州後,向愛人及親戚講述和四姑、四姑父會面的情景,大家都羨慕不已。馬永傑沒有想到這次北京之行竟是他和姑父的永別。次年9月25日, 周立波與世長辭。這期間,那個對汝瓷念念不忘的周小儀,多次給馬永傑寫信,詢問汝瓷的研發情況。1986年9月,汝瓷獲國家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產品百花“金盃獎”。馬永傑是先行到北京參加頒獎活動的,愛人王淑丹是隨後乘廠裡的送貨車到北京看望四姑林藍的。王淑丹給四姑帶來了家鄉的綠豆、小米、粉皮、瓷器。四姑高興萬分,把她拉到臥室裡,二人心貼心的交談,談得最多的還是幾十年來她們王氏家族經歷的風風雨雨。王淑丹說前些年她在街道的縫紉組當組長,一個女工把衣服做壞了,她扣了女工的工資。這位女工掂著衣服喊大街,大家二家都聽著,國民黨縣長(林藍的父親曾任過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縣長)家的孫女欺負我們貧下中農家的女兒哩!王淑丹也不甘示弱地說,縣長的女兒還在北京做大官哩——林藍聽到這裡不禁笑出了聲。告別四姑時,林藍笑著對馬永傑說:“小馬,我們王家的姑娘一個比一個漂亮。你看,淑丹長的像天仙女一樣,你可要善待她呀!”她幽默詼諧的逗笑,把靦腆的馬永傑逗成了個紅臉關公。還像上次一樣,林藍要領二人去商店買禮物,侄女堅決拒絕了。她發現四姑的家境並不寬裕,家裡的擺設和家人的穿著都十分的儉樸。特別是四姑臥室兼書房的桌上,那塊掉了雙角仍在使用的玻璃板,留給了王淑丹極深的印象。

汝瓷專家和周立波夫婦的故事


歲月如梭。2010年 11月24日上午,汝州籍當代著名作家林藍90週年誕辰紀念暨作品研討會在林藍家鄉舉行。來自北京、湖南、河南的30餘名專家,學者共同緬懷林藍的革命生涯,研討她的藝術成就。在會後參觀林藍故居的時,周立波的兒子、北京大學教授周小儀再次和汝瓷專家馬永傑及夫人王淑丹謀面,深情的唏噓中,三人共同追憶一代戰士夫妻作家的業績。盈盈熱淚中,王淑丹輕輕哼起了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主題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上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