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應對未來日益動盪的就業環境?

如何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應對未來日益動盪的就業環境?


在美國,不少政治家、政策專家和有經濟頭腦的專欄作家異口同聲地呼籲,大學的價值在於幫助年輕人備戰職場。他們認為,大學生應該選擇有助於未來職業發展的課程,大學應該根據美國企業界亟需的工作崗位而設置課程體系。這些討論的一個突出的觀點在於,學生應該接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訓練,而不是致力於那些不夠實用或不受歡迎的技能。

這些論點概括如下:對於需要政府資助才能上大學的中產家庭孩子,在大學裡應該把追求個人興趣視為一種奢侈。高等教育就得埋頭苦幹,學習能夠帶來穩定收入和償還貸款的課程;其他一切都是浮雲。他們應該致力職業發展,專注於業界需要的工作崗位。

佛羅里達州州長、共和黨人裡克·斯科特(Rick Scott)在2011年表示支持這一立場,當時他宣佈州政府的撥款向STEM教育,而非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傾斜的意向。在接受電臺主持人馬克·伯尼埃(Marc Bernier)訪談時,他將矛頭指向人類學,稱其浪費學生的時間和本州預算。他表示,“你知道,佛羅里達不需要那麼多人類學家。這在大學裡是一個很棒的學位,不過在我們這裡避之不及。我想把資金用於幫助大家獲取STEM學位......這樣他們一出校門就可以找到工作。”


這種看法認為大學只不過為中產階層年輕人提供略勝一籌的職業教育,將其打造為企業經濟體系中的一顆螺絲釘。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則應該留在職業學校接受培訓,從而為企業利益服務。無論來自貧困家庭還是中產階層,這些孩子都不應該奢望大學為其提供更廣泛的機遇。

這種冠冕堂皇政治觀點乍一看似乎無懈可擊,但問題的根源在於對其所標榜的就業市場認識不清。首先,認為人文教育有礙學生就業的預設前提大謬不然。事實上,接受通才教育的畢業生頗受歡迎。經濟學家戴維·戴明(David J. Deming)在全美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撰文指出,目前僱主尋找的技能,來自於更具探索精神的大學教育,例如學生在研究人文學科過程中所掌握的能力。


如何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應對未來日益動盪的就業環境?

2000-2012年間STEM崗位的變化,來源:戴維·戴明


更重要的是,這些員工的“軟性技能”——與旁人溝通和協作的能力——供不應求。戴明指出STEM工作的收入紅利正在逐步消失。自2000年以來,經濟學家觀察到管理、專業和技術崗位的就業人數和薪資增長開始停滯不前。換句話說,高等院校需要挖掘學生的潛能,而不是獲取一種具有針對性的認知技能,後者從狹義上理解僅有STEM教育方能提供。


如果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標僅為一份高薪工作,那麼昂貴的學費也令這種“企業螺絲釘”論調難以自圓其說。經濟學家約翰·施米特(John Schmitt)和希瑟·布希(Heather Boushey)發現,在24歲至35歲的群體中,約20%的大學畢業生“實際上不比高中畢業的同齡人掙得更多”,甚至不考慮學費貸款情況同樣如此。


上述觀點也沒有清楚地認識到畢業生即將面臨的就業市場動盪不定。與

二戰後數十年相比,現在的工作遠沒有彼時安穩,而且未來很可能變得愈發沒有保障。在大學生即將進入的那個世界裡,很多工作機會稍縱即逝。雖然在20世紀中葉,企業依靠一支長期穩定的員工隊伍,但是如今的美國,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轉變成為企業假設存在一支“來去自如”,適應臨時性/無保障僱傭關係的勞動力供其支配和使用。


當臨時性僱傭關係與大規模科技進步(例如互聯網的崛起)不期而遇,顯然,這種社會變革更多出於競爭和創新的自然演變,而不是人為選擇的結果。


不過,正如歷史學家路易斯·海曼(Louis Hyman)在其所著《短工:美國工作、美國商業和美國夢是如何變成臨時性的》(Temp:How American Work,American Business,and the American Dream Became Temporary)一書所展示的那樣,這種轉變是商界領袖刻意追求的目標。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公司管理層及其諮詢顧問開始挖掘短線利潤,縮減企業對員工的承諾。長期員工要求得到晉升和福利,他們還受到工會的保護。設法處理掉成本昂貴的員工成為實現利潤目標的關鍵所在。取而代之的是,公司更多依靠短期僱員,幹完手頭工作馬上與其分道揚鑣。


如何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應對未來日益動盪的就業環境?

Temp:How American Work,American Business,and the American Dream


無論如何,臨時工作風靡一時,對大學畢業生意味著收入波動加劇,當他們失去或完成一份工作,必然擔心到哪裡尋找下一份工作、何時才能找到。他們還必須應對白領工作風馳電掣般的自動化進程。儘管媒體傾向於宣揚機器人將在職場中取代人類,不過如今的自動化任務協助人類更好地發揮自身能力。然而,工作臨時化結合自動化使得教育目標在於為學生準備求職所需特定技能這一論點更加站不住腳。

一旦接受大學生涯必須致力於求職準備這一觀點,當他們畢業之時將很難確定其期待的高薪職位是否依然存在,更談不上長期保障。


人工智能取而代之的威脅真實存在。科技公司竭盡全力將白領員工拒之門外,通過自動化替代其工作或減少其數量。曾任谷歌中國研究院負責人的風險投資家李開復著眼於那些對企業構成負擔沉重的崗位。2017年,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次會議上預測,人工智能將更快取代白領工人,而非藍領工人。他的公司已經進行投資設法取代信貸員、客服人員、培訓師和律師助理等崗位。其他公司也在投資開發一些旨在替代飛行員、記者和律師的技術。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預計,在當前數字化潮流中,美國有47%的工作面臨風險。他們警告稱,如果不能順勢而為就得靠邊站。即便預測未來出現哪些具體工作及其表現形式也將成為一項挑戰,如果並非完全不可能的話。


如何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應對未來日益動盪的就業環境?

受到人工智能影響的職業,來源:OECD


同樣的警告也適用於那些鼓吹職業培訓者所推崇的工作。職業與技術教育(CTE)——過去被稱之為職業學校——在高中和大學階段為那些無法就讀大學或大學期間表現不佳者提供一條通往高薪職位的捷徑。今天,以電梯安裝工和計算機支持專家等崗位為例,即使沒有大學文憑也能支付中產階級的薪水。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高中畢業後不會馬上接受高等教育,對其中很多人而言,在工作生涯的某個階段獲得一個技術證書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根據佛羅里達州教育部的數據,那些要求(基於中等教育之上)職業培訓的崗位成為該州一個漲幅最快的就業增長點,這一現實促使學生參加社區學院和營利性學校開辦的培訓項目。

但CTE拒不認可通識教育的成果,這些收穫往往無法用金錢衡量。支持者也忽視了CTE傳授技能的經濟價值多麼微不足道。註冊CTE的學生正在接受培訓的技能,未來的需求很可能寥寥無幾,甚至蕩然無存。那些承認上述技能可能過時的職業教育倡導者辯稱,接受這些培訓至少可以在目前過渡階段從事可靠且薪水可觀的工作。然而,開發其潛能卻不在其考慮範圍之內。

CTE的成果侷限於職業培訓,而有關其價值的爭論往往對以下偏見視而不見:接受傳統高等教育應該是那些具備潛在才華和能力的學生。而只有中上階層培養出來的習慣和性格,才能使年輕人具備上述潛力。當專家確定將哪些學生納入CTE項目時,他們向這些年輕人展現一個不同的視角,在此框架內變本加厲地鼓吹和強化階層和種族等級制度。


無論鼓吹CTE,還是宣揚大學為中產階層備戰職場的論調,均與美國對教育價值和公民權利一貫以來的理解背道而馳。當政治家和政策專家斷言大學的主要作用是為商業社會培養合適的勞動力,他們有悖於約翰·杜威提出的政治哲學:教育應該教導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習慣、性格和觀念,並隨著大環境的發展推進民主制度。他認為,教育無法簡化為就業準備,這將有損工人、國家和整個社會的利益。他沒有否認職業培訓可以成為其教育框架一個組成部分,不過同時必須涵蓋社會、政治和道德層面。但他提醒道:“讓我感興趣的並非是那種培訓工人‘適應’現有工業體系的職業教育;我還不夠熱愛這一體系。" 相反,他倡導的職業教育培養工人具備改造工業體系的能力,這一目標擁抱了20世紀初與時俱進的大環境,並從中看到匡扶正義的可能性。


如何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應對未來日益動盪的就業環境?

約翰·杜威


杜威將其政治教育哲學根植於對人類“可塑性”的推崇。“可塑性”是指年輕人以其長輩難以預料的方式開發自己的能力。“可塑性最寶貴的部分,

”杜威認為,“在於形成習慣於獨立判斷和發明創造的能力。”在其哲學中,環境和差異化成為關鍵所在。杜威斷言,年輕人通過互動學習成長,他們與周邊環境互動,與按照固定思維習慣行事的老師互動、還與想法和習慣迥異的同齡人互動。杜威告誡讀者應認識到年輕人“潛力”的重要性,這些蓄勢待發的能力並不僅限於個人。它們超越了私人範疇。作為一種政治體制,民主的繁榮有賴於年輕人的脫胎換骨,前提是必須教育他們如何造就自己。


如今,杜威的觀點依然行之有效。高等院校不能引導學生致力於特定工作或迎合企業高管的喜好,而是應該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併為一個開放的未來做好準備,即使是在一個人工智能可能發揮重要作用的未來。東北大學校長約瑟夫·奧恩(Joseph E. Aoun)認為,當大學能夠擴大“其接觸層面,成為終生學習引擎”之時,教育依然可以“免遭人工智能”的負面影響。


今天的學生需要大學幫助他們適應這一持續變化已經成為常態的社會。大學時期應該注重開發孩子潛力的想法既不異想天開、亦非天真爛漫。這是難得的真知灼見!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19/09/college-not-job-prep/597487/

https://www.americanprogress.org/wp-content/uploads/issues/2010/12/pdf/college_conundrum.pdf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18/04/24/a-study-finds-nearly-half-of-jobs-are-vulnerable-to-automation

https://medium.com/betterworkingworld/stem-is-overrated-why-we-shouldnt-be-pushing-everyone-to-get-a-degree-in-science-6f1f9876e258

https://medium.com/betterworkingworld/stem-is-overrated-why-we-shouldnt-be-pushing-everyone-to-get-a-degree-in-science-6f1f9876e258



喜歡本文?歡迎關注視角學社(微信公眾號ID:my_perspective),加入留學家長公益交流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