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男人”也需要高級感,3個故事教你如何平凡而不平庸

以前,人們常說:男人30一枝花。現在,在知乎、微博上輸入“男人35”之後,自動跳出來的內容是,“35歲現象”、“35歲怎麼了”......

《人民日報》都開始關注“35歲男人”這個群體了。

在NBA的賽場上,強如勒布朗詹姆斯,到了35歲,都開始喊他“老詹”了。

現實中,35歲的男人,可能想的更多的是公司的職位,房價的波動,兒女的學業,父母的身體......生活的瑣事,讓我們越來越看不清自己,忘卻了生活中應該有的“高級感”。

所謂高級感,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35歲男人”也需要高級感,3個故事教你如何平凡而不平庸

1、你的努力不會虧待你


讓努力成為你的生活姿態,因為,一旦停下來太久,就很難繼續了。

每年的春節聚會上,當我們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在感嘆,工資不漲、股票不漲、體重在漲的時候,表哥總是一副輕鬆自在的樣子。快要奔四的他,樣子變化不大,但是手錶、車子一直在變。我們在想著今年的年終獎會不會漲的時候,他已經帶著兒子悠閒地去海島遊了。

可是,誰也不會知道,他付出的努力。從一個普通的銷售,做到銷售講師,做到銷售總監,再到VP級高管,加班加點是日常,低三下四是常態。每天少不了的是熱臉貼別人冷屁股,對自己的要求也時刻都不放鬆。為了持續地保持知識輸入,上班之餘還報考了MBA。為了有足夠的精力,擠出時間堅持健身。

付出的目的不只是收穫,還有不悔。

35歲不是一個全新的25歲,45歲也不是一個全新的35歲。努力,是一種行動。是一種不放棄、不認命的自律心態。

你無法預見生活裡出現怎樣的“雞零狗碎”,但你可以用努力讓自己準備好隨時面對困境的能力。


“35歲男人”也需要高級感,3個故事教你如何平凡而不平庸

2、認識自己,學會自我欣賞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傳頌千年,卻依然被奉為經典。

懂得生活的人往往都懂得自我欣賞。

我有個師兄,他在30歲之前的人生可以用“開掛”來形容。本科就讀北大,畢業後進入部委工作。之後,在中科院完成了碩士學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完成了博士學位。眼見著這顆學界的“新星”即將冉冉升起的時候,誰也想不到,之後的5年,他一路輾轉美國多個大學從事科研助理的工作。

所謂的科研助理,其實不過是實驗室廉價的勞動力。35歲的他,上有老、下有小,微薄又不穩定的收入,讓他的生活與預期差距太大,看著毫無希望。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勸他回國找一個“差不多”的學校乾乾算了。差不多,其實差很多。因為沒有足夠的科研產出,能應聘的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學校。

他用這樣一句話回答勸他的人:“我不比誰差,憑什麼只能將就”。很多人都在背後嘲諷,可他心裡有一股韌勁兒。就在所有人都覺得他的職業生涯無望的時候,他在影響因子超過11個國際頂級地學期刊上連續發表了多年的科研成果。沒過多久,就作為“頂級人才引進計劃”回國,就職於985高校,有了自己的實驗室,有了科研專項經費。

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這樣說:成熟的人會適度地忍耐自己,不會因為自己的一些弱點而感到活得很痛苦。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證明了:你期望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好事就會發生。

生活中,大多數的不如意都是從自我否定開始的。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可以,生活給你再多的困苦,你也不會在意。相反,如果你覺得自己糟糕,再好的生活也舉步維艱。

所以,35歲的人生路口,給自己加加油、打打氣,因為,走在通往未來的路上,信念會如刺破黑暗的光線一樣襲來。

“35歲男人”也需要高級感,3個故事教你如何平凡而不平庸

3、寧可真無聊,不要假有趣


或許人就是這樣,越害怕什麼,就越容易被什麼吸引。

去年秋天,“蒂芙尼匠心妙藝展覽”在上海展出。我約了一位好朋友一起去看展,她是蒂芙尼的忠實粉絲。看完展覽,我們順便去試了試電影《蒂芙尼的早餐》同款的美食。我在一邊品嚐著美食,一邊看著黃浦江,無比愜意,可她卻一直在玩手機。我實在不理解,難道手機比這樣的美景美食還吸引人?就忍不住地偷偷瞄了一眼,我發現她在熟練地用各種APP修圖,修的圖片正是我們眼前的這些食物和風景。她說:“等下,等我先發個朋友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承載了我們所有的有趣,似乎不炫一下,風景就不美了、食物就不好了、開心就減半了。

以前,我也喜歡裝有趣,比如背一些好玩的段子,比如收集一些有趣的談資,總之,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別人眼中的有趣的人。

或許,這從一開始就錯了,有趣雖好,但無趣也不是缺點。現在,週一到週五除了上班,就是溜娃看書,在精神世界裡徜徉一下。週末的時光或是和朋友小聚或是自己在家小酌,我也挺滿意的。

能成為別人眼中“有趣”的人,自然是好事。但是,35歲的男人如果害怕被人說無趣,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無趣的事。

用心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有趣的開始,真正有趣的人從不炫耀自己的有趣。

“35歲男人”也需要高級感,3個故事教你如何平凡而不平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