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结束了,我们国家是不是可以建一个抗击疫情博物馆?

用户6286538309


先在应该大量生产医疗器械,出口赚钱,或者是换高精尖技术。那些事儿等赚个几百万亿后再说!


于某2


我相信这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次历史事件。

2020年的春节全国各地的街道人烟稀少,各大商铺紧闭大门,这都源于一场病毒的开始。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卫健委发布通知称,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2019年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组抵达武汉,展开检测核实工作。

2020年1月8日武汉8名不明原因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2020年1月9日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1月10日专家组综合研判,初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41例。

2020年1月11日武汉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累计治愈出院6例。

2020年1月13日泰国发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2020年1月14日日本报告一例曾到过武汉的肺炎病例患者,15日出院。

2020年1月16日武汉新增4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累计病例45例。

2020年1月17日武汉新增17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累计病例62例,浙江同时发现5例武汉来浙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检验结果正在复核

2020年1月18日武汉新增5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2020年1月19日武汉新增77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2020年1月20日北京2例,韩国1例,上海确定首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从除夕夜第一批医疗队到达武汉,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346支医疗队抵达武汉和湖北,与当地医疗人员并肩作战。支援武汉和湖北医疗队已达到4.26万人,其中重症专业达到1.9万。

“冠状病毒”传染源为野生动物,可能为中华菊头蝠,病毒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毒传播途径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染,潜伏期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当冠状病毒被发现具有传染性的那一刻注定这个鼠年春节的不平凡,随即武汉等地开始封城,控制疫情的传播,但截至目前从武汉开始蔓延至全国各地均发现感染者的存在,到现在为止,确诊病例11851例,疑似病例17988例,治愈人数259例,死亡人数259例。

此次冠状病毒远比2013年的SARS严重许多,全国各地做出了控制和抗击病毒的方法,封城,过年在家自行隔离,全国各地的商铺统统关门,所有学校,公司延迟假期,严重到各地村庄自行封村,不得有外出和进村的人员,不得出现串门行为。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共产党员主动请缨统统前往武汉投入抗争病毒的前线。

2020年1月31日湖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武汉市长周先旺汇报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立时间,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专门收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火神山建筑面积34000平米,1000张床,将会在2月2日晚上交付投用,2月3日正式收治病人,雷神山7.5万平米。1500张病床,2月5日晚交付投用,6日正式收治病人。关于火神山和雷神山名字的来历是根据中国八卦中,火和雷都属于八卦里可知邪恶的力量,火神是克制病魔瘟神的一种力量,雷神代表一种正义驱邪的存在。


潇湘夜语666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答,通过这场疫情我们不仅应该建一个博物馆,而切应该建立全面的应対疫情发生的快速反应机制与出台总体防疫及复工指南,并把应对疫情的手段进行研究完善,做到小范围突发疫情的快速救援隔离授权与会报双轨制等,

还有复工复产事项,例如,我们小区,疫情一开始就自我封闭,自己主动在家宅守。

虽然我们在一月二十二号小区出现二例输入病例,但是他们到二十三号就走了,我们小区至今四十多天再也没有疑似或确诊病例。

我想像我们这样的小区应该很多,我们应该严格管控疫情传播,但是也要智慧的解决复工问题。

所以我建议,应该全面的实行各小区健康码数椐,健康小区的居民应该扫码建挡,方便复工复产,不能全篇一律的宅在家里,这样不科学,有健康码的小区,只需管控输入人员,健康的人员完全可以复工上班,用工单位也可以在适当的防御下,放心的使用工人。

我想全民防控疫情,就应该从小区,楼盘,每村每户做起,这样即可方便防御,又可方便复工,疫情重的地区可以.以小区,或村为单位,进行,点对点的精准复工,不能全篇一律,过分防御!







辛兆金



Tingwen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疫情让所有的中国人更加的团结同样也让更多的国人明白了一些道理和生活方式。

博物馆的话估计不会建的,实际意义不大。当然中国人民和医护人员肯定会载入史册。

我觉得这次疫情后应该针对此次疫情给全国人民做好科普会更有意义,让人们正确认识地球上的病毒,影响人类病毒的产生,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让公众认识了这些问题,比回顾抗议过程更有价值和意义。之所以大众对病毒实验室有很多误解,大概也是因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毫无了解吧,确切说应该是无知,这就很可怕了,比病毒更可怕。

后期针对火灾地震和暴雨造成的自然灾害都应该有应急演练。

所以我更多的希望是应急演练,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农村平房对于现在这些问题都不会有太恶劣的影响,但是城市不同,在城市里呆了十几年没有一次看过或者经历过演练。经过这次疫情思考的多了,所以后怕。所以更多的是希望多多宣传演练。

最后祝祖国繁荣昌盛,祝全国人民健康平安幸福!





张泽M


不但要有博物馆,还要为他们的英雄事迹,树碑立传,还要纪念那些为治疫,不幸牺牲的医务工作者,专家,战士,民工建设者,战胜病疫这么短的时间内,全国总动员大调动,也是世界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才能办的到,帝国主义,打我们压我们,就让他们不看看这摧枯拉朽的壮举吧,美帝国主义压不到倒我们,我们却要砸烂旧社会推到帝国主义的压迫,直至消灭他们。


l朝前的浪


毫无疑问,此次由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给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浙江省博物馆用纪实展记录抗疫中的点点滴滴,值得认可。进一步看,一次展览可能还不够。为什么不能建一所博物馆,用于铭记这段历史?   为了抗击疫情,我们付出了建国以来少有的惨重代价,目前为止,已有数千人遇难,其中既有感染病毒的无辜者,也有抗击疫情的奉献者。疫情破坏了无数家庭,伤痛无法在数年之内弭平。我们需要建一所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一个凭吊逝者和纪念英雄的永久性场所,用于铭记故人,化解心中悲伤。   “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新冠疫情既是天灾,也有人祸,伤痛需要淡化,可教训不能遗忘。建一所博物馆,将痛苦与教训持续保留并形象化,让后人能反复地直观地感受到这一场灾难带来的惨痛记忆,将教训和反思深深地扎入在心底,使保护野生动物、注重个人卫生等等成为人人自觉,以免在未来犯下同样的错误。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诞生了许多可赞可叹的凡人英雄,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美好故事。有的人带病坚持在抗疫一线,不幸去世;有的人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护送病人;还有的人,不计个人得失,付出一切捐献物资。诸如此类的故事无不彰显出人性的光辉,能照亮时代许久。建一所博物馆,也是为了分享善意,向后人传递美好。   恩格斯曾言:“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狡猾”的新冠病毒让不少人切实感受到,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比想象中要少得多。建一所博物馆,作为科普与科研的平台,让参观者能了解病毒,学习防疫,掌握自救常识,同时,鼓励后人勇于探索自然,深入科学研究,正面作用不小。   唐山大地震后,我们建立了“唐山抗震纪念馆”,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建立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灾后建立博物馆的思路并不罕见。可惜的是,我们国家还没有一所国家级的医学防疫博物馆。   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如亚姆村瘟疫博物馆、澳大利亚人类疾病博物馆、俄罗斯病毒博物馆,已有不少针对病毒和疫情的博物馆问世。   诚然,眼下疫情还没有完全解除,建立博物馆也许为时尚早。可是,在抗击疫情激烈的这个时间段,我们不妨着眼未来的宣传及教育需要,广泛地收集和整理抗疫素材,引导医学工作者提前献策献计,莫让第一手的宝贵资料遗落在疫情之后。


洋洋得意伊11


建疫情博物馆这个提议不错,毕竟只有在中国能封村封城,全国人民共抗疫,全国医护人员奔赴武汉,这在中国了不起,在世界也是壮举,都在点赞中国,必将载入史则。中国呢,泱泱大国,经历过数不清的大事,这次疫战说明中国强大了,但我们不骄傲,寻找不足点加以改正,做一个真正强国,让某些国一提起中国必须竖大拇指,而不是瞧不起,加油吧!中国,我要做一个豪横的中国人。


百分之八十


流行性的病毒以后还会有的,公共卫生防疫,不是建一个纪念馆,而是要在城镇都要建相关的博物馆,防疫、防灾教育要纳入小学基础教育,相关的公卫宣传要常态化,相关的日常防疫措施要以良好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行为联系起来。在这问题上不要充“梁山好汉”。


梅江水上人


博物馆就免了吧,建个纪念碑和逝去的医生群雕像还是很赞同的。如果建所谓的博物馆就有馆长和付馆长N多人,在加上N多的馆员一套班子那就太浪费了 ,往往这种地方的人员都是官员家属或亲戚和关系户,就像红十字会一样的,年薪二十几万啥事没有,关键时刻还乱七八糟做不成事还是省省吧,我相信逝去的医生们也是不愿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